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逛书店

作者:翁长松    更新时间:2022-09-19 12:29:11

2005年的10月黄金周去了一趟马来西亚,在游览了吉隆坡都市风光后,我凭着个人的情趣尽兴地逛了一下当地的多家书店,其中有2家书店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

在吉隆坡的头一天晚上,我下榻于豪华的珍苑酒店。那天晚餐后,我见许多游客纷纷外出逛街或购物,我也情不自禁的迈着悠闲的步子走出酒店外出散步,但我的目的不是逛普通的商场而是逛书店,因为我从酒店的服务员那里获知,与酒店相毗邻的商场内就有一家中型规模的书店。果然没走上几步路,我在霓虹灯闪闪发光的酒店附近找到了这家书店。书店设在2楼,名叫大众书店。进了店堂,我发现书架上五颜六色的书都排放得整整齐齐,一眼望去大多是英文版、马来文版的书,然尔中文版的书也不少,约有8个书架或书柜上全是大陆、香港、台湾出的中文版图书。有李露露《中国节》(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潘岳《读历史学领导》(詠春图书文化公司2005年7月版)等。这些书有品位、有趣味,但翻翻书价比国内高出2倍多,一下就降低了我买书的欲望。大众书店不仅卖新书,还卖打折的旧书,面对上百种旧书,我选中了李玉莲编的《文学採珠》(中华书局(香港)公司2002年5月初版)。我买这本书,一是该书我在上海从没见过;二是这是本我喜爱的读物,它从上古神话讲到现代《小说月报》,一册在手,不仅可以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源流,还可欣赏许多著名作品的韵味和创作背景;三是此书打折后的价格是9.5马币,折合人民币22.8元,与国内书价基本接近,也是我能接受的心理价格;四是在国外买一本喜爱的书,即有实用性,又有纪念性。买下此书后,我当即在书的扉页上写上了“2005年10月5日购于吉隆坡”。

吉隆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另一家书店,是坐落在市中心繁荣的商业街上的纪伊园屋书店。该书店开在马来西亚著名的88层“双峰塔”相毗连的大商场内,商场气势宏伟、高雅漂亮、精品林立,可与徐家汇的港汇广场媲美。纪伊园屋书店就在四楼上,几乎占了整个楼层的四分之一。走进书店我立即被这宽敞、明亮、整洁的环境及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所吸引,犹如沉浸于快乐的海洋中,任凭游弋寻觅。书店内多的是马来文、英文版的书籍,但中文版的图书也是丰富多彩,足有上万种之多,并按照文学、历史、经济、人物等类别有序地分架设置,便于读者寻找和选购。近年我对人物传记类读物颇感兴趣,发现这里也有不少的传记类书,如大陆版的《他改变了中国——**传》《借我一生》等,还有港台版陆键东的《陈寅恪最后二十年》(台湾联经1997年版)、《历史激流:杨宽自传》(大块文化出版社)、古远清的《咬嚼余秋雨》(云龙出版社)等。以上几种书籍中,我对《陈寅恪最后二十年》印象较深刻,我认为有的人死了,就烟消云散;有的人死了,却愈久愈显光芒。陈寅恪无疑都属于后者。记得陈寅恪在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后,在为他的碑文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纪与天壤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也正是陈寅恪自己一生的写照!知道陈寅恪的文化人,必然知晓他是历史学家、大学问家的身份;不知道陈寅恪的文化人,也许应当听闻过他所著的孟丽君、柳如是的名字或传奇。《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正是陈寅恪晚年的著作。也许,在吾等浅识小辈看来,以大学者之尊,为一亡国妓女立传,未免有些不可思议。但倘若遵循历史的轮辙前溯,当可理解司马迁为刺客立传时之勇之直。以《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为代表的作品,既是陈寅恪心路历程的映照,也是今人探寻其价值取向、人文精神的一扇门,推开这扇门,我们将进入一个丰富的心灵世界。从这些作品当中,我们也看到了陈寅恪最后二十年的一条生命轨迹。与之平行的另一条轨迹,则是他现实生活中沉重蹒跚却依然前行的步履。除了《历史激流:杨宽自传》外,其余读物国内都出版过,我也早已购入了。当时我只对《杨宽自传》已很感兴趣,因为1973年初我曾在徐汇区图书馆阅览室读过杨宽的史学名著《战国史》,对杨宽先生的旁征博引,学术造诣颇为仰慕。当1980年7月杨宽的修订本《战国史》“重新出版”时,我就及时购入收藏。杨宽已于2005年9月1日在美国迈哈密病故,这是中国史学界的一大损失。为了翻阅这本自传,我坐在异国书架前花了近2个小时跳跃式地读完了这本自传,对他在学术上执著追求精神和人生经历有了更深的认知。本想买下此书,但一看定价为马币48元,约折合人民币115元,感到价格太高,再说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国内一定会有一部更完整、更生动的杨宽传问世,到时再买也不迟。

在吉隆坡逛书店,我虽然买书不多,但增长了见识,首先是知道了吉隆坡大多数书店是出售中文版书籍的;二是无论是大陆版,还是港台版的书,在马来西亚是拥有读者群的;三是国内大陆版的书价要比马来西亚版的书便宜,所以我认为大陆版的书不仅在马来西亚有读者群,而且在价格上更具有优势和竞争力,中国的出版商应当可以联手走出国门,到这些友好国家开设书店,展现中国出版业的勃勃生机,以促进世界文化和图书文化的交流。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