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福建永定记 土楼是远古的召唤

作者:史荣东    更新时间:2023-11-24 15:52:11

2008年福建土楼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游福建,看土楼一下子热了起来。弟弟真会赶时髦,这次我们姐弟九人游,他选中了福建土楼游。我也算得上游山玩水热衷者,游过不少名山大川,看过不少亭台楼阁,品赏过不少玉宇宫阙,惟独没有把玩过城堡式建筑——土楼。可以说,我对土楼向往已久,能看到土楼的奇特风情岂不快哉。

车子早上七点从厦门出发,越往永定越是崇山峻岭,人相似在雾霭中穿行,飘飘拂拂,迷茫空蒙。路两旁香蕉树坠挂着一串串香蕉,一枝枝竹竿支撑着香蕉,生怕累断鲜嫩的枝叶。一股扑鼻清香迎面而来,我是第一次见到连绵几十里香蕉园,自然涌动着新奇,不停地注视路两旁香蕉的生长变化。当车子快到永定时我突然惊叫起来:“土楼!”车上一百多双眼睛齐刷刷向山坳土楼看去,此处土楼虽然比较零散,稀落无序,然而却令人兴奋起来,随即土楼越来越多,式样变化越来越大,人们的兴趣越来越浓。洪坑到了,一幢幢形状各异的土楼出现眼前:有的圆如官帽;有的方似宫阙;有的俨如城关;有的像散落田螺;林林总总,气势巍然。据说在闽西形状不同的土楼有两万多座,其中代表性的有承启楼(建于清康熙年间已有二、三百年)、振成楼、裕昌楼、福裕楼、奎聚楼、衍香楼、德远堂、集庆楼等五座圆楼和三十一座方楼。

洪坑相似遇到盛大节日,披红挂彩,一辆辆旅游车接踵而至,一批批游人纷至沓来,新颖的电瓶游览车把客人送到各个景点,匆匆忙忙。我们下车后首先接到振成楼主开的饭店,饭店开在有院落房子里,墙上还挂着诗画,八菜一汤,土鸡、盐鸭、扣肉、酿豆腐、芋子包等农家菜颇有客家乡土之味。土楼是以宗族为核心的民居,现代仍保存宗族的遗痕,比如从游点售票,游点解说,游点用车,游点饮食,游点纪念品以及字画土产均有家族包揽。自古福建有“夫逸妇劳”的风俗,我一到洪坑就发现开车接客是女的,导游讲解是女的,端饭烧菜是女的,还有背盐贩卖,种田收割还是女的,到处洋溢着忙忙碌碌女人的声影。

早在公元前200多年,秦朝大将赵沱,率部在岭南建立南越国,成为客家始祖。西晋“永嘉之乱”中原人与江淮人为了避乱走进荒蛮之地福建,而后唐代“安史之乱”,宋代“靖康之乱”,元人入主中原以及后来清兵入关“留发不留头”等原因来闽西避难人越来越多,当时闽越人与武陵蛮土箸人,称避难南进人为客家人,客家人为了在闽西站住脚,为了防止匪盗,为了防止宗族与宗族,宗教与宗教争端,为了避免土著人与客家人争斗渐渐地把住房修建成形状各异的城堡式建筑——土楼。房屋的作用本来主要用于居住,当然也有防御的作用,然而土楼却把防御放在首位。民居是这座城镇的经济、文化、地域特色的反映,也是这座城镇的名片,只要一看这座城镇民居建筑就可以知晓这座城镇文化特色以及生活艰乐。最近我走了从南海到渤海一万多公里,觉得,近年来沿海地域变化最大,发展最快,因为水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海可腾龙,海可为田,海可为马,海可摘星揽月。没想到,土楼也可腾飞成龙。

然而,各地建筑各不相同:江苏南通喜建别墅式,是聚是散讲究的是独立,房与房留下空间以便种植闲云竹风;山东沿海红瓦白墙,碧浪涌楼,以整体划一而展现了整体壮观;浙江涌动大气与勃然,以钱大气粗的气势揭示文化的卓烁,以自己的大手笔抱揽明日辉煌;安徽民居临水携荷,石板小巷,雨罩丁香,流水潺潺,风舒千古流觞;而福建除了大城市高楼林立外大多数居住空间狭小,自来火盒子式房子几乎把开拓空间填没。不少村落住房狭小而破旧,然而庙宇却修得富丽堂皇,与简陋住房形成鲜明对比,这令人费解问题,人生活改善了首先应想到的是什么?

振成楼被称为土楼王子,是一座城堡式圆顶式建筑,像清代官帽,外墙是用土与石灰石子夯成,夯墙约一米多厚,墙高十数米,墙上留着窗口用来了望与攻击对方,土楼有中国传统建筑意念,以祖堂与正门为中轴线两旁对衬建房,走进振成楼细看土楼是一座独立王国,楼有四层都挨墙而建,中间留出很大空间使阳光照入,使土楼空气流动,还挖有深井,当发生争斗时可以饮食无忧。上上下下有四百多间房,都是用木料建成,在走道处有望了孔与排烟烟道孔,了望孔口里高外低以便射击楼外来敌。祖堂是族人祭祀与商讨要事地方,在对面二楼是看戏台,坐在台上那祖堂前就是戏台了。

弟弟问:“造一座土楼要多少钱?”

“约几十万两白银,”楼主自豪地说。

弟弟诧异了,“这么浩大的建筑要化多少财力物力?”

“几十万两?哪来的这么多钱?”我忙问。

“是呀,是祖上种植烟叶卖到南洋等处赚来的。”楼主露出洋洋自得神态。

弟弟见土楼中一间间错落有序房子“嚓、嚓、嚓”快门从不同角度按去。

纵观土楼内建筑亦是巍巍大观,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因地制宜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聪明才智,为华夏文明,为中国古老建筑增添了奇光异彩。我站在戏楼上望着祖堂上沉思:客家来自中原与江淮,他们有着中原人与江淮人毅力与韧性,他们虽居住在山峻水急,林菁深阻之地,然而依旧割舍不了华夏文化根,他们崇尚读书,崇正礼义,向往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有付对联表达他们向往与追求。其对联曰:“振作哪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需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

福裕楼亦是易守难攻城堡式建筑,它不是圆如铁桶式土楼,而是长方式土楼,墙亦是夯土垒成,留有了望孔,铁皮包大门,而土楼内却是另一番景致。它像一座府邸,花厅、厢房、卧室,厅上供奉着先祖,厅前还有庭院种植花花草草,诗画盈堂,洋溢着江南园林特色,一股墨香扑鼻而来。奎聚楼是另一类的建筑群,类似一座布达拉宫,气势磅礴而屹然巍峨,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架势。在高大夯墙内井市有条,房中套房屋内连屋,每间房都涌动豪门大宅气概。淙淙流水,艳丽山花把奎聚楼,点缀得格外妖娆,仿佛看到土楼城上三、五客家人有的临风捋髯,有的抚琴悠然,有的举杯畅怀,笑吟今古,在召唤着远古之沧然。二姐自然不肯放过远古召唤的镜头,手中团扇一扬姿式一摆一个犹如秋菊傲霜落进镜头之中了。

2008年10月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