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获奖作品 > 他们都默着,各人看各人的脸
广告

他们都默着,各人看各人的脸

作者:周周  发布于:2016-08-02  点击:1156

——《奔月》读后感


看到嫦娥,后羿这两个名字,我会想:这不是神话人物吗?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月宫玉兔,多浪漫的想象。而后羿是射日英雄。至于逢蒙,百度了才知道:逢蒙射羿,羿已有过。鲁迅先生这个新编的故事有什么可写呢?

小时候,我想象后羿是个魁梧如岩石,气魄如狂风暴雨,能征善射,豪气干云的大英雄。关于他的样貌我只有一个固定,静止的联想,那就是课本上的一幅插画:火红的天上,十个太阳一齐照射,下身围着兽皮的虬髯大汉,上臂健壮,搭弓引箭,火球应声落入燃烧的海中。后来我才知道后羿是嫦娥奔月里的男主角。嫦娥奔月的情节很简单,嫦娥被逼偷吃了后羿的仙丹,飞上月宫。除此以外,后羿一生中还做了什么,有没有朋友,朋友都是怎样的人,他和嫦娥后来有没有相逢,有没有孩子。这个孩子还是不是英雄,他和嫦娥的日常生活是怎样一番光景。嫦娥为什么要偷后羿的仙丹,吴刚和嫦娥又是怎么一回事……我一无所知,也渐渐熄灭了好奇心,将他与童年的幻想一起封在了小学课本里。

为了跳出作者的视角,我特意找到最早记载后羿和嫦娥故事的源头。《淮南子》的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和.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摘令伐木。”关于羿的记载,“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关于嫦娥的议论,“譬若弄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是故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用后羿和嫦娥的事例来说明事物要知晓本源再加以运用的道理。同时百度百科还提示,史书上除了后羿,还有个大羿,史书上的姮娥就是我们说的嫦娥。姮娥是大羿的老婆还是后羿的老婆,射日是大羿的功绩还是后羿的功绩,都让我很糊涂。

我想象中的神仙生活,全来自西游记。神仙都住在云雾缭绕的仙山上,行云布雨,撒豆成兵,降妖除魔,无所不能。我以为嫦娥和后羿也是这样神通广大。在我印象里神仙都是衣食无忧,纤尘不染,大袖飘飘。神仙餐风饮露,吸收天地灵气日夜精华,没有生老病死和七情六欲。唯一喜爱吃的就是人参果和蟠桃。所以当我看到鲁迅笔下的后羿时感到很吃惊。

鲁迅的后羿,是有一匹好马,一座宅邸,几个家将使女,一位美人太太的阔老爷。这位老爷自称“俺就是个打猎的”,家人们经常忆起“他当年射日的雄姿”。鲁迅对后羿的神射术展开了一些黑色幽默式的推论:有一天,因为后羿的箭无虚发,方圆几百里的飞禽走兽都被射得精光。他只能和妻子嫦娥整日里吃乌鸦炸酱面。于是他常常回忆过去的铺张,他猎到了熊只吃四个掌,驼只吃峰,剩下的都分给家将们,想象可以吃半年的封豕,和长蛇作的羹汤。

嫦娥奔月正是这个原因。哪位主妇能忍受整年的乌鸦炸酱?这个奔月的故事,在保留淮南子的情节之余,解释了我儿时的疑惑:嫦娥为什么要偷仙丹,同时让我得以想象后羿作为射日英雄和嫦娥作为月中仙子的日常光景。鲁迅的描述里,射日英雄是乡绅,仙子是阔太太,俩人住在被大片高粱田环绕的村子里,而非我们永远望不到的仙山。他们从不缺白面烙饼,白豆喂马,但不能缺肉菜佐餐,否则食之无味。英雄整日里寻找猎物做菜,仙子整日躺在宅子里或者打牌消磨时间,一副寻常夫妻过日子的景象。可是没有哪户平常人家因为无肉下饭而整日忧愁的;平常人家很愿意用一只母鸡换十五张白饼。

这种差异,在我看来是一种传奇的细节展现,这些异于常理的细节,恰好是这个新编的故事里一点奇异的色彩——英雄和仙子当然不能完全是阔老爷和阔太太;同时也是鲁迅自己的趣味。奔月是鲁迅对传说只言片语记述的想象延伸,他把后羿和嫦娥带到了他的时代,在这个背景下想象身为主妇的嫦娥奔月的原因——因为厌恶乌鸦炸酱。看起来“油滑”,“无厘头”的理由,实际无可反驳,合情合理。

距离鲁迅写下这个故事,已经过去几十年。时人的用语,阅读偏好,故事阅历截然不同。我这代人读故事已经很少能体会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我无法将这个有趣,好玩的故事和讽刺时事,或者英雄末路联系起来。

于是我只能在人物的性格中注意到与我的阅历重合,因此让我动容的部分。鲁迅笔下的羿,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不是满脑子“苍生疾苦”或者“精进射术”的英雄传说人物,而是一个同样为日用生计发愁,对妻子惭愧,偶尔回忆过往风光寻求安慰的庸俗男人。面对不识英雄的老妇,满心只想着怎样磋商那只一箭贯心的老母鸡;淹没于那琐屑,无聊,又随时可以咂摸出一星温情的日子——总是一无所获,总是夫妻两个度过暗淡的夜晚,然后一天一天的继续。他会在一无所获回家时看见嫦娥在圆窗里探头,就“不觉一吓,脚步登时也停住了”;他会对妻子说,“但是我第一得先替你打算”;他会望着嫦娥的睡颜,自觉惭愧,“这样的人,我竟整年只给她吃乌鸦炸酱……”;他会在跨马出门前叮嘱使女,“记得么?你说:对不起得很。”

这个曾经射落太阳的男人,没有一丝英雄轰轰烈烈,不甘寂寞的气概,不会用英雄的头衔来绑架自己。他的徒弟逢蒙,为了成为天下第一,一百来次费尽心机想杀掉他;这时有“啮镞法”的后羿总算有点英雄气概。在嫦娥飞天后,他终于重回盛年,引弓撘箭,稳稳的射中月亮。然而,在三箭射出后,月亮仍然稳稳的不动时,丝毫没有戏剧化的举动:比如怒发冲冠,目眦欲裂,情绪崩溃,或者怀疑自己,发现自己的射术徒有虚名,“射得了太阳居然没射下来月亮”,或者感叹穷途末路,生无可恋;相反,他自若的指挥侍女们烙饼做菜生火喂马,一派寻常景象。

鲁迅是一个写实的人,把后羿放进我们的生活里想象。于是发生的事情都存在一个最合理的结果:“他们只是默默的,各人看各人的脸。”在我目前为止的人生中,满是这样默默的时刻:默默接受发生的一切。不管发生什么,日子都是要过下去的。生活从来不会为了什么而停止。

鲁迅是一个很生动的人。他的后羿,是一个鲁莽又可爱,迁就妻子的普通男子。相对应的,嫦娥,是很单薄的灯下剪影。但如果兴致盎然的追究下去,可以把后羿的日常看作嫦娥的侧写。这样的笔法,牵引着我们的想象。顺着‘后羿’这根绳子,在片断里补全嫦娥的容貌,性格,家庭,于是我们可以实实在在的评论她:原来嫦娥家门前常有黑熊出没,说不定就是如此和后羿认识,然后成亲的;嫦娥真是个坏女人,羿对她多好,居然狠心抛弃;嫦娥该有多美,不论做了什么都会被原谅……

于是我觉得嫦娥和后羿也来到了我的时代。一个有点呆的男人和一个有点坏的女人。我甚至可以狗血的续写:后羿最后也升上月宫,和嫦娥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故事最后后羿特别交待喂马。我想象:他要骑马去找道士,还是要骑马追月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