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厦门南普陀寺了。那是五年前第一次到厦门,游了鼓浪屿写了《华夏之门——厦门》,到了集美写了《紫气绕鳌园》两篇拙作以抒情怀,然而,面对佛门妙严,巍巍壮观的南普陀寺却百思难达,久久难谋一篇,五年来欠了一个心愿。
南普陀寺坐落在厦门五老山下,与我国著名高等学府——厦门大学两门相峙而立,佛门与学门相峙相映散发着不同的华彩。厦门大学是陈嘉庚创建的,学风开放活泼,呈现百子争鸣,百花争放状态,尤以易中天先生的深邃慧智,剖析古今之沧桑,明道人之成败,令人折服,一唱三叹。南普寺倚山而建,层垒威严,叠迭气象,呈现佛家之辉煌,慈悲之无垠,苦海之无边,菩提之广大。姐姐们一到南普寺,就被寺前的放生池所震撼,她们是佛的虔诚者,都朝过“四大名山”,几乎是逢庙烧香,遇佛必拜,像这么大的放生池却从未见过,也给我抛下的思索疑团。
我们走进天王殿,在参拜了佛祖三圣后,又浏览寺中石刻碑记,南普陀寺不愧为石刻成就颇高的寺院,石刻碑记不但刻法高超,刻意深邃,而且保管良好,虽经数百载岁月沧桑,然镌韵勃发,刀锋雄浑。来到大悲殿,我驻足而看,从天王殿到大雄宝殿再到大悲殿再到藏经阁,每一座殿堂无不闪耀佛的光辉,佛的智慧,佛的真谛。大悲殿不像其它佛殿中观音面北而立,手执金瓶或柳枝,脚踏鳌鱼垂慧而站,体现慈航无尚,也不像西方三圣殿中观音顶冠庄严,呈现慈悲涌怀,菩提可及。观音菩萨在中国影响极大,古代就有“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之说。
在中国众多庙宇中唯一不可少的是观音,芸芸众生遇到危难嘴里念道救苦救难观世音,观音菩萨闻其声而以其形加以渡脱。南普陀大悲楼是八角三层飞檐蹿角式建筑,以斗拱架迭而起,这在众多供奉观音菩萨殿堂迥然不同,说确切的大悲殿不像殿而像亭或像阁。千手观音四方而立俯视大千世界,以千手之力托起六道善良,以慈悲之胸襟渡脱众生灾难。手者,力量也,也是智慧体现。世上大智大德,世上财富物资有那一项有不是通过手来获得的,观音千手,可见智慧无限力量无限。一炷清香袅袅托起各自心愿。我祈望菩萨有灵,千手托起劳苦众生之心,远离烦恼之河。
随及我们拾阶而上,藏经阁坐落彩霞之中,玉佛禅定,熠熠生辉,相似向人们在揭示什么。太虚殿前洗心碑上,“洗心”两字似乎给大家启示,我们都争着拍照留影,把“洗心”之铭叠影在心中。面对洗心碑,我在思悟佛家的禅念:南普陀寺原叫普照寺,因施琅收复台湾有功,他奏请康熙重修寺院,把普照寺改为南普陀寺。施琅原是郑成功一员大将,曾助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后因郑成功偏听谗言,郑成功杀戮施琅一家。施琅投降清廷封为靖海将军,后来施琅率队攻打郑克爽,也杀戮郑家一门。我在想,郑、施两家矛盾是以怨报怨,施琅报怨之后是否忽然受到佛家启悟,认为以怨报怨也是一种罪孽,于是以报萱堂之恩修建普照寺以表洗心忏过,尤其是寺前庞大的放生池是不是忏悔表现?
理解佛的途径很多,有大乘、小乘、律宗,其中还有很多派别,如禅宗、净土宗、天台宗等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佛法,阐述佛法,和如何修道成佛。而禅宗在中国影响广大,尤其在文人、士大夫中影响深刻。我以为禅大多是吃饱饭闲下无事人的事,忙忙碌碌,苦于生计,苦于事业,苦于钱财,以及连饭都吃不饱的人是没有闲情逸致去参禅悟道的。禅可以调化欲官不达,欲事难成之心,寻求精神上的自慰。禅深邃悬奥,修炼不具一格,智慧难述,见性知佛。
禅宗认为人生不过是苦海,禅是苦海中菩提之舟。佛开二门,每个人都有佛性与魔性,是佛是魔,逐境而走,随心而生,所以洗心净意乃是修道之真谛。佛教说,人间有条烦恼河,人有四万八千个烦恼,面对林林总总烦恼,娑婆世界就有八千渡。心佛即佛,心魔即魔,众生本来是佛,只是迷雾来自心,所以悟禅之道是以平常之心,对待世事纷争,人生如同一片茶叶落水,清香出于心香。
禅家认为,一个人的品德,要像桥与路那样任凭千人踩万人踏,不管风霜雨露,竭诚忍受一切屈辱,为众生呈现赤诚之心。不能以怨报怨,不能以直报怨,而是以德报怨。然而,使我费解的是,面对恶魔,面对扑向你的恶狼,面对置你于死地而后快的人,面对腥风血雨恶势力你能以德报怨么?你有以德报怨的时机么?依我之见,世上无非是善恶两字,有大善大恶小善小恶之分,每一个人勿以小善而不为,勿以小恶而为之,扬善必然惩恶,这和禅家提倡的种下一个善因,结出一个善果,是没有区别的。
多情乃禅心,人必须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但也必须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勇气,否则妖魔成势必成灾!既有为大众负辱甘当桥与路的精神,又有对邪恶敢于“亮剑”精神。敢于“亮剑”,敢于惩恶是不是做人处事的最为高尚的德?假如摒弃善恶,避世脱俗,只顾独坐枯悟,这是否执佛家之大道?——是不是谬入禅家的歧途?
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