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大江之水一到夔门就激越起来,两岸的山如倚天之剑,插入江涛,气势磅礴。水道越来越狭窄,水流越来越湍急,如同《十面埋伏》的琵琶曲,越弹越烈,似乎到了“乍破银瓶”的程度,浪涛里涌动金戈铁马,铿锵的鼓角声。我立于船头,呼啸的江风从峡底卷起,裹挟着江涛迎面扑来,我体会到九曲大江的壮烈与一往无前的气概。浪头像一头头獠牙怪兽,仿佛要把过夔门的船只一口吞掉。我胆颤了,生怕船儿经不起大浪折腾,一头撞上“对我来”暗礁……
“夔门天下雄”,长江到了这里更显气势,赤甲、盐白双峰宛如两扇“天门”给大江只留下“一线天地”,考验着人们的胆识。然而,船儿并不管这些,在激流飞涛中一声汽笛,震山裂谷,它像支利箭向“一线天地”射去,任凭山峙如虎,水猛如蛟,冲过了险中之险的夔门。在激流飞涛中我回首眺望白帝城感悟到夔门天下雄的内涵。
白帝城造于西汉末年,公孙述割据四川,据说当时鱼复殿前井中有白龙出现,公孙述改鱼复为自帝城,自称白帝。光武帝刘秀为了统一中国,派遣大将冯异,来歙先后攻打夔门,都被公孙述用阴手段刺死。刘秀大怒,派大司马吴汉攻克白帝城,他攻克后一把火把白帝成烧尽光。四川自古是天险、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对四川道路艰险的逼真描绘。离夔门不远的钓鱼城更能说明这点,南宋淳祐二年(1242年)元军攻钓鱼城不下,1259年元宪宗亲率大军十万再攻,宋将王坚、张珏奋力抗击,用土炮击毙先锋汪德臣,就连元宪宗自己也中炮身亡于军中。守城战前后打了三十六年之久,开创了中国战争史上年代最长守城战役的先河,因此被誉为东方的麦加城。
白帝城最负有盛名的要算刘备兵败临终托孤的悲壮历史故事,刘备为了替关羽、张飞报仇,借“武陵蛮”之兵与吴军战于彝陵,结果被吴将陆逊用火烧七百里连营而兵败于白帝城。纵观刘备的一生,可为乱世英雄,他打仗不行,却知人善用,托孤之举不失明智。我面对着大气磅礴的夔门,试题一联以怀先人:
峙岭千垒,岌岌招来,无数横流俊杰;
长江九曲,滔滔逝去,几多浊水浮砂。
忽然,从江滔中飘出《川江号子》,在乱石崩云间高亢而嘹亮,惊涛裂岸,我神驰了,也激越出《虞美人·登白帝望夔门》:
倚天双剑江涛挟,浪拨琵琶烈。
纤夫背得动天雷,脚印深深掇得彩云归。
问君能有情多少?不尽长江浩。
夔门磅礴涌胸中。化着一腔热血付东风!
经过夔门急流飞舟的洗札,我感悟到,人的一生须经风浪鞭打方能百折不挠,立于浪尖风口才能采摘成功的彩霞,才能与夔门比肩。
巫山云雨
船过了夔门不久便进入了巫峡。巫峡的山峦连绵在雾蒙蒙中更俱奇幻色彩,一曲澈越的乐章经过瞿塘峡金戈铁马般的大浪淘沙,到了巫峡已变成悠扬抒情的慢板。欣赏巫峡犹如品茗,清香自在悠然的船行景变之中,同一座山峰由于角度变移、幻化出不同的风采。我不顾江风如斗,大雨如刀,拿了一把椅子坐在船头任凭风锤雨鞭,品味着山峰叠嶂.江涛扑岸。“登龙”、“圣泉”、“朝云”、“望霞”(神女峰)、“松峦”、“集仙”、“飞凤”、“翠屏”、“聚鹤”、“起云”、“上升”等诸峰在云中升腾。巫山云雨说的是男欢女爱,此时品味巫峰,感悟到,人间的真情岂在缠绵之中?
我未到巫峡时生怕浓云密雾遮在了神女峰的芳姿,成了畅游三峡的遗憾。船将到神女峰时,可能是“神女”有情,她袖拂雾帘,笑迎游子了。只见“神女”亭亭玉立彩霞中,秀目含情地迎候远方的客人。神女峰自屈原弟子宋玉写的《高唐赋》之后就名扬千古,成了文人、骚客吟诵不尽的题材。宋玉的不凡之笔,是把无感情的神女峰点石成金地变成了有情感的神,而楚襄王游高唐遇神女,两情切切,朝云暮雨,至今还留下一个楚王台。神女帮大禹治水又是一个美丽的传说,神女为了人间幸福,授天书于大禹,使大禹治服水妖,巫峡至今还留存授书台。巫峡还有一个民间传说,给神女峰蒙上了感情专一的色彩,丈夫远征不回,妻子临江眺望化为望夫石。以上种种神女形态无不显示远古时真挚情感,给人遐想给人力量。
船在巫山县停泊了,夜幕渐渐笼罩起巫山,江面上风平浪静,只有三三两两的白鹭在夕辉下飞翔。我久久地立于船舷,欣赏着一幅《渔舟唱晚》画面,在夜色中几颗星儿闪忽,我低吟《泊巫山》与《夜泊巫山》两首小诗,以纪此景。
《泊巫山》:“千古江流舷下奔,带霞白鹭立蓼汀。清风刚快游人意,己是巫山万盏灯。”
《夜泊巫山》:“头枕江涛浪叩扃,推窗夜雾笼巫峰。星儿三两朦胧闪,疑是巫神睡眼忪。”
第二天傍晚,我与妻子弃船登岸,游览巫山县城。巫山县城有着浓厚的四川山城的风貌,整个山城依山建造,有的房屋一半建在山内一半建在山外,上面房间大,下面房间小,酒肆茶楼更有意思,上上下下,错落有致地倒悬在半山腰,山民们品茶饮酒甚为自得。山城的道路全是用石板铺的,曲仄而湿润,路旁房屋高高低低一户挨着一户,有的卖点心小吃,有的卖服装百货,有的卖农具谷米,有的卖肉卖蔬菜,林林总总。更有意思是山城的猪肉又肥又壮,用烟熏得墨黑、墨黑的,一股烟熏味直冲鼻子,山民说他们就喜欢这个味又香又不会变质。巫山县为了三峡大坝工程正在动迁之中,大多数房屋已夷为平地,瓦砾遍地,届时长江水位提高到175米后巫山县将成为高峡平湖的水中之国。
在巫山流传着春草的故事,感人至深:一位叫春草的姑娘,她在新婚第二天,把丈夫送到抗美援朝的前线,丈夫英勇牺牲了,可她年年月月在送丈夫大树下等候他回来。儿子长大了,她又把儿子送上了抗越反击战的战场,儿子又壮烈地牺牲了,她仍等候的大树下,日久月长地等候,最终,春草等瞎了双眼。今天她将要离开这片土地,离开等候的大树。我听了春草的故事,春草的形象突然放大成一座新峰,比神女峰更为伟岸的“托霞峰”!
别了,小三峡
一到小三峡就感到遗憾,据说大宁河上游一连下了几天暴雨,从陕西冲下来山洪使大宁河水猛涨,险象环生,游小三峡船只被山顶上沙石所湮没,为此,重庆市三峡防洪指挥部发布了第一号禁令,封闭了小三峡游线。五月一号那天,有一万多游人离开了巫山,在咆哮山洪中离开了小三峡。
今年我六十岁,女儿、儿子为了让我们在“五·一”长假中轻松轻松,左挑右选选了长江三峡游,因为三峡筑坝后三峡风貌不再,尤其是小三峡将成为水底世界,可以说这次旅游是冲着小三峡来的,你说见不到小三峡能不遗憾?然而,到了晚上八点,峰回路转,说小三峡开了禁,船上人欢舞雀跃。可妻子十分担心,生怕会发生不测,我说,怕什么,越险越有情趣。
为了能抢先进小三峡,船上旅游指挥发出三更造饭,四更出发令。夜幕笼罩巫山县城,近千名游人如同一条见头不见尾的长龙向小三峡进发,到了小三峡天刚蒙蒙亮,船一过天桥,就到了巨浪翻滚的银窝滩,银窝滩是小三峡有名险滩,据说这次船只就在此处失事。好家伙,银窝滩的激流飞涛真不寻常,整个河像滚腾沸扬的开锅水,水流不时卷成涡,船儿一会儿被掀到半空,一会儿船头又埋进水底,大家都把心提到了喉咙口。小三峡的水流真奇特,有的是直流奔泻,有的横流不羁,有的回流狂放。船老大真不愧为弄涛里手,他立于船头,一根长长木杆像把利剑直刺恶浪,任凭风如斗浪如虎一往无前。
到了巴雾峡时,妻子连连说,小三峡太美啦,太有刺激啦!如果说,欣赏大三峡犹如品茶,越品越浓,那么,游小三峡犹如喝茅台酒一上口就痛快淋漓。小三峡的风景是步步入画,处处是诗,飞流激浪是诗,峻峰峙立是画,是诗画交融铺成的百里长卷。小三峡是动态美与静态美融合,猕猴成群,狡黠顽皮;鸟语啭啭,啼翠绕雾;碧流湍急,浪遏飞舟;绿云飘逸,谷幽峰峻。女儿树也是巴蜀人特有风情,那家有了千金,就种棵女儿树,为的是给女儿做出嫁的嫁妆,一见谁家门前有几棵女儿树就知道他家有几朵金花了。
船在画中行,悬岩上一只只大约30公分的石孔十分引人注目,我望着一排排石孔出神,导游说那是古栈道遗迹。直佩服巴蜀人创举,他们竟在悬崖峭壁上把一座座山联结成一条条路,这不能不是巴蜀人伟大的绝唱,而这种绝唱更有中国特色,城堡外国有,运河国外更是有的是,栈道却不多见,可见栈道属于中国独创。据历史记载,栈道始于先秦,秦王为了夺得巴地,特铸铜牛献给巴王,巴王为了迎接铜牛,动用了全国财力、人力在山崖上凿孔建道,费时十年,当铜牛运到巴国,秦军随至而来,巴国为此而亡。然而,栈道却成了二千多年来巴蜀通向各地主要的通途。国外对长城、大运河了解人很多,知道栈道却很少,其实栈道可与长城、大运河相媲美,可称为中国伟大的创造。
栈道并未老去,当今很多崇山峻岭、风景旅游景点仍在采用栈道原理把山与山,岭与岭联结成道路。据记载,十九世纪60年代美国,为了修建西部铁路,在修建到内华大山脉“合恩角”时,遇到的是山陡峭立,美利坚河水湍急,施工无法进展,筑路工程师们一筹莫展,是华工提出用中国古代修建栈道的方法,用箩筐把人吊在大山半空,凿眼安放炸药,进行开凿隧道,使西部铁路顺利建成。
“火烧栈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历史故事都说明栈道对于军事作用是巨大的,它曾是刘邦一统天下的基石。按照三峡工程,小三峡将成为水底世界,这不能不是很大的遗憾,人在创造世界时又将创造什么?千古功过,谁予评说?作小令《满庭芳》以吊:
莫说她奇峰秀峡,黠猴莺语滑,翠袖扬霞。
莫说她,凌云栈道巴东侠,
激浪飞舟,豪气雄浑,十万峥嵘怎比她!
要的是,架长虹,信手云拿,管什么,霜践佳人颊。
岚烟藏画,怎堪,高峡起胡笳?
西陵风骚
船到西陵峡,乐曲已进入散板,散板是最难把握的。江水到了西陵峡江面开阔起来,两岸山峦时断时续,然而,山势磅礴依然如巫峰,奇峰兀立在苍茫暮色中犹如一幅水墨长卷,长卷涌动天然风韵。难怪古今骚人、画客咏诵不绝书画不绝,这样的妙景,岂是凡笔能书能画?
说西陵峡是散板难以把握,西陵峡虽不像瞿塘峡“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飞流直下,也不像巫峡雄峰万仞,云雨绕神女的不测,然而,西陵峡滩多流急而闻名于世。青滩的旋成涡连串,显示着“蜀道青天不可上,横飞白练三千丈”的气势。崆岭滩礁石密布,“二十四珠”如犬牙交错,暗礁藏剑,恶浪汹涌。民谚云: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算鬼门关。夜幕中西陵虽不见险滩恶浪,但从船底“嚓、嚓、嚓”声中感觉到一个个暗礁与船底擦肩而过。
“秭归到了,这里是大诗人屈原,美女王昭君的故里……”船上广播介绍说。我肃然起敬起来,在弦月如钩中,仿佛看见屈老夫子,长袖吟哦在月舟之上。王昭君坐着云车袅袅而行。屈原以他的人格与诗骨开创了中华文化的先河,可以说中国几千年文化是以屈原精神为风骨的。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和亲不计其数,王昭君以她美丽,与人民的热爱主动出塞和亲,又以她贤达换来了汉、匈半个世纪的和平,而深得人民崇敬。朦胧中秭归是美的,她的美勾动我的诗情,逐挥笔而作《浪淘沙·过秭归》:
月笼昭君乡,山色苍茫。
夜涛拍岸任风长,胸涌豪情万千丈,云御乘黄。
仰屈子兰香,壮烈冲商。
高风饮恨汨罗江。更有红颜倾国侠,谁比王嫱?
船到了三峡大坝已是深夜,建设中的大坝拥簇在灯火炫耀之中,以龙盘虎踞之势显示着人定胜天精神,人的可贵之处是改天换地,建造三峡大坝是中华水利的新的创举。当年蜀人在李冰父子率领下建造了都江堰,造就了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但愿三峡工程为后世带来荫福万代,光耀千秋。
朝霞似火,燃红了江涛,燃红了赤壁,燃红了叱咤风云人物的音容笑貌。曹孟达挥鞭直指荆襄,横槊赋诗;周公瑾抚琴舞剑,谈笑破虏;诸葛孔明舌战群儒,纵观天下,一个个无不英姿勃勃。《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古今中外影响极大,就连当代商人也作为生财之道的谋略。赤壁之战是书中最为华彩的乐章,从陈寿的《三国志》,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再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无不光彩夺人,我每每看到赤壁之战时常拍案叫绝,连声赞叹!滔滔不绝东逝水,磨灭不了的英雄面容,赤壁之战如同一曲《平沙落雁》古琴曲,羽商悠远,以声撼洪荒之势,荡涤环宇。为此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以抒胸怀:
奔流澎湃,洗炼出,璀璨英雄不息。
旭日腾龙跃万里,霞粲耘红赤壁。
浪击轰鸣,扶摇展翅,妙笔耀遗迹。
人生如隙,看谁争得朝夕?
孟德横槊吟诗,磬扬广宇,豪情飘逸。
官渡、荆襄鞭荡涤,天下看谁卷席?
舞剑当歌,周郎潇洒,破虏藏神奕。
问成败事,岂因得东风力?
2005年5月
注:该文选入《中华散文百年精华》辞典,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