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扬州记(2)运河远上彩云北

作者:史荣东    更新时间:2023-11-23 14:39:37

我们又一次来到了扬州东门。扬州东门遗址公园,是2009年参照宋代《营造法式》,复建城墙及山顶门楼,以再现宋代扬州“壮丽压长淮,形胜绝东南”的雄姿。走进城门便是中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东关街。东关街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

在东关街,我们五人闲逛起来,只见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游人熙熙攘攘,鳞次栉比,一番生意兴的隆景象。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东关街上的“老字号”商家就有开业于1817年的四美酱园、1830年的谢馥春香粉店、1862年的潘广和五金店、1901年的夏广盛豆腐店、1909年的陈同兴鞋子店、1912年的乾大昌纸店、1923年的震泰昌香粉店、1936年的张洪兴当铺、1938年的庆丰茶食店等,和古街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以及逸圃、汪氏小苑,还有扬州较早创办的广陵书院、仪董学堂,和明代的武当行宫、明代的准提寺等。

我们在街上晃晃走走,说说笑笑,不久到了饭点,找了一家清静幽雅之店,点上四菜一汤淮扬菜,共进午餐。饭后,出了东门向运河走去。气概宏大的“东关古渡”牌坊,屹立在古运河之前。古运河呈现了新面貌,仿古的亭、台、楼、阁和牌坊形成新的景区,使我们仿佛回到了盛唐维扬之景。一部扬州运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古代扬州发展史。扬州境内的运河开掘于2000多年前春秋,吴王夫差欲称霸天下,开凿了邗沟,而扬州是其中之一。从扬州(瓜洲)至宝应全长125公里,其中,瓜洲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这一段运河最为古老,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

运河哺育了扬州,是扬州的“根”。在这段运河的沿岸,有世界四大宗教活动的著名场所:琼花观(西汉·道教);高旻寺(隋代·佛教);普哈丁墓园(宋代·伊斯兰教);天主教(清代·天主教)。有反映扬州古港、城池遗址水斗门、龙首关(钞关)、东关古渡”和古湾头闸。有古代帝王巡视扬州留下的遗迹:瓜洲古渡锦春园、高旻寺行宫御园和龙衣庵。有体现“富比王侯”的,扬州盐商住宅群落——个园以及汪氏小苑等。有唐代扬州鉴真大和尚东渡日本时的启航地文峰塔。

在这条运河上,留下了历代著名文人墨客大量的诗文名篇: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绅:“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陆游;“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等,照亮千秋的名句。这些名句,描绘了古代扬州曾经有过的“歌吹沸天”、极尽繁华的辉煌时代,而这一切无不与运河一脉相承。在运河绵延千里的岸线上,扬州与运河的兴衰息息相关!

卑人不知高低,一时兴起,口占几句《咏维扬东门渡》:

运河远上彩云北,水泽田畴一片绿。

北马南辑涌富源,千载风云享荫福。

古人云:智者乐水。人似乎依水为伴,依水而生的。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它孕育着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丰富着人类的文明史,也给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巨大的创造力。中国自古重视治水,吴王夫差开凿刊沟,为了争霸天下;秦始皇开凿灵渠为了统一中国;隋炀帝开凿运河为后来盛唐辉煌奠定基础;为后来一千多年繁荣带来福祉。当今,中国更注重水的治理、水能源开发和利用,以三峡大坝为代表的一系列水利工程,使南水北调发挥了水的更大作用,为中国人幸福,创造更大财富。“一路一带”方略远景更为宏大,利用广阔无垠的水让世界人民共享水的福泽,水的快乐!

2018年6月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