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获奖作品 > 不过是平凡世俗的爱情
广告

不过是平凡世俗的爱情

作者:陈岱玥  发布于:2016-08-02  点击:1164

——读《倾城之恋》有感


倾城之恋,第一次接触到这个书名,原以为是一段多么凄美的爱情故事,才担得“倾城”二字。倾城,也的确倾了一座城,如书中所说,香港的陷落成全了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婚姻,这般的“恋”好似也合情合理。

书中有这样一句名句: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谁的一生,有谁看了一生。性格,处事方式都与之息息相关。白流苏,一位世家里的大家闺秀,在当时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之下,有着中国传统女性的贤德和顺从,才有着让范柳原迷恋的特长——低头,也有着西方文化影响下的开放,要求离婚,追求自己未来的婚姻。而范柳原,一个被称为花花公子的形象,儿时流落在英国的经历,父母的原因更让他无意于婚姻。本或许无缘婚姻的二人在香港的沦陷中走到了一起。好似一个经历了曲折却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但结局也未必是美好的。

与很多小说一样,这样的结局既平凡却又好似美好,但字里行间总透着一股凄凉。或许是张爱玲写作的风格之一,结尾流苏赌赢了自己的人生,却也有些许惆怅。他们的婚姻不得不说还是缺少了爱情的,倾城之恋,将恋倾出,城也只剩了个空城吧。所以在范柳原走后,她也会疑惑“她怎么消磨着以后的岁月?”

不少人评价范、白二人,认为他们的共性是自私。像是一场交易,白流苏得到了不再被欺压的生活,范柳原得到了流苏尚存的美色,以爱情为躯壳,构建了一个看似美好的故事。可以感性地看待,一场关乎生死的战争成就了二人的爱情,让双方在迫近死亡的一瞬间只为了自己的爱而放肆一回,从而有幸活了下来,彼此终老一生。当时的流苏如一个一掷千金的赌徒,拿自己未来几十年的人生下了注,万幸,她赌赢了,在不顾人情血缘的叔叔婶婶面前扬眉吐气了,那对范柳原到底有多爱呢?是把他当做一根可能带她脱离苦海的救命稻草吗?

在那样的时代里,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生活里都有太多我们不能选择的,当无可奈何的时候,我们会将它托说是命运,以彰显我们的无能为力。或许是命运,给自己的不作为一个看似十分充足的理由。往往也有在这所谓命运里挣扎着的人们,流苏便是其中之一,本应是个公主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名媛,却在时代的压迫里选择做自己生命的骑士。时代的变迁不是我们所能改变的,就像香港的战争,这样的历史流苏不觉得自己在其中做了什么细微之点,我们也平凡得挡不住那滚滚而来的历史。但哪怕再螳臂挡车,好似溺了水的人,生来便有一种求生欲望,总希望做些什么来证实自己的存在,在这虚幻的世界里找到一点真实。

不知道有没有想过我为什么是我,好似一哲学命题,为什么我有着这个躯体的意识,人和人的相遇相知又是由什么来控制的。有时候想的太深入,便或有种阴谋论的感觉,一个人操控了整个世界,跳出来看,又太虚幻了。对待整个时代,作为个体会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个体作为浩瀚时空中的一个,显得太微不足道。倾城,作为一个无意改变书中人物命运的因素,但也的确改变了整本书的历史走向,没有倾城这一幕,或许流苏与柳原的结局便是天各一方。作为平凡的一员,一种挣扎在无力与希望之间的纠葛,显得悲凉。

想起《倾城之恋》开头的一段话: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小时,然而白公馆里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上海试图跟上而白公馆干脆不跟,就像张爱玲的时间,停留在与外界不一样的时刻,如同构造了自己的一个世界,那里面,任我幻想构造。时代命运的步伐我们何尝不想跟上,甚至想引领,但并非事事如我们所愿,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或大或小,或简约或温馨,偶尔躲在自己的小壳里,时代固然在变化,但那个世界里的一切可以是静止的,只属于你自己的。

我们生活在世俗中,也不免世俗了起来,流苏和柳原的故事也是平凡世俗的。在这个世界里呆的久了,都分不清什么是我,什么是其他。我们过于迫切地在窥视这个时代,但我们作为一个个体,从这个视角而言,我们将个体的时间与历史的时间相重合,才能看到独属于自己的视野,人云亦云,我们看似有自我,实则只是行尸走肉罢了。我们在一样的教育里,被批驳是被教育出来的一样思维的机器,做着彼此一样因而世俗的事,何尝有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无尽追逐着时代、试图改变着命运的过程中消弭了时间,丧失了自我。我们就是客观世界,我们的主观呢?个体就是世界普遍里的特殊。

若“倾城”是改变人物命运的无端因素,那么“之恋”则是人的主观体现,那恋或许有或许淡薄得无,无论如何,这样的爱情是个体和历史的碰撞,或许是注定,或许是偶然,也就不知是否是为了成全流苏的婚姻而倾了那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