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是国家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是世界石油石化产业的聚集区,油气资源储量占全世界的近80%。车子经过,使我想起了《克拉玛依之歌》,那是“文革”中,一批著名艺术家到各地巡回演出,我在上海观看过,尤其是马国光演唱的《克拉玛依之歌》,至今还萦绕耳旁:“当年我赶着马群寻找草地/到这里勒住马我了望过你/茫茫的戈壁像无边的火海/我赶紧转过脸向别处走去//啊克拉玛依/我不愿意走进你/你没有草也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啊克拉玛依/我不愿意走进你/你没有歌声没有鲜花没有人迹……”。
6月19日,到了傍晚时分,我来到了有水的地方——奎屯。奎屯是农七师所在地,这里道路宽阔,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是个不错地方。据说,在新疆有三个方面各成体系,即:当地政府、农垦兵团,中石油。它们有各自管理部门及司法。在新疆,一般地名、招牌上面写维吾尔文,中间写汉文,下面有的地方写英文。我在游新疆前一个星期六,在陆家嘴滨江大道上,遇到一位七十六岁老新疆,他说他是农一师的管水利的职工,在新疆四十几年,边军边农,非常艰苦,退休了拿5000元退休金。我说他退休金比上海一般人高,他说新疆是八类地区,一直高于上海。现在随儿子在上海,每逢周六,在鲁迅公园参加新疆建设的老同志碰头聚会,有的人还认为还是新疆好,准备回到新疆过晚年之乐。
6月20日车子向高昌进行,进入甘肃武威。武威,亦称凉州,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的要冲。公元前121年,因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而得名。“马踏飞燕”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文物馆从我们面前一掠而过,中国旅行有两座丰碑,一古、一今,古即大旅家徐霞客,今即“马踏飞燕”。古人认为,男儿应建功立业,而游山玩水是消磨志向的行为,而徐霞客一生纵情山水,登山揽水中开拓了新的意识。
车子从黄河铁桥而过,兰州高楼大厦气派恢宏地出现眼前。我经过甘肃、青海、新疆等处,发现建造二十层以上建筑比比皆是,这是不是视为一个地方政绩的标志,城镇的气派?有的二十多层建筑面临沙漠戈壁,照理说建造土地是不成问题的,然而,却矗立起一幢幢高层。这样高层成本高,而居住的成本一定会更高。
出了兰州,车子停下让旅客方便,竟出了意想不到的事,车子开了把驾驶员丢在服务站。原因是车上有两位旅客返回上海,位子有空,年轻驾驶员肚子不好上厕所,年纪大的驾驶员以为上车,导游只点游客,而忽略了年轻司机,车子上了高速发觉已晚。车上人七嘴八舌开了锅,有的说教年轻司机乘出租车赶上,有的说到天水开回去把他带回来,还有的埋怨老司机疏忽,耽误旅游时间。到了天水高速出口,大家惊讶地发现年轻司机出现眼前。他说,是搭顺车早到了天水。
201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