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到桂林就坠进了情海,山有情,水有情,人更有情。导游刘阿妹说:“我们桂林不称先生,小姐,而称呼为阿哥,阿妹,所以,请大家改改口,叫我刘阿妹好了。”阿哥、阿妹多么亲切的称呼,一下子拉近了游客与导游的距离。桂林还有一怪,上厕“方便”称之为“唱歌”,不少洗手间写着“唱歌”处,使人摸不着头脑。刘三姐的爱情故事随着电影《刘三姐》播出,就像燕子飞进了全国千家万户。《连就连》的歌声仍在l500年大榕树枝上绽发新香。想当年,大榕树下,刘三姐与阿牛对歌时唱的“连就连,我俩结交订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河轿上等三年”歌声,闪烁着多么灼烈的情感,几多忠贞不渝的爱情呵。我们这些外乡异客一踏上桂林土地就感受到这种情感的挑战。一上车,刘阿妹唱了一首情歌叫大家对,我在一旁兴风作浪地对同事阿根说:“阿根,阿哥,对一曲!阿根,阿哥,快、快、快!”阿根风趣说:“不能对,一对就回不去了。”
燕子湖的不但有广西的田园风光,而且是曲径通幽的世外桃源。小船顺着幽静水道行驶,水幽、洞幽、桥幽、树幽、花花草草皆幽幽。在船过处,不时有广西的少数民族少男少女们在幽静处表演民族歌舞,迎接着远来的游客,尤其是佤族的风俗与其他民族不同,他们以黑为美,越黑越俏,在水中竹楼上燃着火把,在篝火旁披头散发,披挂着“树皮”,有的吹号角,擂铜鼓;有的手执棒杈,手舞足蹈;有的歌声粗犷,使幽静的湖面沸扬起古老风韵。在游船经过环岛时,树丛中的佤族小伙子,冷不丁用棒杈向游船上搠来,“哇”的一声,吓得人惊船摇。燕子湖还有一绝,就是桃花岛上盛开的桃花,而今已是桂花盛开的十一月了,其它地方早就是桃子落市了,能见到深秋开桃花不能不算人生的幸事,大家一下子兴趣盎然起来,纷纷与桃花合影留念,以纪念今日桃源之游。
船靠岸了,岸上苗家阿妹们她们有的排成行,手拿着香囊;有的在竹楼上临望,捧着绣球恭迎“新郎”。大家见势不妙,考虑怎样渡过情感挑战这一关。建新见了这种阵势说:“老史,你年纪大了,年轻姑娘看不上你的,上!”我想也是,自古红颜爱年少,有谁拿我半老头子开涮?于是,我昂头挺胸,大摇大摆走在前面,谁知没走几步,一只只系着香囊的丝线向我套来,我顿时慌了神,导游在一旁幽默地说:“三房、四房不用愁,九个老婆一桌凑!”我一急,把丝线从头颈上拿下,塞到姑娘们手中。“嗨!”差一点我摔了一跤,正当我混过这一关,心魂未定时,只见一只绣球从竹楼上向我投下,我一看大势不好,不敢伸手,连连后退,还是一位女游客气魄大,手一伸绣球没收了,把“招亲”的绣球,乐呵呵地揣进怀中。“大家不要走,请看节目。”我们驻足回首看去,只见—位年轻游客被选为“乘龙快婿”,举行着苗家招亲仪式。一对新人同站立在一根木条上,喝着“交杯酒”,喝完“交杯酒”,新娘用竹竿挑起的槟榔要新郎用嘴啃,逗得新郎横汗直冒。这时,我真庆幸自己的耍赖,要不,怎消受得了这场情感的挑战?
200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