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阳淘书

作者:翁长松    更新时间:2022-09-19 12:24:05

2000年的深秋,因工作关系陪同沪上20余位专家学者,前往贵州访问和旅游。来到贵州的第2天,我们下榻于贵阳的金筑大酒店。让我没想到贵阳的夜晚灯火辉煌,热闹异常。我下榻的这家豪华高星级酒店,又坐落在贵阳市延安东路上,夜晚街道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其夜景和繁荣景色可与上海徐家汇媲美。晚饭后我独自去附近街市游逛,走着走着,发现这里的马路旁,散落着各色各样、五花八门的夜间小摊,有卖小吃的、有卖服装的,也有多个旧书摊,混在其间。见到书摊,对我犹如猫儿见到了鱼腥儿,是不会错过的。我放慢脚步,驻足在一个有着两个书架和一个长方形书柜的书摊前,仔细地翻阅起来,我发现这个书桌上的书刊,大多为过期的杂志和旧版书,品种却不少,有历史小说、名人散文集及翻译小说等。翻着翻着,突然眼前一亮,发现了一册厚厚的、泛黄的,而且封面已失去的旧书,当我拿起来在昏暗灯光下一瞧,竟然是苏联绥拉菲摩维支著、曹靖华译的名著《铁流》。该书虽有所破损,却好在该书内页和版权页保存完好。我仔细看了版权,竟然还是生活书店民国二十八年(1939)三月再版本。为竖排本,全书409页,是典型的旧平装,而且价格极其便宜,就掏钱买下。离开书摊,我又辗转来到了贵阳的“西南风购书中心”。

贵阳西南风购书中心是家颇具规模的书店,沿街的店面足有400多平方米那么大,书店全部实行开架式。步入书店内,已是晚上八点多钟了,但书店内依然是灯火通明,人头攒动,有的读者或靠在书架前翻书,或席地而坐聚精会神地翻阅着书。购书中心是一家综合性的书店,书的品种非常丰富,除中外文学读物外,史学、文化、经济方面的读物占了很大的比例。沿着书架一排排地仔细浏览着,我犹如饥饿的小孩,看到满桌的佳肴,食欲顿时萌发。当然书是不能当饭吃的,但这是一种精神食粮,尤其是对爱书人而言,精神食粮要比物质食粮还要来得重要,因为灵魂的牵挂比口昧的感觉来得更为迫切。

快速地扫描完了整个书店中书架上的书后,我发现许多上海版的书,如:《齐人物论》《鲁迅与他“骂”过的人》等都见之于书架之上,问题是这些书我在上海早已购得。但在这里我还是有了新收获,见到了寻觅已久、始终未能买到的书,顿时让我惊喜万分。如杨立诚、金步瀛合编的《中国藏书家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4月第1版),黄建国、高跃新合作编著的《中国古代藏书楼研究》(中华书局1999年7月第1版),这是两本书很合我的阅读口味的。《考略》收录和叙述了我国古代上起秦汉,下迄清末的740余位的藏书家的事迹和故事;《藏书楼》以谈藏书、谈古籍版本为主的书,汇集了当代著名书籍文化专家来新夏、曹元、徐雁等的论文,是本很有学术见地的书话文化专集。近几年来,我对有关古籍和藏书类的读物非常青睐,所以此类书已成为我必藏之书。这次在贵阳书店相遇实在是缘分不浅,见之自然爱不释手,就买下了。此外我还购得了刘涛著的《书法谈丛》(中华书局1999年9月版)。我的书法难登大雅之堂,但对书法的欣赏能力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提高,有时也请名人名家为我书斋挥毫题字,故也渐渐地对书法欣赏也懂了点门道,有了一定的欣赏水平。我见该书图文并茂,又以人物为主,以时间为线,写得生动活泼,实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文史知识编辑部编的《学史入门》(中华书局1988年6月第1版),同样也吸引了我,这本书我曾在上海古籍书店也多次见到,但始终没有去翻动过它,认为这本史学“入门”书是基础读物,像我历史系毕业的学子,再去读这种书有失身份,其实是犯了浅薄之见。这册200多页的小书,汇集了当代史学大师自己的研究心得,如胡厚宣的《关于商周史学问题》、周一良的《怎样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翁独健的《我为什么研究元史》、王宏钧的《怎样查找古代人物》等都是很有学术价值的文章。书中的文章的字数有多有少,但都独立成章,而且论说精彩,学术容量大,对研究中国历史文化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也可为学子在学习上少走弯路。例如,查找中国古代人物的别名室号,读此书就会让你知道如何去寻找有关的专门工具书。这是本值得一读的好书,也是值得我买下的书。

在贵阳旧书摊和西南风购书中心,虽然先后仅买了5册书,但这都是我喜欢的读物,所以感到收获不浅,也让我记住了贵阳和西南风购书中心。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