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丽 宏
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不同的人,根据自己不同的习惯和生活积累,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的体验和见解。和其他的文学式样比较,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非虚构,是真情实感的记录,是灵魂的坦白。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必须亮出灵魂的色彩来。” 世界上的人的习性形形色色,没有相同的面孔,也没有相同的性格,思想的方法,说话的腔调,行为的轨迹,一人一个模样。如果摒弃了人云亦云的模仿,那么,散文的形态和风格,应该是千姿百态,风光无尽的。
史荣东没有上过学,也不是专业作家,他的职业是驾驶员。然而这并不妨碍他喜欢文学,喜欢写作。多年来的追求,使他有所收获。能出版这样的一本散文集,对他确实不是一件易事。他的散文中没有高深的道理,他只用朴实语言,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写出来。也许是职业的原因,他有机会到处旅行,游记在他作品中占了较大的比重。旅游,只能是走马观花,山水人人都能看见,一般的描绘和介绍读者不会太有兴趣,难能可贵的是在浏览山水的同时感悟人生。看得出,史荣东在努力这样做。和他游记相比,他那些写现实生活和人物的作品更耐读,因为,在这类文字中,更多地流露出他的感情,更多地记录心灵活动,展示“灵魂色彩”。史荣东的散文,不是国色天香,也不是奇花异卉,它们只是生活园地里的一些小草小花,虽然不引人注目,却清新自然,自得其乐。
我以为,写散文,需要生活的积累,需要学识的积淀,也需要文字的功力。除此以外,还需要一颗平常心。有了平常心,才可能保持自然的写作状态。在史荣东散文里,我看到了这样的平常心。
一九九八年三月十五日于四步斋
(作者: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