四十、杀虫双刀将——螳螂

作者:蔡振兴    更新时间:2014-01-22 14:48:29

螳螂是昆虫王国中的猛士,相貌威武,绿衣裳,大肚子,高昂着能左右旋转360度的三角头,高举两只密布锯齿的大刀脚,专门捕食蝇、蛾、蝶、蝗、蝉、蚂蚱、毛虫之类,被称为杀虫双刀将。

现有1800多种螳螂分布于全球各地,古往今来,它的知名度一直很高。古希腊人称它为“智慧之虫”,意大利山区的居民至今把螳螂当成迷信工具——占卜虫,如果孩子迷路在外,家长就捉一只螳螂向它叩头祈求,螳螂举起大刀脚,其指点方向即被认为是孩子迷走方向。古代日本人把螳螂当作勇武的象征,武士以取螳螂之名为荣,把螳螂形象在身上刺青,作为威武好斗的徽记。中国的螳螂拳,即是模拟了螳螂在斩杀大型昆虫时的扑、咬、撕、钳动作。

一般昆虫都以大自然的绿色植被作为基础食物链,但螳螂吃荤不吃素,以昆虫作为生存资源。它的捕虫动作精妙绝伦,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对此作过经典性描述:“螳螂看到一只灰色大蝗虫,就摆出可怕的姿势——张开两肩翅膀,斜斜地伸向两侧,后翅倒竖,形如船帆,颈如曲柄,发出眼镜蛇喷毒时轻微的怪声,举起两只大刀脚,用四只腹足将身子抬起来,眼睛瞪着,怒视蝗虫。蝗虫在惊恐中稍稍移动身子,螳螂的头也以同等幅度跟着转动——这是一种可怕的动作语言:你这家伙能逃得过我的大刀脚吗?它要将恐怖心理纳入蝗虫的心窝深处,在未攻击之前,使蝗虫因恐怖而瘫痪。”结果,被心理战术击垮的蝗虫竟忘记自己是跳高的天才,瘟头瘟脑地向螳螂方向移动,向威武的双刀将求饶。螳螂用高举的大刀脚重重地击下,凭着腿节上的两排锯齿,把蝗虫撕烂吞下。螳螂捕蝉则另有一功,采取的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法,当它悄悄地从背后接近蝉之后,举起大刀脚狠狠砍去,这一砍很有力度,蝉儿只作垂死前“喳”一声短鸣就完蛋了,这也许是生存斗争经验的积累,也许是一种获得性遗传,因为蝉的个儿大,双翅挣扎有力,如不击死它是很难对付的。现在发现有两种凶猛的螳螂,一种是武夷山螳螂,它竟敢骑在30厘米长的竹叶青毒蛇头上,用大刀脚在蛇头上锯开一个口子,舔食蛇的脑浆,奇怪的是这种小青蛇不敢动弹,乖乖等螳螂食完脑浆后死去。另一种是亚马逊丛林中的巨螳螂,它的个儿有一只订书机那么大,它不屑于吃小昆虫,而特别喜欢捕食一种麻雀般大的黄鸟,足见它的攻击力和胃口之大。

螳螂产下的卵块为淡红色,由黏液胶结在树上,一个卵块内约有200粒左右的卵子,排列很整齐,雌螳螂为后代的生存设计得很精妙,第二年初夏气温达到30℃时,小螳螂破卵而出,比米粒还要小,它们尾巴上都连着一条细丝,垂到空中后荡秋千,随风攀物,四散谋生,不如此,幼螳螂必定在卵套内互相厮杀吞食。如果冬天采下螳螂卵块,即为中药材“螵蛸”,是治疗小儿遗尿、惊风的良药。螳螂是一种区域性以虫治虫的益虫,欧洲一些国家有螳螂商店,专门出售螳螂卵块,供客户在自己花园里定点繁殖。

刊于2003.8.5《山东科技报》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