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品年

作者:翁长松    更新时间:2021-08-12 15:33:16

1979年我以近乎一月一种的速度,继续着我青睐的外国文学作品的购入活动。其先后有(法)司汤达《红与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4月新1版)、(美)艾勒里·奎恩著《希腊棺材之谜》(群众出版社1979年4月第1版)、(法)司汤达《巴马修道院》(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7月新1版)、(俄)屠格涅夫著《猎人笔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9月上海第12次印刷本)、(法)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9月上海第1次印刷本)、(法)小仲马著《茶花女》(江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法)巴尔扎克著《舒昂党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11月第1版)、(美)德莱塞著《珍妮姑娘》(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11月第1版)、(英)弗·福赛斯著《敖德萨档案》(群众出版社1979年12月第1版)等近十种被我收入囊中。其中有英美俄法等多位大作家的作品,如巴尔扎克、屠格涅夫、小仲马、司汤达等都是当年名扬世界的大作家;《红与黑》《猎人笔记》《包法利夫人》《舒昂党人》《茶花女》《珍妮姑娘》等也是名扬天下的著名长篇小说。

《红与黑》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小说以法国维利埃尔小城为背景泼洒笔墨,主人公是当地木匠的儿子于连。于连自幼聪明好学,深受启蒙思想熏陶,具有叛逆反抗神。于连在市长德·瑞那家当庭教师,因与市长夫人有暧昧关系,被迫离开小城,进入贝尚松神学院学习。后到巴黎,给德·拉莫尔侯爵当秘书。因才华出众,博得侯爵赏识,赢得侯爵女儿玛蒂尔德的好感。但正当他沉醉于名利双收的美梦时,一封来自市长夫人的揭发信,使其美梦成为泡影。他气愤填應,试图枪杀夫人。但事后得知揭发信是夫人被别人胁迫而写的,他又悔恨不已。在监狱中,他不愿申诉,而且拒绝接待探监的玛蒂尔德小姐,只是喜欢与市长夫人相好。最后终于上了断头台。三天后,夫人也郁郁离开人世,与世长辞。小说的突出成就是成功的塑造了主人公于连的形象。首先,于连的性格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总体上经历了反抗——妥协——反抗性格的变化。于连曾经的遭遇,于连曾经的困惑堕落,是现实社会造成的,我们在同情于连的同时,更感到社会的悲哀。初出茅庐的于连,虽也仰慕贵族豪华虚荣的生活,但他更不失贫民意识和自尊心。他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恩赐。但当他卷进到神学院的派系斗争、尔虞我诈,才逐渐认识到社会的丑恶。并决心伪言矫行、忍辱负重,对抗社会。其次,于连也是一个"性格分裂"的人物.他是自尊自爱、勇敢真诚而又自卑怯懦、虚伪的矛盾统一体。他有时充满激情与冷静,既要主宰命运,又要时时表现出屈从和依附。他不是命运的宠儿,每到成功之处又化为泡影。于连的失败,除了时代与社会的因素外,正是这种性格所致。但理智最终使他认清了社会的丑恶,真诚促使他保持了纯洁的本性。其三,于连是法国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奋斗的典型代表。是富于反抗精神“理想青年”。他的悲剧告诉我们:在复辟时期,一个有进取心的贫民青年,试图通过个人奋斗跻身上流社会、却又不愿厚颜无耻的讨好主子,丧尽天良的用他人的鲜血染红自己的肩章,最后只能成为上流社会的“局外人”。小说的意义:其一,是19世纪法国社会的风俗画卷,全面展现了法国贵族、教会、资产阶级和贫民的精神面貌以及心理状体;其二,具有强烈政治倾向性的小说,描绘了王政复辟时期的激烈的政治斗争;其三,小说对当时法国社会现实,进行了最为猛烈的抨击。《猎人笔记》是19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问世的,也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成名之作。那时正是俄国解放运动从贵族革命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的时期,是俄国社会生活处在大转变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俄国专制制度腐朽的本质更加暴露出来了,农奴制度的危机更加加深了。作品通过猎人的狩猎活动,记述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作品采用见闻录的形式,真实、具体、生动、形象,体裁风格多样,语言简练优美,可谓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的范例;作品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外省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在美丽的大自然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体现了对农奴制度的无言控诉。像《猎人笔记》这样广泛而具体地描绘地主对农奴的奴役,真实地再现广大农奴惨遭欺凌的真相,揭露农奴主的残暴、伪善、奢侈、冷酷,在俄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珍妮姑娘》是德莱赛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讲述了珍妮姑娘的人生故事。珍妮是德国人葛哈德家的大女儿,为了帮助父亲供养自己的大家庭,珍妮随母亲去一家旅馆打工,期间被五十多岁的参议员白兰德看中,在白兰德的帮助下,珍妮的家庭逐渐有了起色,出于感激,加上珍妮并没有多少恋爱经验,在白兰德的攻势下,珍妮决定与其结婚,然而,白兰德不幸因病去世,还留下了一个遗腹子。珍妮的行为是为社会所不齿的。受到道德的谴责,一家人只得远离家乡,去克利夫兰谋求生活,父亲则因为女儿的事,感觉受到羞辱,便与家庭分开。在克利夫兰,珍妮找到了一份家庭侍女的工作,结识了主家的朋友雷斯脱,雷斯脱为珍妮的美貌所吸引,而此时珍妮父亲的手被烫伤,受困于经济压力,珍妮只得向雷斯脱屈服。二人从纽约回来后,他也并没有给珍妮应有的名分,但却在经济上极大地帮助了珍妮的大家庭。随着时间的流逝,雷斯脱和珍妮一起生活了多年。雷斯脱的家庭得知此事都强烈反对,在哥哥的逼迫下,雷斯脱为了得到遗产,继续拥有原来的地位和生活,只得抛弃珍妮,与基拉特夫人结婚,最终在他死前才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请求珍妮的原谅。小说艺术上的成就,充分展现了珍妮的形象和性格特征:勤劳朴实、孝顺容忍、逆来顺受。珍妮是个温柔、多情、顺从的女子。她更多的是向命运屈服,而不是奋起反击。命运带给她和她的家庭很多波折,作为一个弱女子,环境带给她什么,她就只能接受什么,她没有主动选择命运的能力和权力。作为底层劳动妇女的一员,珍妮不论何时何地都没有忘记自己的阶层,她总是认为她所得到的和她的身份并不相符。因此,一直秉承着劳动妇女勤劳朴实的美德,且不论发生了什么事,对待父母都非常孝顺,对待周围的人和事都能尽可能的包容,但她却有些逆来顺受,不懂得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赢得更美好和光彩的人生。虽然珍妮在道德上并不完美,但是恰好因为她的不完美,才凸显了她的美德,珍妮是个责任心很强的女子,其实她也有很强的道德感,从书中珍妮对自己的曾经讳莫如深便可得知。她只是迫于无奈才选择了这样一条人生道路,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挫折,如果没有那么强的家庭责任感,珍妮也许会成为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和母亲。

小仲马的《茶花女》,是一本名闻遐迩的著名爱情小说,早在1970年初,我就从同学处秘密地借阅过此书。那时我19岁还是个青春荡漾的年华,令我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读后激情飞扬,浮想联翩,并赋《读<茶花女>》诗一首:“心闷略翻《茶花女》,悒悒之感抛云霄。玛格身贱心非贱,豪爽忠爱世罕闻。患病命危气将绝,心中久惦情中人。负疚挥毫寄情书,谁个男儿不感泪。”以表我的衷肠和对他们的敬意!

1979年那年我28岁也还年轻,对涉及有关情感故事情节的小说,依然情有独钟。《茶花女》尽管是一部描写妓女的爱情小说,却依然感染和打动着无数青年们的心,也依旧打动着我的心。见到此新版的《茶花女》,自然成了我的猎物。小说生动地描绘了24岁的外省青年阿尔芒在巴黎读完大学取得了律师资格之后,并没有立刻去找一份工作,而是“把文凭放在口袋里,也让自己过几天巴黎那种懒散的生活。”他凭着祖传的每年八千法郎的收入,在巴黎租了房子,雇了佣人,养了一个“小家碧玉,温柔而多情”的情妇,同时与朋友一起整天出入各种风月场所寻欢作乐。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他邂逅了巴黎名妓外号“茶花女”的玛格丽特小姐,并立刻展开了对她的追求。玛格丽特为了维持巴黎名妓的排场,每年需要花费十多万法郎。所以阿尔芒只能用“情”来追求玛格丽特。果然在他付出了两三年的时间后得尝所愿,不但让玛格丽特成了他的情妇,还让她相信她得到的是真正的爱情。妓女以出卖肉体和感情为职业,但她们也有自己不愿意出卖的爱情,或许正是因为她们看够了人间的虚情假意,反而更加看重、也更加渴望真正的爱情。所以当玛格丽特把阿尔芒对她的爱慕当成了真正的爱情之后,就毫不犹豫地不顾一切地献出了她的一切。爱情真正让玛格丽特变得崇高起来,她义无反顾地决心抛弃已经拥有的一切虚荣和奢侈,要洗尽铅华,革心洗面从新做人,与阿尔芒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她甚至以亏损两万多法郎为代价,委托别人变卖她的一切财产,告别过去的一切,与阿尔芒租一间清静的小屋,过起了远离风尘的隐居生活。

  遗憾的是阿尔芒只是被动地听从玛格丽特的一切安排,丝毫没有考虑过应该和玛格丽特结婚之类的问题,也许在他的内心从来也没有相信过玛格丽特真正愿意脱离过去的生活。正因如此,在玛格丽特因了阿尔芒父亲的要求给阿尔芒写了一封分手信后,他立刻就否定了玛格丽特为他付出的一切真情,立刻就抛弃了对她的一切爱情和信任,甚至没有想到应该去问一下这个变化是为什么发生的,尽管他明明知道父亲正在想尽一切办法反对他和玛格丽特继续来往。然而阿尔芒对玛格丽特毕竟还是有爱的,尽管他表达爱情的方式不一定对,他对爱情的理解不一定全面,所以才会在确认了玛格丽特对他的那份真情后感到痛苦,感到后悔,也导致悲剧最终发生。令人惋惜和痛心,也感人肺腑。这也再次印证了“爱与死是小说永恒的主题”,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