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圣甲虫屎克螂

作者:蔡振兴    更新时间:2014-01-22 14:47:50

屎克螂的官名叫蜣螂,绰号叫滚屎虫。它浑身披着乌黑的几丁质甲壳,头上长着推土机似的小角栓,六只腹足坚硬有力,专喜推动粪球,它的外貌和习性不讨人喜欢,故有“屎克螂打哈欠,满嘴狗屎气”的骂人俗语,而事实上屎克螂在地球上成就了一番事业。

屎克螂的生理构造和生态习性颇为有趣,它的鼻腔里有一簇灵敏的嗅觉细胞,能判断出直径3公里内臭味的传导方向。当田野里某处出现了新鲜的人粪或狗屎,3公里内的屎克螂就闻味而至,一只、二只,……它们先吃个饱,然后用强劲的脚趾扒粪,把粪和土搅拌一番,接着推推拥拥,将半干半湿的粪泥搓成浑圆的粪球,而这些粪球的重量总要比它们的自重重3至4倍。屎克螂对粪球有两种处理办法,如果这只屎克螂是雌的,又处于产卵期,它就会用生殖尾器把卵均匀地产在粪球内,然后挖个坑,把粪球埋在地下,上面盖上泥土。待小屎克螂孵化出壳后,它们就吃粪球,待粪球被吃光后,小屎克螂大体已长成,就四散到田野里自力谋生,这是大自然的一种精妙设计,看来屎克螂繁殖后代是既省力又潇洒的。如果是雄屎克螂或不是产卵期的雌屎克螂,那么这个粪球就是它们越冬的粮食,必定会把它搬到自己的老巢中。屎克螂推粪球充满了推车客的顽强精神,它们用头顶着粪球,鼓肌蹬腿,奋勇向前。屎克螂先天懂得滑轮原理,粪球越滚越圆,越滚越光滑,越滚则球体与地面接触点越小,摩擦系数越低,推起来越省力。但遇上坡坎,有时力不胜支,粪球和屎克螂就会滚下来,但它们决不气馁、稍稍休息,继续寻找角度推上去,直到把粪球推到老巢埋好为止。

人类对屎克螂早有研究。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一条狗拉下一堆新鲜的狗屎后,首先是苍蝇闻味而来舔食下蛆;接着几只屎克螂闻味爬过来,把狗屎、蝇蛆和上泥巴搓成圆球,就地埋下或推走,这样地面清洁了,蝇蛆也被闷死了,法布尔在他的《昆虫记》里为屎克螂定了一个“职衔”——人类义务清道夫,再早认识屎克螂功能的要上推到古埃及胡夫王朝,他们尊崇屎克螂为圣甲虫,并从这种圣甲虫身上获得仿生学启迪。最近加拿大渥太华市尼平区退休工程师尼克·雷纳根据屎克螂推粪球的原理,制造了一个半球形木架,扣在两吨重的石块上,然后拖着走,省了很多力气,由此他推导,4000多年前建造胡夫金字塔时,匠人们用屎克螂推粪球的办法把石块从采石场运过来,然后利用杠杆和滑轮原理,将巨石逐步举高,层层叠砌,此说在埃及考古界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

屎克螂对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早就引人注目。1979年,澳大利亚政府要求从中国进口一吨屎克螂活虫,因为这个有名的羊毛出产国有大批牧场,畜粪引来大批蚊、蝇、蜈蚣等有害昆虫,致使澳大利亚牛羊寝食不安,而屎克螂有能力及时把畜粪埋入地下。中国屎克螂落户澳大利亚后出手不凡,一方面大量繁殖子孙,一方面认真开展埋粪工作。屎克螂把畜粪埋入地下后,不仅控制了蚊蝇的孽生,而且增加了牧草的底肥、受到当地政府和牧场主的欢迎。

屎克螂其貌不扬,其名不佳,它终生与动物粪便打交道,但奇怪的是它自身非常干净,因为它的几丁质外壳上很光滑,有油质,沾不住脏物。而且是一种药虫,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屎克螂的干体全虫有破瘀化脓之效,更令人惊奇的是,经它搓揉并产过卵的粪球干体也是一味中药,大名叫“转丸”。

刊于2003北京《大众科技报》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