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
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
诸天神龙王,阿修罗众等,
常雨于天华,以供养彼佛,
诸天击天鼓,并作众伎乐,
香风吹萎华,更雨新好者。
过十小劫已,乃得成佛道,
诸天及世人,心皆怀踊跃。
彼佛十六子,皆与其眷属,
千万亿围绕,俱行至佛所,
头面礼佛足,而请转**。
圣师子法雨,充我及一切,
世尊甚难值,久远时一现,
为觉悟群生,震动于一切。
东方诸世界,五百万亿国,
梵宫殿光耀,昔所未曾有。
诸梵见此相,寻来至佛所,
散华以供养,并奉上宫殿,
请佛转**,以偈而赞叹。
佛知时未至,受请默然坐。
三方及四维,上下亦复尔,
散华奉宫殿,请佛转**,
世尊甚难值,愿以大慈悲,
广开甘露门,转无上**。
无量慧世尊,受彼众人请,
为宣种种法,四谛十二缘,
无明至老死,皆从生缘有,
如是众过患,汝等应当知。
宣畅是法时,六百万亿姟,
得尽诸苦际,皆成阿罗汉。
第二说法时,千万恒沙众,
于诸法不受,亦得阿罗汉。从是后得道,其数无有量,万亿劫算数,不能得其边。时十六王子,出家作沙弥,
皆共请彼佛,演说大乘法。我等及营从,皆当成佛道,愿得如世尊,慧眼第一净。佛知童子心,宿世之所行,
以无量因缘,种种诸譬喻,说六婆罗蜜,及诸神通事。分别真实法,菩萨所行道,说是《法华经》,如恒河沙偈。彼佛说经已,静室入禅定,一心一处坐,八万四千劫。是诸沙弥等,知佛禅未出,为无量亿众,说佛无上慧。各各坐法座,说是大乘经,于佛宴寂后,宣扬助法化。一一沙弥等,所度诸众生,有六百万亿,恒河沙等众。彼佛灭度后,是诸闻法者,在在诸佛土,常与师俱生。是十六沙弥,具足行佛道,今现在十方,各得成正觉。
尔时闻法者,各在诸佛所,其有住声闻,渐教以佛道。我在十六数,曾亦为汝说,是故以方便,引汝趣佛慧。
以是本因缘,今说《法华经》,今汝入佛道,慎勿怀惊惧。譬如险恶道,回绝多毒兽,又复无水草,人所怖畏处。无数千万众,欲过此险道,其路甚旷远,经五百由旬。时有一导师,强识有智慧,
明了心决定,在险济众难。众人皆疲倦,而白导师言,我等今顿乏,于此欲退还。导师作是念:此辈甚可悯,如何欲退还,而失大珍宝。寻时思方便,当设神通力,
化作大城郭,庄严诸舍宅,
周匝有园林,渠流及浴池,
重门高楼阁,男女皆充满。
即作是化已,慰众言勿惧,
汝等入此城,各可随所乐。
诸人既入城,心皆大欢喜,
皆生安隐想,自谓已得度。
导师知息已,集众而告言,
汝等当前进,此是化城耳。
我见汝疲极,中路欲退还,
故以方便力,权化作此城,
汝今勤精进,当共至宝所。
我亦复如是,为一切导师。
见诸求道者,中路而懈废,
不能度生死,烦恼诸险道。
故以方便力,为息说涅槃,
言汝等苦灭,所作皆已办。
既知到涅槃,皆得阿罗汉,
尔乃集大众,为说真实法。
诸佛方便力,分别说三乘,
唯有一佛乘,息处故说二。
今为汝说实,汝所得非灭,
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
汝证一切智,十力等佛法,
具三十二相,乃是真实灭。
诸佛之导师,为息说涅槃,
既知是息已,引入于佛慧。
【大意】
本品远引尘劫以前大通智胜如来教化十六王子及余众生,宣说《妙法莲华经》之事,并运用化城譬喻,进一步宣说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化城,即导师为引导求宝者到达宝所,暂时变现或幻化出来的城郭。此喻是论述成佛之路遥远艰险,如同化城能让求宝者暂时休息,蓄养精力后又可继续前进一样,佛也以方便善巧法门先说小乘涅槃,使众生得此涅槃后,再发心进趋真实的佛所,获得无上的大乘佛果。因而三乘只是佛为众生提供的暂歇城,是佛的方便权说或应机虚设,只有纯圆独妙的一乘——佛乘,才是真正的终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