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获奖作品 > 无爱不害
广告

无爱不害

作者:岳悦  发布于:2016-08-02  点击:1257


如此患难,或许做对十年夫妻也未尝不可。虚妄的人世中,互相消耗也好。

初读张爱玲,只有13岁。豆蔻的年华,自然不懂爱情。那一年,张爱玲大热,市里大大小小的书店纷纷开设“张爱玲专区”,少女手持一本“张爱玲”,低眉浅叹。那一年,胡兰成也火了,像是冰封的熔岩突然炸裂,《今生今世》在上架的瞬间就销售一空。那一年,《小团圆》首次出版,锋利的倔强,冷漠的语调,连缀的片段是一把把钝了的生了锈的刀,一点一点磨着我心头上的肉,不得不承认,我迷上了这个令人心疼的姑娘,即便我根本看不透她。那一年,家里的电视不知倦地循环着《倾城之恋》,一部大抵上无关爱情的爱情片。就是在那一年,我开始幻想爱情的模样。

再读《倾城之恋》,已是6年后,我,依然没有任何感情经历;我还是不懂爱。此刻窗外飘着雨,回想着陈冲扮演的白流苏依偎在范柳原怀里,世间的情爱,大抵就是这样吧:互相利用。剧版还是增重了人物之间的情意和战争的比重,但我偏爱原著。两个红尘凡人,女人以残存的青春赌一个名分,男人用花言巧语拐一个完美情妇,都是俗人,战争不曾令他们焕发出人性的光芒,不过是一个成全。倘若没有这场战争,白流苏还是一个在娘家抬不起头的离婚女人,无名无分没有未来的情妇,范柳原也不会真正尝试去爱她。凉薄的爱,张爱玲一贯的骄傲。

“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那么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范柳原曾对白流苏说。表面放荡不羁,风流成性,内心却向往真爱,只是他不敢,不敢轻易付出真心。从一开始,他便只要白流苏做他的情人,“结婚若是为了维持生计,那婚姻就是长期卖淫”,白流苏缘何接近他,他心知肚明。所以,他跟她赌,看她敢不敢去香港取悦自己,看自己能不能降服这个女人。最是一低头的温柔,范柳原眼中白流苏最特别之处,低头,男人总是不希望女人强过自己的。他渴望的是“此生契阔,与子成说”,他也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无奈生生世世的诺言易许,海枯石烂的相伴难续。范柳原真的想过和白流苏偕老吗?或许真的有那么一个瞬间吧,他说这句话的瞬间。而白流苏呢,纵使有倾国倾城的绝色,还不是个一无是处的女人。离过婚的女人,没有经济来源的女人,碍于淑女身份的女人,又处在这么个尴尬的年纪。家人的话里有话,亲戚的指指点点,丧失亲情的她所能想到的,就是找一个条件优渥的男人带她远离那个压印愚昧的家,她不甘,所以她不惜争抢妹妹的幸福。她何尝不渴求爱情呢?只是她更需要一个坚实的经济依靠,一个堂堂正正的身份。在这场情爱的博弈中,她大概是有一点点心动吧,所以她也幻想过那一点点垂怜,最后成为范太太,也有一丝丝别样的情绪在其中吧,心愿达成,可是仍是无爱的结合。

我常常想,深夜中范柳原的那个电话,他要从她房间的窗看月亮,那时的他,是不是真的动了情。人本就不是长情的动物,更何况是男人。一个男人,他可以在抱着女友时垂涎其他美色,可以在亲吻现任的同时怀念初恋,他既爱妖冶娇艳,也爱清纯可人;既爱温柔善良,也爱活泼开朗;既要她识大体有文化,又要她懂装傻会撒娇,红玫瑰与白玫瑰,得到一个,另一个便作无限遐想。女人,更像是战利品。大部分女人,也挺享受被当做战利品的滋味。白流苏无疑是悲剧人物,她从未挣脱桎梏,她还是从一个男人走向了另一个男人。但是她绝不是旧时代的女性。不觉得她就真真切切活在我们身边吗?许多大龄未嫁的女人都会在求而不得中无形放低标准,不再追求爱,不再追求罗曼蒂克,不再追求王子式的高富帅。年龄大一点无所谓,长相差无所谓,举止粗俗无所谓,只要他有房有工作,就算拖了个孩子养着前妻也无所谓,恨嫁心吧,就是不想剩下,剩下好像是件多丢人的事。女人的宿命仅仅是嫁个男人生几个孩子,然后被油烟熏黄水嫩的脸被冷水磨粗纤细的手被食馀撑大杨柳的腰肢吗?女人就一定要结婚吗?贤良淑德,不敢恭维。不喜欢影视剧塑造武则天总添加些不得已的苦衷,弱化她的强权,辅以一个妻子的无可奈何。她就是相当万人的君主有何不可?唐朝不可以,今天还不可以吗?女人就该趴在男人的脚边讨好乞怜吗?乞求恰到好处的爱,乞求遮风避雨的港湾。为何不去建造属于自己的王城?为何不让那些自以为是的男人摇尾乞怜?一味的依附,就不怕有朝一日他腻了他烦了把你一脚踢开而你无处可去?女人要有自己的事业,平等经济下的爱情更牢靠些。

无爱的婚姻,在时下的年轻人看来是可悲的,在张爱玲笔下亦是凄凉的。我的婚姻也定是要建立在爱情上的,即使它不能担保一切,因为既然要长期面对同一个人,定是要寻个赏心悦目称心如意的。有爱的婚姻不见得完满,可是包括我,有太多人还是更想要两情相悦的日子。爱情是什么?我好像并没有发言权。书写灰姑娘和白马王子梦幻恋情的往往是从未谈过恋爱的单身女青年,侃侃而谈言之凿凿的往往也不是什么专情圣人。爱你的人说爱你是给你听的不是给别人听的。理想恋人是怎么样的?纯情的?坚贞的?从一而终的?国人还是比较保守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弗洛伦蒂诺纵然矢志不渝地痴恋着费尔明娜,但就他不断和其他女人享受云雨之欢这一点,恐怕大部分女性都是厌恶至极的。人就是这般,不但要求爱人精神上一心一意,也要求其肉体上忠贞无二。可是人呐,欲望,即本能。

爱情于我而言,如同奢侈品,美好,却不必要。向往爱情,每个姑娘都有这样的情愫吧,只是那不是我向往的所有。轰轰烈烈也好,细水长流也罢,最想要的还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都明白,并肩前行不会厌烦。至今都不愿读《今生今世》,不敢想象她在她深爱的男子心中是什么模样,不敢直视那无怨无悔付出换得的心安理得。那我呢?我要的和旁人不同吧。我要的是可以和我共同承担梦想共同成长的人。

我不懂爱,或许有一天会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