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获奖作品 > 包袱
广告

包袱

作者:马若男  发布于:2016-08-02  点击:3343


第一次读到《包氏父子》时,叛逆期已经远去,我正处在勉强可称之为懂事的年龄。懂得体谅父母的含辛茹苦,不再大手大脚地要零花钱,所以心中对包国维这小子充满不屑。虚荣,肤浅,对父亲的不敬与冷酷,对富家子弟的谄媚与羡慕,都让我格外反感。那位父亲的无奈与悲凉,让人同情扼腕,那个时代的黑暗与丑陋,也让人心中压抑。

大概是时过境迁的缘故,我讨厌这篇小说的情节,但却很喜欢读这个故事。因为读来爽快,颇有看了场荒唐戏剧的趣味。我佩服张天翼老师的讽刺功底,现实在笔下被辛辣地翻炒,全文无一言嘲讽,读来却让人脊背发寒,细致的写实又让人叹为观止。老一辈作家大都有此风范,用简约凝练的语言,将一出故事娓娓道来,讲得流畅动听,不夹带自以为是的评论,更没有繁复的啰嗦。快餐文化中,文笔似乎以堆砌华丽辞藻为上佳,就像大多数人向往金碧辉煌的宫殿与古堡,而我却喜欢在江南小巷或者北京胡同里漫步,墙壁斑驳,岁月剥落,每一处青苔、每一缕泥土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过去。

后来,有事没事将它翻来读了数遍,竟然有了别样的感受。我渐渐读不出最初的爽快,反而愈读愈觉沉重。我忍不住大胆揣测,张天翼老师之所以取了包氏父子这个题目,又着重刻画了那位连全名都不曾有的老父亲——文中他叫老包,也就是包父,谐音即包袱,是不是想说明,儿女就是全天下父母一生背负的包袱?这样一来也难怪这位父亲没有名字,因为无名氏通常映射着一个群体,而不是单个人物。

张天翼的小说被提起时总要和沙汀并谈,因为两人都是生在同一时代写短篇讽刺的好手,就像说到契诃夫,大家都会想起那几篇经典代表作。我没想起沙汀,倒是想起了王朔的《我是你爸爸》,因为《包氏父子》最初让我印象深刻的竟然不是讽刺,而是对于父子代沟生动的刻画。

两位作者的笔触全然不同,背景也置换到改革开放后的亚运年,故事格局却意外的相似。如出一辙的单亲父子,两位父亲同样的卑微无奈与可怜可叹,只是聪明早熟的马锐要比包国维顺眼了许多。然而,父子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却几乎没有改变。不仅如此,父亲望子成龙的心愿、在外人面前炫耀自家儿子的喜好、极力满足儿子需求想要得到认可的渴望、在儿子面前被处处嫌弃的日常,都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对比之下,让人深感悲哀,仿佛父母从来都不懂得自己的孩子。无论是老包这类小心翼翼赔笑的中下阶层市民,还是马林生那样敢于和儿子称兄道弟的知识分子,都无法和亲生儿子达到心灵沟通的高度,而他们的儿子也基本放弃了这种打算。除此之外,马锐和包国维还有一点相似,那就是他们对同龄人的向往,无论那个时代的男孩子都热爱着体育和哥们,不管是去打架还是出鬼主意,总要约几个人一起。他们对于同龄人表现出高度的耐心与亲近,却不约而同地和自己的生父保持了距离。

代沟其实是两代人的包袱,但却没有对错,因为谁都是这样过来的,谁还没有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呢?养儿方知父母恩,知恩是年长懂事后懂得体谅父母,不再和他们大声争执,至于彼此的观念,还是决然不同的。我现在和父母关系很好,初中时也曾自以为是地在作文里写过代沟,不幸的是老师把它拿给了老爸看,身为老师的父亲和我谈及此事难免生气,质问我父母有什么地方对我不好,小小年纪居然大谈代沟?我当时除了惊慌失措,更多的是哭笑不得,从那以后也学会了在文章里隐藏心绪。要说父母对我不好吗?没有。但是他们懂我吗?直到现在也不懂,我也学会了不去解释。在父母眼里,他们总是懂的,之所以被说不懂,那是小孩还不懂事。既然如此,为了彼此开心而闭口不提,何乐而不为?像老包那样对儿子千依百顺想要讨他欢心的——马林生也这么做过——总是少数。但是那种“父凭子贵”的思想,却是天下大多数父母共有之。不仅如此,对着邻居、老友、同事、甚至陌生人,炫耀自家孩子的优秀,也是中国父母特有的风气。我不算优秀,因此从小到大对“别人家孩子”耳濡目染,对方似乎从无劣迹,向来是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等到见了面时,却发现彼此都是同病相怜的小孩。

代沟固然令人无奈,但在读《我是你爸爸》时,我起码能感受到,父子间血缘的羁绊,偶尔流露的温情,邻居间真诚的关心,小孩子真挚纯净的友谊。至于在《包氏父子》里,这些人性美好的一面,几乎全不见踪影。包国维暴躁骄傲的性格看似与父亲不同,但在面对纨绔子弟时他露出的嘴脸,特别是对郭纯的奉承、顺从和嫉妒、羡慕,让人可怜又可恨,分明有股遗传的劲儿。不得不感慨,基因作用是伟大的。这对父子是个悲剧,其他人亦是,包氏父子的朋友同学,无一不是趋炎附势的浅薄之辈,处处折射出世间的丑恶。大概是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就是这般冷酷无情,因而连人们心中的美好也被全线冻结。俗话说饱暖思淫欲,在穿不暖吃不饱的年代,活着就是最大的奢望,在生存面前,人情太奢侈,没人愿意闲下心来去谈。因此在张天翼的笔下,整个故事透出一种刀锋般的冷漠,读来让人倍感压抑。

鲁迅先生曾说,历史上大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中国改朝换代的历史细数起来都是惊人的相似,从祖母的模样就能看到女儿的未来。好的现实主义作品向来经得起时间检验,代沟问题是以小见大的一处,细细读来,张天翼将整个中国的民间模式都看得透彻,一个短篇,却无处不见中国社会的缩影。

现在像包国维那样上不起学留级打架还要买司丹康牌头油的儿子已经绝迹,但是成天逃课去网吧厮混却要求父母左脚耐克右脚阿迪的男生,绝对不在少数。所谓司丹康,如今替换一下不过是爱马仕和阿玛尼。包国维读着《我见犹怜》,放到如今大约是《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一类的书;胡大和高升说给包父的话,听来也有几分熟悉,不正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么?包父在银行里被围观的那一幕热闹,去学校交费时的遭遇,最后结局校长对于打架后果的处理,细思起来总觉得在哪位记者的暗访镜头里见过。这些场景放到如今也屡见不鲜,让人心怀同情,既感尴尬,又感憎恶。茶余饭后几位老一辈凑到一起的闲聊,同学间互相攀比的小团体——但凡是中国人,想必都似曾相识。这么说来,竟是整个社会的包袱了。

在那个由金钱与物欲交织的残酷世界,代沟和虚荣不过是小事,心灵的麻木与闭塞才是贯穿其中的要害,张天翼笔尖直刺的分明是整个民族的包袱与负担,它不独属于那对父子,甚至不专属于那个年代,它的沉重压得许多人窒息又苦闷,时至今日,世间依然有太多人重复包氏父子的悲剧,依然有太多人无法甩脱这超重的包袱。

小学时,家境好的几个小孩就懂得拉帮结派,在班里耀武扬威,对其他小孩评头论足。只是当面的羞辱与嘲笑会伴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罢了。其中富二代自然居多,打肿脸充胖子的也大有人在,高中时相互之间送个生日礼物动辄几千,曾见过有人私下到处借钱,只是为了给小团体里众星捧月的寿星送份礼,当时觉得可笑,现在觉得可悲。还好自己家境一般,不够格混圈,却也不差什么,周围大多数人亦是如此,因而幸免于难。那种心情我是理解的,比如看到周围同学清一色的苹果自己也会动换手机的念头,再比如暑假小聚时桌上大半都是出国党,兴奋地交流着国外的见闻趣事,而自己完全插不进话去。我知道朋友们并无炫耀之意,但是那种强烈的落差感依然会烙印在心间,久久挥之不去。这大概也算是自己心中深埋的一个包袱,压在我的精神世界,时刻提醒自己要努力奋斗。

包袱并不可怕,毕竟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包袱。比这更可怕的是,有人心甘情愿背着包袱而不自知,反倒乐在其中,最后还要将这些包袱遗传给下一代。那就不是包氏父子了,只怕整个社会都要因此上演一出包袱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