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获奖作品 >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广告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作者:吴轶涵  发布于:2016-08-02  点击:1215

——郁达夫的“沉”与“沦”


金黄的稻谷搭配嫩绿的芦苇,微醺的和风轻掀少女鲜红的衣衫,日本妇人粉红围裙下若隐若现撩人的肥白腿肉,以及窗外深蓝的大海尽头幽黄的渔灯。这是《沉沦》结尾回想过去却恍若隔世的颜色记忆,秾丽香暖却又遥远难及,但作者精心调配的色彩却终因滤镜过度而成一派阴郁的灰。而主人公“他”却怆然一笑,指着融化在这黑灰色调里模糊而单调的一切说:“这样地上的影子就不会突兀到凄凉了。”

“他”终究是沉沦了,但即便沉沦,郁达夫也要让“他”沉沦在温暖明艳的回光返照里,这是作者对自身挥之不去的阴郁心灵的一种抚慰和寄托。弗洛伊德把“我”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精神部分,那么这里“沉沦”的“他”就是郁达夫的“本我”,是作者内心最真实的欲望和绝望,而活着的郁达夫本人则是“超我”,是对“沉沦”的“他”的抗争。可以说,既沉又沦的是“他”,沉而不沦的是郁达夫。

在我看来,“沉”是指客观上处于劣势或不利的环境里,为外界所迫,带有明确的使役意味;而“沦”则是在不利环境中的自我放弃,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

如果说不得不提及的民族危机是笼罩在全书上空的阴云,那么更需要我们关注的应该是大地上的那个“他”以及“他”患得患失醉生梦死在“沉”与“沦”之间的生存状态。作者抛开了积弱贫病的大背景下的芸芸众生,只把关怀的笔触投入到一个生活在国外的弱小个体上,这也许就是《沉沦》与同时期大量出品的叫喊着“与国同在”的作品在人文关怀上的差别,也是该书最细腻最震撼人心的地方,太宽泛的爱国主义终究会让人审美疲劳,新鲜独立的个体才能让人近距离地去感受去共鸣。

故事在角色的设定上选取了一个性格孤高,才思过人却恐惧与人交往的忧郁症重症患者----他。他,一个无关痛痒的第三人称,就像卡夫卡《城堡》的“k”,卑微得连名字都可以省略掉,他就是一个不问来路也不知归途的无名氏,这就注定了他要独自面对“沉”与“沦”,身边没有人可以警醒他。于是故事必然演变成一个众目睽睽之下主人公自取灭亡的悲剧。他渴望爱情,心里激荡着对异性的澎湃欲望,但与女生擦肩而过时又紧张得呼吸紧缩,避之不及;在收到她们暗含惊喜的眼波之后却又认为是送给身边三个日本男学生的;他自觉地将自己排除在女生爱的对象之外,却在日记里向苍天索要异性的爱,同时又自卑地断定女学生对他的视而不见源于他的支那人身份,于是想要寻仇日本人。此时的他,因为爱情的欲望,暴露出他的胆小自卑,又因为自卑衍引出民族自尊。他好像忽然明白自己的生活是与祖国紧密相关的,她落后,自己就要被看不起。国家的“沉”,会带来个体的“沦”,但他还不想“沦”,所以他呼喊着:祖国啊,你快点富强起来吧!尽管内心充满对祖国落后的悲痛,但他还想着与颠覆巢穴的外侮作一番抗争,努力让散落的蛋卵保持完整。此时,他的内心充满了昂扬的大义,他要为自己斗争,也为国家斗争。他的“超我”战胜了“本我”,在要不要“沦”的问题上,“超我”占了上风。但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那么这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故事了。

也许一个人的性格才是决定了他的一生,他还未对日本人寻仇成功,又觉得在日本的中国同学对自己也是很冷淡,于是对中国同学也起了复仇的心,疏远起来。他“本我”中的性格缺陷—狐疑、压抑、神经质又爆发出来了。如果说失败的爱情与国情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此时他沉溺于孤独便同国家没什么关系了。被家国之“沉”埋没许久的个人之“沦”终于不可遏制地伸出脑袋。作者让其他几个中国同学被刻意提及,在淋漓尽致地展示主人公所思所感之时不忘安插其他人以示对比。同样在下沉的人中,有的人彻底沉沦了,而有的人却浮了上来,这就和自身选择有很大关系。他的“沦”是无可回避的。生命终了之时也未理清究竟是孱弱之国害死了他还是终其一生都难以改变的忧郁多疑的性格害死了他。但总有人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生活依然在正轨上运行,管他外面的世界刮风还是下雨。

回顾他如槁木死灰的二十一年,辗转多校漂洋海外,潸然泪下渴求爱情,蹑手蹑脚偷窥浴女,最后自伤自悼绝望至死。他一步步逼近早已设好的圈套,不出所料地深陷泥潭,越挣扎越下沉,很快就被消化在泥沼卓越的肠道里,没有人救得了他。他说:“可怜你这清影,跟了我二十一年。我的身子,虽然被人家欺辱,我可不该连累你也瘦弱到这地步的。影子呀影子,你饶了我罢!”一贯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却真挚得天地为之动容。清影既是他的清影,再瘦弱清苦也是跟着他无怨无悔的。我们都以为影子就该形影不离,可是如果没有阳光呢,就连影子也是可以落荒而逃的。人民也是国家的影子,确实与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按理说国家命运是可以影响个人命运的。但是鉴于个人生命历程同整个国家历史相比是渺小得如同蝼蚁,我们是否可以在一起“沦”下去之前仔细思考人生的另一种可能,给独属于我们短暂脆弱又无法重来的生命更多的关怀呢。况且,国家的生命说到底也是由千千万万人民的生命汇集而成的,即便改朝换代,维护好自己的生命,誓死不沦,难道不是对国家生命的一份坚守吗?

郁达夫自己也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所以郁达夫让《沉沦》里的“他”选择“沉沦”自溺,告别让“他”绝望的世界,而郁达夫本人却在最后选择了为国家义无反顾地死。这大概就是作者在《沉沦》结尾时把色彩渲染得鲜明的缘故吧,用来说明生命的热度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