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获奖作品 > 愿此沉沦
广告

愿此沉沦

作者:冯诗绮  发布于:2016-08-01  点击:1844

——读郁达夫《沉沦》书评


一、少年的悲哀,毕竟是易消的残雪

——对“悲哀”场景的理解

病态社会。

“在稠人广众之中感得的这种孤独,倒比一个人在冷清的地方感得的那孤独还更难受。”作者刻画的这个主人公,从文章的一开始便是注定悲哀的结局。

其实这一幕便成为了整本书最触动我的场景之一,一开始便触动了我的心灵,于是我的思绪便随着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而不断游走着。脑海中此时依旧能清晰回忆起作者描绘的主人公在上课时的情景,书上的字里行间不断地触动着我、并在我的脑海中临摹出真实场景。主人公坐在教室里,他与他上课的其他一个个同学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别人总是热爱课堂、上课认真听讲并与同学打成一片。可这样的融洽氛围他却总是格格不入,甚至逃避其他同学的目光,将自己彻底封闭在了一个独立的空间里。

这是怎样的一种压抑啊。他长时间的处在社会的底层,被人世沧桑所不断束缚着。整本书的心理描写不断贯穿,可谓描绘得淋漓尽致。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主人公在少年时期这样一种深深的悲哀,他正值大好的青春年华,但这样的长期孤寂心理更是直接将他推动至对友情和爱情的渴望。

在全文的一开始,“悲哀”的感情基调从主人公的内心贯穿到他身处在日本时的社会环境,皆是如此。他拥有了这个年龄段所不该有的成熟和哀伤的情感。由于祖国贫弱落后,然而身处日本更让他遭到了难以言表的民族歧视。

他原本不应如此悲哀。但这样苦闷的岁月对他而言却已是近乎折磨的一种状态了,作为读者的我此时此刻必然也是非常感伤的一种心境。作者在文章的开端便已是点明了如此悲哀的写作氛围与色彩基调,这近乎又为整篇文章披上了神秘的色彩,也许这种悲哀的确延续到了结尾,但是读者对于事态发展的一种好奇与渴望便在字里行间变得愈发明显与强烈。

后来我渐渐明白,“少年的悲哀,毕竟是易消的残雪。”原本应是如此,但是他这样的一种悲哀已经深深地埋藏在了心理,这早已不是易消的“残雪”了,他于是便带着这样的一份悲哀,渐渐沉沦了。


二、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对“沉沦”的解读

我起初便是不能理解这一种“沉沦”。我所理解的沉沦,便仅仅只是局限在字面意思罢了,那是一种历经世俗所遭受的心情,也许是因为个人所遭受的疾病、困苦而渐渐变得不堪、而渐渐沉沦的这样一种心理变化罢了。

我不得不承认郁达夫将这一种微妙的心理状态拿捏得实在恰到好处。

正是因为他与学校的氛围格格不入,正是因为他一次次地逃避,这些生活的小细节便渐渐化为了隐性因素,也是造就他一步步抑郁、沉沦、而最终步入悲剧的真正原因。

“沉沦”二字在这篇文章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但是文章却以细微的手法隐性地描绘出了这样一种沉沦的过程。所以,既然不是单纯的意思,而是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这篇文章中的“沉沦”呢?

以我的观点来看,首先是陌生。主人公独自一人来异国他乡,原本则深深地怀揣着深刻的思乡情愫,自然日本的陌生环境会让他倍感不适。他作为一个中国人,然而在当时,中国是这样一个弱国民族所受的侮辱与欺凌,更让他感到难以忍受与倍感折磨,他是一个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这样的一个留学生,这样的陌生久而久之便化作了一种自卑,在他的心头久久难以消释。

其次是软弱。我个人认为在日本留学的过程中,他多方面因素的软弱也是促成他最后悲剧下场最重要的原因,在上文我也有具体提到,因为这化作了他少年的一种悲哀之情。因为自卑,他开始渐渐害怕同学看他的那一种目光,他开始渐渐逃避这样一种目光。也许正因为总是这样低人一等、总是这样被排除在外,这样的软弱开始化作成了孤独。在这样孤独的情况下,他内心暗藏着的欲望便开始渐渐显露出来,到最后化作了对于情感的真挚渴望,可却最终无果。

于是在最终,这样的一种孤独变成了痛苦,难以消释的痛苦。他开始渐渐无法控制内心的欲望,他在一次次的沉沦中最终到了一种无法挣脱的痛苦。整篇文章病态的色彩与感情基调在此时步入高潮。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得不选择自己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来挣脱这样的痛苦。

早已无法挽留。

于是郁达夫说:“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三、终只是繁华过往

——对现实的看法

然而当我真正合上这一本书的时候,大脑却是一片空白。我更是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来形容这一本书究竟写的如何、或是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但是我原本并不是很了解郁达夫这个人,对他的作品更是知之甚少。但是我渐渐了解到了他那独特的传统人文精神气质。他写这一本书的时候心境是如何呢?他又是为何要写下这一本书呢?我起初不解。但是随着岁月的不断流逝,我对于书中的这位主人公渐渐产生了不同的看法。郁达夫不仅仅只是想要塑造一个单纯的沉沦的日本留学生,他是将自己的期望无形的化作这位日本留学生内心的苦闷与不堪。这自然变成了一种个性意识与民族意识的凝结。

这种期望在最终还是渐渐步入了失望。

其实如今的我开始渐渐明白,真正的一本好书需要一次次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也许正当我下次重新揭开这一本《沉沦》的面纱时,那又是另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我可以在一次次的反复阅读中对于郁达夫拥有最新的诠释。如今的我仿佛渐渐明白,身处在不同年龄段的自己的见解自然是不同的。

人啊,难道不就是在一段段不同的人生阅历中开始逐渐成长起来的吗?

我们身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此时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必去经历过去时代所遭受过的坎坷,自然也无法体会当时的中国是在怎样的一种艰难的环境下奋发图强的状态。也却正是因为这样,我终究没有身处在郁达夫的这个时代,少了这一份时代背景与自己亲身经历的感受,所以对于这本书的怎样领悟与理解、终究还是不透彻的吧。也许我能够从字里行间内隐隐的感受到这样一种对于生活的压抑和颓废,以及对于当时中国繁荣富强的一种强烈的渴望。

还是要从书中回归现实的。

然后此时的我们渐渐明白了:时光终究匆匆,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光景,终只是繁华过往。当自己深深陷入这本书的时候,这不仅仅是对于书中主人公的一种同情,那一种掺杂着凝重、哀怨的一种感情基调也久久地徘徊在内心挥之不去。我们的这一生,有太多未知,有太多因为压力和挫折而感到茫然无措的时刻。我甚至不知道如今自己在将来究竟能做什么、自己的将来究竟是怎样的一幅模样。所以无论生活的压力有多大、都应该坚守着努力走下去。

因为现实中的我们终究与书中的主人公所面临的不同。“沉沦”,不是我们要选择走的路。

我喜欢,与这样经典的上海不断相遇的这个过程。我也渴望学生时代的自己,在阅读经典的这条路上能够越走越远,能与越来越多这样的经典不断碰撞,摩擦出不同的火花。

但是书中的他,早已无法摆脱这样的一种折磨了,他早已无法解脱了。于是他只能看着自己,慢慢沉沦。

“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

“他愿此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