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获奖作品 > 评《莎菲女士的日记》
广告

评《莎菲女士的日记》

作者:李瑞峰  发布于:2016-08-02  点击:1778


1927年冬至1928年春正是中国知识分子经历了辛亥革命的泡沫破灭以及大革命失败后,在迷惘和摸索中且行且顾盼的时期。这一时期文化界矛盾而复杂的心理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表露无遗。但与同时代的其他更为激进的作家不同,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尽管也以反映现实为荷,却更偏向于对爱情的思索和解剖。爱情是文学作品亘古不易的话题,所以《莎菲女士的日记》在现今仍值得细细品读。而从总体上看,小说中的人物,无论是莎菲、毓芳,还是凌吉士、苇弟,无论是在爱情上,还是在为人处事上,都有着进与退的矛盾,其中尤以主人公莎菲最为突出而典型。一连串的矛盾,使得《莎菲女士的日记》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才女的作品那样清新自然,反而令之如同一坛清冽甘醇,饮毕却浮想盈心。

莎菲对凌吉士一见生情,即刻点燃了火欲的心,所行却无时无刻不在与自己的内心做对。这是小说最主要的内容,也是全文最主要的矛盾。而对爱情本质的思考则是小说最核心的思想,是丰硕果实中的种子。果实仅仅是取悦于口腔的过客,种子则会种在心田,萌发出令心宇动容的美丽。再加上丁玲细腻的描述和强烈的抒情,小说中对爱情的深刻思考引人深省。不过对于爱情的本质,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小说中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论断。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真正完美的爱情只存在于幻想的天空亦或是诗文的彩虹。爱情远离尘世时,可能清澈而美丽,可当它接触物质的沙岸时,却变得不在纯净。小说最后莎菲南下的慨叹,根本原因正是她一直在追求完美的爱情,而罔顾现实。可叹的是,莎菲直到最后也没有悟出这一点,一直在心里神圣而炽热的爱与瑕瑜互见的现实间犹豫矛盾,最终也没有暂睁星云之眼,赢取哪怕片刻的清醒。

除此之外,联想到小说的时代背景,可能会有更多的认识。此时西学东渐,舶来的自由平等思想伴着武汉首义的炮声深入人心。特别是年轻人,尤其是接受过大学等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无一不具有着独立而炽热的心。但由于时代所限,他们就如同手里捏着钞票却无处消费的孩童,具有但迷惘。英国著名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所著的《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提出的“meme”,即文化基因,也可以用来解释这一矛盾。尽管迎来了自由的突变,可是传统的基因仍然存在。新旧并行也就不足为奇了。西学与传统的碰撞、交融、升华,正是莎菲女士爱情矛盾的根源。一方面,她有一颗白皙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幻想爱情果实的甜腻;另一方面,她骨子里又流淌着程朱的血液。因此,莎菲女士才有了这进与退的矛盾。这也可以解释一个有趣的现象,《莎菲女士的日记》里的人名既有中华之美,也有西洋风情。前者比如毓芳、蕴姊、云霖,后者比如莎菲。

小说中莎菲由积极转为消极的转折点,也就是蕴姊的死,同样令人深省。作为文中着墨最多的三个女性之一,蕴姊是最为传统的一个,却最终被冷落,直到孤独的早逝。这反映了传统女性在混乱的时代里的悲惨际遇。另外的两人,莎菲女士和毓芳,也因不同的性格特点而有不同的结局。莎菲是最叛逆的一个,是追求完美爱情最为疯狂的一个。她却最终也没有收获到甜美的爱情。作为三人中唯一收获到真正爱情的毓芳,却是既有莎菲的叛逆,又有蕴姊的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反映了温和的力量。

对莎菲的两个追求者,凌吉士和苇弟,也同样有令人深省的思想光华。凌吉士拥有富有蛊惑力的外貌,令主人公莎菲一见倾心,但在内心里却是拜金的世俗嘴脸。强烈的反差,正是莎菲矛盾心理的直接原因。与凌吉士和莎菲一定程度上两厢情愿不同,付出全部真心的苇弟,却始终未能收获莎菲的芳心。作为一个追求者,他几乎处处以莎菲的心意为令。他关心莎菲衣食住行,为她送衣送食,甚至允许比他小的莎菲称呼他为“弟”。倘若莎菲选择苇弟作为自己人生的伴侣,那么结局应当会甜美得多。可莎菲固执的选择凌吉士,也反应了爱情的盲目性。

至于语言风格,《莎菲女士的日记》沿袭了丁玲一贯的细腻的心路揭示,热切的抒情,但与《梦珂》《暑假中》等其他作品不完全相同,显得更加细腻,更加日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差异来自于日记体和第一人称的视角。

小说真正的价值在于将人内心深处的人性或社会深处的现实挖掘出来,晒在阳光下。张爱玲的作品偏向前者,鲁迅的作品偏向后者,而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在这两方面做的同样出色。人性方面,它将坠入爱河人的内心多方位、全视角展露出来;社会现实方面,前文已经提到,它反映了知识分子矛盾而迷惘的心理。假若必须说主次的话,作为女作家,丁玲细腻的文笔令前者更为突出。

从总体上来说,《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一部爱情的启示录,一篇现实的清澈明鉴,一次新与旧的无奈割弃,一次心与世的痛苦碰撞,一次追求,一次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