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南京东路得《文史资料精选》

作者:翁长松    更新时间:2022-09-19 12:16:12

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在我的印象中坐落于沪上南京东路上(靠近河南路)的新华书店,是当年上海规模最大的新华书店,也是我常爱去的书店之一。在这里我曾经购得过杨宽《战国史》(修订本)、路工等合编《古本平话小说集》、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卢兴基《建国以来古代文学问题讨论举要》、董楚平《吴越文化新探》、《文史资料精选》等百余种之多,其中购得的《文史资料精选》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记得那是1990年12月年末的冬天,那是一个寒冷的下午,没有明媚的阳光,西北风又刮着不停,但这却并不能阻挡我爱逛书店的脚步。这天我先去了福州路上的上海古籍书店,买了一本清人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又转身来到了邻近的南京东路新华书店。这天书店内的顾客不少,人头攒动,伴随着人流我来到了每次必到的2层历史读物柜台,在柜台前我见到一位日本青年顾客口操生硬的普通话,对营业员说:“我要买一部中国通史!”一打听原来他在沪上一家国际学校学习中国文化。我出于友好,就主动向他推荐我在上大学时曾读过的翦伯赞先生《中国史纲要》,并说这是中国高校较为流行中国通史教材,而且文字简洁,涵盖丰富,条理清晰,是初涉中国史的最佳入门读物。那位营业员也挺机灵的,就主动将那套书从书架上取下放在那位日本顾客面前,那位日本顾客高兴地说声“谢谢!”,掏钱买下了。那位日本顾客也向我致谢后告别走了。

也就是在那天,我在该书店的书架上意外的发现了这套《文史资料精选》。早在几年前,我就在书店里曾偶尔见到过全国政协文史研究委员会编辑出版的零星的《文史资料选辑》分册,它属于“内部发行”出版物,大约已出版了一、二百辑,主要是全国政协文史研究委员会组织政协系统内部的民主人士撰写的回忆文章,内容涉及广泛,从晚清至新中国成立,涵盖整个中国近现代史,有极高的史料参考价值。但鉴于当年书的册数太多难以收全,也就只能作罢了。可当发现了这套浓缩精华版的《文史资料精选》,却让我心动了。我叫营业员将这套书取下,打开一看知道这套书为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印数1.5万套,定价107元。全套16册,无序无跋。第1册第1篇岳超撰写的《庚子辛丑随銮纪实》,末篇为李然犀《旧天津的混混儿》;最后的第16册,其第1篇是张增智撰写《云龙在解放战争时期》,末篇是沈醉、郭旭撰写《我们所知道的郑介民》。而且撰写这些回忆文章的作者大多是全国政协民主人士,有写自身经历的,也有写自己所见所闻的,所以篇篇具史料价值。如覃异之的《黄埔建军》,将黄埔军校的创建历史背景、军校的教育内容和各期概况、黄埔军的战斗成长等,来胧去脉、一一道来,有条有理,是研究黄埔军校史不可多见的可贵材料;又如蒋光鼐、蔡廷锴等撰写的《十九路军淞沪抗战回忆》,也是研究当年震撼全国的淞沪抗战重要史料。书中不仅有涉及政治、军事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如杜聿明《辽沈战役概述》《淮海战役始末》,季方《我所接触到的蒋介石》、吕光光《张澜先生事略》、许汉三《我所知道的章乃器》等,还有反映银行、学校、报社、企业等方面的史事,如韦锡九《东北边业银行始末记》、沈尹默《我和北大》、陈铭德等《“新民报”二十年》、阎子奉《阎锡山家族经营的企业》、陈调甫《永利碱厂奋斗记》等,都是研究中国近现代金融、教育、新闻、商贸、工业发展的珍贵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撰稿者还是当年国民党的著名高级将领,如杜聿明是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他1924年6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追随蒋介石。在国民革命军东征讨伐陈炯明中初露头角。1933年以副师长身份指挥长城古北口对日战斗,激战三昼夜,歼敌2000余人。1937年,杜聿明受命组建国民党第一个陆军装甲兵团。1939年11月任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指挥桂南昆仑关对日作战,使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受到重创,获昆仑关大捷。1942年3月他任中国远征军第1路副司令长官兼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滇缅对日作战。在解放战争时期被蒋介石视为股肱,堪称救火队长,奔波于辽沈、淮海两大主战场。1949年1月9日在淮海战役中所率各部全军覆没,其被俘于安徽萧县张庄寨镇张老庄村。1959年12月4日第一批特赦,1961年3月,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1964年被特邀为全国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又如覃异之,国民革命军中将。他1925年6月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二期炮兵科学习。不久,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副区队长,区队长。1926年1月毕业后任入伍生第3团排、连、中队长。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离开黄埔军校。1928年入南京中央军校学习。曾在国民党政府军历任师参谋处科长,师部参谋、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中队区队长及副中队长。1930年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第2师团副、营长。1933年3月率部参加长城古北口抗战。1936年3月入山西“围剿”陕甘红军,任西北“剿总”第11纵队25师75旅149团上校团长。1949年去香港。同年8月与黄绍竑等通电反蒋,宣布脱离中国国民党在香港起义并担任香港起义第一组召集人,主持政治、军事方面的联络和策反工作,12月回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水利部,水利电力部参事室主任,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常委等职。

岁月悠悠,《文史资料精选》、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杨宽《战国史》(修订本)等这些我在南京东路书店中淘得的书,转眼已在我的“书友斋”中伴随了我数十年了,却不离不弃。我有时想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我与书结下如此深厚的感情!不久前,我读到了日本作家鹤见祐辅对书的好处所作的一段赞美话:“寂寞的深夜,干游子血泪;凄清的早晨,温老人的胸怀;日暮途穷之日,给予生机;心灰意冷之际,鼓舞以勇气。于傲慢的情感中,唤起谦虚的情怀;于彷徨歧路之时,使归返于康庄。这些都是读书的恩惠。”鹤见祐辅说出了爱书人的心声和秘诀!书籍既然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爱她!在我的心中,书是亲人、是黄金,能与她相伴终身,才是幸福的、快乐的人生。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