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桂林记(2)金粟飘香遍桂林

作者:史荣东    更新时间:2023-11-24 15:59:57

一到桂林就笼罩在天香之中,那一树树金粟乍开,使人陶醉。船行于漓江,万幅画,千首诗迎面扑来,俏丽的“刘三姐”对歌,使漓江水飘逸出万斗情思。百里漓江,犹如深深的酒巷,愈走到深处,愈是醇香醉人。

船顺流而行,风景越当旖旎迷人。当船到了杨堤便进入了佳境,青峰锁江,碧水萦回,两岸青翠翠的凤尾竹,婆娑起舞。据说,两岸原来是褐色的沙滩,把青山绿水隔开,很煞风景。周总理游览漓江时,提出从四川引种凤尾竹加以点缀,所以,才有了凤尾竹临江迎风摇曳,绰约繁茂之景。船到了浪石,秀山苍茫,江水纯兰,更是意境幽幽,人在其中也觉得清纯起来。最使人活跃的是九马画山,山高百余米,石壁上青绿黄白,色彩纷呈,浓淡相间,斑驳有致,宛如一幅神骏图,旅行家徐霞客这样描述:“其山横列江南岸,江自北来,至是西折,山受啮,半剖归削崖,有纹层络。绿树掩映,石俱黄、红、青、白,杂彩交错成章,上有远望如画屏,故名画山。”

山痕凹凸蕴藏难以揣测的玄饥,使人展开的美妙的想象羽翼。导游说,当年周总理与陈毅元帅畅游漓江时相马,周总理一口气相出了九匹马,而陈帅只相出七匹,这就是宰相与副相的差别。在导游鼓动下,大家跑到船头相马,我相来相去只相出了三马:一马昂首长嘶,一马安然闲适,一马临江饮水。游客中有的说相出五马,有的说相出七马,更有一位中年游客,一进舱门就一语惊人,拉开嗓子说,他相出十二匹马!导游诙谐地说,联合国秘书长位子除你莫属!

“哗——”一下子把大家逗笑了。那位相出十二匹马先生在笑声中脸上一片彩霞。

黄布滩因滩底有一块米黄色的大石板,似一匹“黄布”而得名。漓江山色美,美在倒影中。漓江倒影要算黄布滩最美丽、最醉人。这里水平如镜,清澈澄碧,绿竹护堤,倩影婆娑,山峦、翠竹、蓝天、白云倒影在碧水之中,山水一体,水天一色。最能概括此景的是清代诗人袁枚的名句:“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黄布倒影处,使漓江水成了一面镜子,一座座俊秀的山峰跌入水面,映出的秀峰更加清灵剔透,意味无穷。船在青山顶上行,大有飘拂在仙境之感。五指山如美人的纤纤五指。巧巧地在碧波中轻拢着飘过的云弦。一叶渔舟横篙江心,渔姑挥手撒网,网一收拉出万首诗句,漏出了我的一首:“青龙腾雾下红尘,撩动漓江素女魂。一夜东风入幔帐,江天玉笋擮彤云!”

桂林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唐代已成为著名游览胜地,大文学家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对桂林山水最生动的形容。依我看,桂林山水有五个鲜明特色,即:山秀、水明、洞奇、传说美、想象妙。桂林的山并不是奇峰突兀,高入云天,也不是连绵雄风,宛如长城,然而,一座座山峰如玉簪少女,娟秀清丽;漓江蜿蜒似练,清澈而妩媚,飘洒着人寰清灵;桂林的山不但外形秀美,而且溶洞大气依然,展现千姿百态的壮丽;刘三姐追求爱情的传说,桂花姑娘酿桂花酒的传说,马援一箭穿三山的传说,无疑给桂林抹上了诱人的绚丽彩霞;九马画山,芦笛岩洞中水上桂林,三只骆驼戏漓江的想象,飞越起人们向往的羽翎。由于以上鲜明的特色,再加上桂林是文化古城,众多的人文景观足以使桂林成为甲天下的山水秀景了。桂林犹如月庭琼宫,金粟飘溢着醉人的郁香,给人无限的遐想。

2005年10月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