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获奖作品 > 只为自由歌唱
广告

只为自由歌唱

作者:李振宇  发布于:2016-08-02  点击:1093


接触沈从文先生的文字是从《边城》开始的,一下子被他笔下的湘西边城所迷倒,特此,去年夏天赶往边城一趟,一探究竟。心里想趁着大多数人还没有太在意这座古老之城,我得先去享受一番,免得今后物是人非,就只能从文字中怀缅了。

在那里生活了一天一夜,才知道先生的心是受着怎样的环境渲染,他的那份宁静也算是有重量的,给在喧嚣城市成长的我带来了压迫感。城市人的不安分碰撞上安若磐石的静,像是孙悟空面对着五指山了。

因为有了一点如此的经历,读《萧萧》时,我才像是个最朴素的乡下人,在情境中做个局中人也做个旁人,做个萧萧,看着萧萧。

萧萧嫁人不哭,觉出嫁只是从这家转到那家。做的事从在路旁田坎捡狗屎挑野菜变成了抱弟弟到村前柳树下玩,到溪边去玩,摘南瓜花或狗尾草戴到小丈夫头。一切相安无事,一切都让城里人的我们感受到宁静,没有硝烟,没有压迫,只有无穷无尽的安稳。

先生写东西让人感到很有安全感,如果故事就这么下去,等丈夫长大些,和他拜堂圆房,倒也不比童话故事差。那个年代下,萧萧并没有自己的意识,也就没有反抗精神,反正已经有了既定的模式,她适应就好。

可是出现了女学生的奇闻。女学生是另一个世界中活着的人,装扮奇奇怪怪,行为更不可思议,在庄稼人眼里,简直是岂有此理。在祖父的描述下,萧萧竟对女学生有着一种模模糊糊的愿望,此后念念不忘。女学生所做的事都是萧萧未曾体验过的,她幻想照祖父说的女学生一个样子去生活:不洗衣煮饭,不养猪喂鸡,只唱歌打球读洋书,在大匣子里去各种地方……

那是对自由的向往。女学生代表着自由,而萧萧是旧时代体制下最为普通的庄稼人,之间并没有追求性。在萧萧所处环境中,她不能提及自由,只能埋在心底暗暗想一想。

直到花狗的出现,让她走向了一条不归路。花狗同她和她丈夫唱歌、嬉闹,一来二往,萧萧知道花狗对她生了另外一种心,一开始觉得惶恐不安,花狗却总想办法把她的那点惶恐减去,终于有一天,花狗把萧萧的心窍子给唱开了,把萧萧变成了个妇人。甚至把肚子弄大了。

这时萧萧想到了那些女学生,想叫着花狗到城里自由去。她不再只是想想女学生的生活,因为做错了事,因为害怕,她把自由说出了口。

故事走向高潮。后来花狗逃跑,她也知道总有一天大家会发现她的大肚子,在听到又有女学生过路的消息时,彻底爆发。“收拾一点东西预备跟了女学生走的那条路上城”,她最终付出了实践,不再是心里的暗暗作祟,她要去向自由的城里。

归结这实践,不过是犯了错,想步花狗后尘逃走。她把城里当做了救赎的可以避免惩罚的地方,是她的归宿。

从想自由到说出口再到实践,萧萧作为一个先生笔下自然生长的朴质的女性形象,她做出了自己微弱的反抗,失败的结果也是在人意料之内的。她最终不会成功,这不是悲剧,她会以一个继承人的身份生活下去,为真正的自由的时代服务。

文末,萧萧抱着新生的毛毛说:“哪,毛毛,看,花轿来了。看,新娘子穿花衣,好体面!不许闹,不讲道理不成的!不讲理我要生气的!看看,女学生也来了!明天长大了,我们讨个女学生媳妇!”这便是继承人的作用,她会将自由带到下一代的身上。

从此,萧萧对自由的向往就在下一代身上扎下了根,并得到了实践,新的希望正在出现,且会不断出现。

至于萧萧和那个时代的人,我想用先生的话来表达我对他们的情感:在这小城中生存的,个人自然也一定皆各在分定一份日子里,怀了对人事爱憎必然的期待。

我感觉先生还是一样平稳,那个故事里的世界充满自然的美,人性的美,我喜欢这样的感觉,不管这个时代有多落后,人心中那点最真最善的情义都会是有的;不管这个时代有多差,总是会有些让人值得高兴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