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作者:穆紫荆    更新时间:2022-08-15 10:23:19

——“若非不得已,不会冷落你。只是觉得跟亲人一样啦,不必那么敬着小心地累心交往了。也就马虎了,替你想得少了。”(Lukas)

是不是人都这样,非要等一个死了,再也不出现在自己面前了,才会感到自己的心缺了一块?

幽灵们倒是觉得这是活人们最愚蠢的地方。他们总是局限在自己的眼睛所看得见的那些事上。比如那些被关在门背后的怨妇和暴男。他们甚至连自己做了些什么事后也想不起来。

很多时候,生活就这样被局限在一栋栋房子里。有孩子的陪着儿女长大,没孩子的守着日落月升。

面包店的老板娘死了。这消息在大熊村算个大新闻了。可再大的新闻出来,小村的人们也还是静悄悄地该干啥干啥。

德国人的习性就是这样偏冷。就说欧洲杯或者世界杯足球赛吧,在德国队进入四强前,德国人根本就是波澜不惊地像没那回事似的。倒是在德国的土耳其人会从第一场开始就聚在房子外面,他们不是把电视机搬到街上,就是将电视机搬到沿街的门口,不仅自己三五成堆地边喝啤酒边看,还让路人也可以一起观看。然而只要德国队进入四强了,那么德国人的热情就也不需要再遮掩,比如他们会让像船那样巨大的屏幕浮在美因河中央,让人们可以从岸上、桥上、街上、房子里都看见。各城市广场上的聚众直播就更普遍了。但这仅局限在大城市。

秋天的风清爽而微凉,山峦间的雾气一旦被吹起,便飘渺升腾如一条条仙女的裙纱。桑葚家坐落在小村北丘林的坡上,窗子围绕着房子形成半个圈。无论从哪个房间的哪个角度望出去,都美不胜收。

尤其是早晨,像桑葚这样有孩子的家庭,厨房灯都早早地亮了。穿戴整齐的女人们摆桌子、烧咖啡,打开大门从信箱里拿出当日的报纸放到丈夫座位的盘子边。

早餐时间就是全家的日程会议时间。有什么事,要做什么都会在全家一起吃早餐的时候过一遍场。

而这天的早餐桌上,当桑葚听见丈夫念着报纸上有关面包房老板娘于两天前去世的讣告时,她不由自主地将眼光投向了窗外的花园里,想起自己去世的父母。

花园的花枝上,只剩下白色的野蔷薇还开着。晨风里未干的露珠在花瓣儿上闪着微微的光。她仿佛看见父母正在花园里向窗内的她望着。这种错觉,自从她搬到这里后越来越多。

常常当她在厨房里洗菜或切菜时,她会觉得窗外有影子一闪而过。若扭过头去望向窗外,却又除了蝴蝶或者飘飞的花絮啥也看不见。

其实,☠父母的幽灵此时是真的已经在窗外了。没有了肉体的他们总是可以随时随地出现在女儿一念而起之时。他们或默默地跟在她身边帮她护佑着两个孩子。或静静地隔着窗玻璃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只是日光将他们单薄而又透明的影像和周围的背景融为一体了。人的肉眼是无法从景色中分辨出他们的。他们却可以清楚地看见自己所要看见的人和场景。并且这种人和场景是不分时空的。

比如1935年的北平。就堪称是桑葚父亲晚年储存在脑海里的一抹明亮晚霞。

虽然在家能找到的黑白照片不多,但它如同海边褪去了直射之力的太阳,缓缓地留在记忆上方。将整个脑室都照得金黄一片。

即便是桑葚在整理☠父母的遗物时也永远无法知道这些照片所拍下来的瞬间在父亲的脑海里是如何地葱茏活泛和五彩斑斓。

那里有着他年轻时的整个恋爱时光。

燕京大学,当时的英文名称是Yenching University。由四个美国及英国的基督教教会于20世纪初开办。从今天的历史来看,也是中国第一家教会大学。校名来源于北京的旧名燕京。

那燕京又是从哪儿来的呢?为此桑葚只有在失去父亲之后,失落地上网查寻。为什么偏偏等到父亲没了,她才想起去寻父亲生前的足迹?

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由商代开始的诸侯国蓟国在现在的北京市区西南宣武区的广安门一带设立了国都蓟城。而燕国位于今天北京的房山区琉璃河一带。

燕国的起源来自于一次册封。年份大约在西周初年武**殷到周成王亲政之间。当时册封了宗室召公到燕地做燕国公,但召公不愿意离开住惯了的地方,就派了长子克代表自己前往就任。

册封的燕地包括今天北京及河北的中、北部。所以燕国比蓟国大多了。以致战国春秋时,燕国击败并吞并了蓟国也就不足为怪了。击败后,燕国将蓟国的首都,改名为燕上都,后来又称为燕都或燕京。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改名为北京,1945年日本投降后,北京又改回北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又再度将北平改为北京。可惜的是改来改去,都没有再改回到燕京。

桑葚只有在读这些历史的时候,才能隐约看见那条将自己和燕京乃至燕国联系在一起的红线。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一个人的身世吧?

桑葚的父亲在燕京大学读的是理科,却酷爱文学。没事时便喜欢跑到国文系去听国文教授们讲课。

在他看来,听国文系教授们的滔滔不绝就如同在听评书一样。因为那些教授们个个博古通今。

比如与两个弟弟沈伊默、沈兼士共称“北大三沈”、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文学家的沈士远;香港著名的教育家、文史学者,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马临的胞兄马蒙;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开华人讲授梵文课之先河的许地山;以及后来被誉为“现代新儒家”的冯友兰等都是当年他喜欢去旁听一二的教授们。

其中语言学家、文学家、文学批评史家郭绍虞教授的课,带有一股浓重的苏州方言特征,常常令他听得一知半解。课后还要追问疑点。不过也由此,他后来竟喜欢上了苏州的评弹。

大致一个人的命就是天注定的。

桑葚每每想到父亲,就觉得自己从中国跑到德国的生活轨迹和父亲当年从北平跑到苏州的生活轨迹很相似。如此也对父亲晚年时常常坐在门前的一棵桂花树下呐呐地说要回北京的样子,一直心怀凄凄。

因为那时父亲已步履不便,除了需要拐杖,行走时眼神也不济,一直需要有人陪伴在侧。

那时从苏州去北京,得到上海转车。先不说行李,父亲的一杯热茶是随时都必须提在手里的。她一个人实在无法胜任。所以始终没能让父亲如愿,而现在每每想起,竟从父亲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将来。

她似乎看见自己有一天也坐在一棵欧洲的菩提树或醋栗树下呐呐地对孩子们说要回中国去。

小时候,她没想过一个在北方出生和长大的人,对老死在南方会有怎样的体会。她认为自己有个来自北方说着一口普通话却在午后喜欢躺在床上听评弹的老父亲是一件与生俱来,没啥好多想的事。

直到跟着丈夫塞巴斯提昂来到黑森州这个坐落在丘谷里的小村落时,才发现在每一件貌似普通的事后面都有着属于一个人的历史故事。

住在黑森州的丘林上,生活平静得如同一片躺在屋顶上的瓦。当一天忙完后,除了听风看雨,就是沉浸于各种回忆之中。这似乎成了桑葚接近和再回到父亲身边的一种方式。

其实,对父亲的亡灵而言,更是一种续享天伦之乐的机会,乐得☠他将一段又一段的回忆借着各种因缘揭示给女儿。

那天,又是一个如此的黄昏。一天已尘埃落定,就等着晚饭后就寝了。桑葚没来由地看着园子里的花花草草又陷入了沉思。

她忽然想到父亲到了南方后,死硬地坚持操着京片子就没学会说整套的苏州话。他就像一棵铁树,任凭到哪里都不改那千年不开花的脾气。甚至还爱在南方的土地上,兀自营造起他自己力所能及的北方风情。不仅乡音不改,连吃食的习惯也不改。比如吃生大蒜。又比如吃饺子、包子、大饼等这些面食。

小时候家对面有一家米店。那时候的苏州和现在大不一样,现在的苏州是银行比厕所多,厕所比米店多。而那时候的苏州是米店比厕所多,糕团店比米店多。

父亲对那些糕团店没兴趣,倒是对米店有兴趣。因为米店在卖米的同时也卖面粉。邻里之间,也似乎只有父亲,每次都拿一只白色的搪瓷大桶,一买就是六斤面粉。那种搪瓷的白色大桶,在有些人家是用来做米桶或便桶的。父亲却买它回来做了存放面粉的桶。

不知道他是怎样计算的,六斤就是三公斤,如果做成一张半斤的饼,可以做十二张。如果按照一人一天一顿吃半斤的量来计算,那么十二张就是吃六天。大约一个礼拜的样子。当然,父亲一顿是吃不着半斤饼的,因为桑葚和母亲在边上也要啃几口的。如此推算下来,父亲买的差不多就是全家吃一个礼拜的量。

想到这些,桑葚就独自一人在黄昏里像洞察到了某个秘密似地微微笑了。笑着笑着眼泪便有点想往外溢,但又迅速地被空气吸干。

就是这种又温暖又心酸的感觉。每次回忆涌起,☠父母的灵就将女儿团团围住,百般安抚。☠老基诺的加入,又带上了全村幽灵们的关注。☠他们借着桑葚的回忆认识了她的☠父母。于是☠他们也被邀请到小村的墓地里。虽然没有墓穴,但很快就有幽灵给他们腾出了一个。

桑葚知道父亲当年在米店的伙计们嘴里是有一个绰号的。那就是“老六斤”。

只要看见父亲提了白桶走进店来,不用开口,他们就会唱:“老落(六)斤来哉!”

父亲回到家,见桑葚正站在母亲边上看母亲给自己缝新衣,浅浅的薄阳透过窗棂,在母女两身上涂下一道亮,便笑眯眯地将刚才在米店的遭遇学舌给她们两听。三个人就一起笑作一团。

这个老落(六)斤在苏州无论对谁都一律像个大干部似地说着地道的普通话,桑葚的手从小被他拽着在小街的石板路上磕磕绊绊地一边走,一边在各种吴侬软语的街坊声中,在绿色柳枝的轻飘微荡中,旁若无人地用普通话撒娇也成了留存在脑海中的一道风景。

在德国黑森州的丘林上,每当清冷的微风佛面而过,桑葚总会发一会呆。无论地域和环境怎样改变,微风佛面的感觉总是一样的。它会让一个人的心在瞬间柔软下去,就像从母亲子宫里出来的那刻,一丝清冷中夹带着万般感受地有了一种活的欣喜。

应该说桑葚的父亲千不该万不该在北平的燕京大学里爱上桑葚的母亲,一个来自苏州的女子。

一想到这点,两个生前曾为父为母的幽灵就跳跃着窃喜不已。随之而来的是墓地里的一片躁动,树叶哗啦啦地响。

房里房外的一切也都因着这份看不见的喜而变得亮堂和通透起来。

爱到底是什么呢?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