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获奖作品 > 浪漫是一种行径,也是一种情怀
广告

浪漫是一种行径,也是一种情怀

作者:何洁  发布于:2016-08-01  点击:1329

——再读巴金《家》


再次拿起巴金的《家》还记得第一次读到它时候的感受。那时候这本书还是作为高中生必读书目。这一读,放回书架,嵌入心灵。但那种忘记时间,安置自身的阅读的欣喜与激动之感却使我之后频频回想。

有些阅读不是一定要在炫酷的技巧中解码,也不一定是那种被优美的语言惊叹,而是一种感情的平实地深入。初次读《家》,我读到一种是一步步跋涉走出“家”的知识分子追寻自我的感情,要用自己双手推开古老的家门。如果说那是“浪漫的一代”,这样的浪漫更是一种行径。一群年轻人在时代的感召下,向往着知识与真理。在蒙昧古老的瓦砾院落中,拨开古老的笼罩,一步步从大的同体下剥落自我,追求自己心里向往的世界。虽然那是未知的,但是我觉得这本书给我的启示是,不知道对是什么样,但我们可以拒绝错误。旧家族不仅摧毁了觉新的爱情事业,其中更残忍的是摧毁了年轻生命对未来的向往。在觉新与觉慧中,巴金像读者昭示了一条莫走“作揖主义”之路、昭示我们要走像琴、觉民、觉慧的路。琴在剪发中一步步的觉醒何尝不是在不断拒绝这些置身于不合理中的抗争,觉民拒娶冯乐山的侄女中争取了爱情的独立。就是觉新也在从失去爱情、失去学业、失去妻子时候,终于支持了觉慧的离开。他们也都是在不断拒绝“非人性”、拒绝“错误”中将自己从一个本以为、本顺理成章的牢不可破的环境中连根拔起,奋不顾身地投向一个向往的却说不清的地方的一步步让人有深入人心的震撼。

无论是闺阁小姐还是低下的婢女,无论是学堂少爷还是门外贩夫走卒,人人都在旧的时代中裹挟,书中展示其中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摧残,它告诉我们那是不可以。觉慧一步步挣脱,琴在《娜拉》中学到“我是我自己的”都仿佛告诉我们人不是礼教的工具,人是自己生活的目的。那时候的我,十七八岁的年纪,在这群觉民、觉慧、琴这样的年纪一些似乎和自己差不多的年轻生命感召,我在想,这种力量是什么,我觉得是知识是青春。我在里面感受到的其中包含对束缚的挣脱、礼教的叛逆、自我的觉醒与奋斗。虽然不谙从小书本中的“封建礼教”,但我在里面读到了十几岁青春那种赤子之心。

后来,坐在中文系的课堂上,充斥着各种绚烂的专业名词和作家名字时候,巴金的《家》似乎只是这些文明长河中波涛不止的一朵浪花,但是在偶尔听到他的名字,我就会想起那个曾经坐在阳台的小女孩,沉浸在《家》中,人物的悲喜也牵动了书外我的悲喜。于是合上书,天黑了,心灵却幸福到了极点。我觉得这就是一本书为你带来的价值——阅读的热情。其中对人物的牵动找到了自己对小说的兴趣。这样的一种自我兴趣的找到也时常让我在迷茫时候让我明白一种叫做“初心”的东西。

再次拿起《家》,几年之后,书本里的生命似乎又“活”了。我又看到了以前很多不曾注意到的东西,其中我读到的是一种伦理的感情。这时候我似乎又觉得浪漫是一种行径,也是一种情怀。我读到了觉新在礼教中建立自己小家——拥有瑞珏、海臣的幸福,有在与梅重逢后情感的难以割舍,也有对家的爱和对自己人生恨的两面拉扯;觉慧既有对高老太爷的作为封建大家长的憎恶,也有在看到爷爷睡着想象其年轻时候的温情;既有对鸣凤超越阶层的爱恋,也有在得知要嫁与冯乐山,为了自己奋斗而放弃的不彻底。当我再次读到《家》感怀于心的不再只是那个对封建旧家族的憎恨和逃离,我还读到的是作者在怀念自己青春时候回望这段时光的一种感怀。

它毕竟展现给我们的不似艾青在写《大堰河——我的保姆》中那种保姆亲情和地主家庭亲情冷漠两极感情。这里面也有觉慧看着睡着爷爷时候刹那的柔情,也有他在与哥哥觉新争吵时候,灯亮后两人的两行清泪。其中我有个印象深刻是,他要准备离开家了想去周式道别时“他忽然觉得应该跟继母说一两句暗示告别的话,至少她将来可以知道他这时候的心情。他向着她走进一步。”我读到这里时候觉得巴金写的真好,我不知道觉慧向前走一步是不是在想的时候情不自禁。《家》虽然写的是从家族走出去,但是作者毕竟是在以一种回望姿态写下这本小说,我读到一种似乎在对过往回顾时候的超越时光的隐约离别诉说。当我想到那一个个被摧残的生命与年华,我也会想起这样的年轻人曾一同泛舟吹笛唱歌,当时琴要在春节后离开高家,游玩时一句“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也许没想到将来会难以再续,甚至天人两隔。

《家》中不仅有恨,同样有爱,恨在爱中辩证。我们恨高老太爷的专制,但在其离开人世时,对觉慧说“你是好的”“要好好读书”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固守旧家庭的老人看到家族在自己手中无可避免的衰败,在自己弥留之际,对孙儿的不舍的难言。我们恨觉新的不抵抗,但我也感怀其为家牺牲的身不由己,对弟弟疼爱的兄弟之情。我认为这是作者回顾时候对“家”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复杂情感,他不愿他笔下的哥哥爷爷都面目可憎,他们有他们的感情,作者有作者的同情。我时常想为何题目叫做“家”?现代的作家像鲁迅会有离开故乡农村后再回来看到这个凋敝土地时候的怀念与悲哀的愤怒。如果说中国社会的前行是与农村土地有着难舍纠葛的进程。作为自古小农社会,遵循家常伦理的中国社会何尝不是“家”的历史。“家”是我们最亲最难割舍的摇篮,古老的房屋,伫立在那里,一副地老天荒的样子。但也是我们要成长要独立要告别的甚至挣脱的地方。也许这个“家”的题目中就有作者其中的爱与恨难以言尽的理想挣脱与亲情人伦的感情,也许也是我们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儿女的感情。

觉慧站在离开的船上,看着逝去的江水与过往,“一种新的感情渐渐地抓住了他,他不知道究竟是快乐还是悲伤。但是他清清楚楚地知道他离开了家了。他的眼前是连接不断的绿色。这水只是不停地向前流去,它会把他载到一个未知的大城市去”。我到此仿佛读到了那些五四感召下断然离开家告别桎梏的青年,那样的热血与青春的决绝。

不知为什么我会突然想起有首歌唱到:“假如我是清流水,我也不回头。”当时的我读完总想着当觉慧会回头吗?也许再一次读我还是觉得字眼里充满了信仰的决绝。如果说《伤逝》是鲁迅对走出之后知识分子的反思。那么《家》也许也是巴金那一辈知识分子经历了自我的萌芽走向向往世界之后,回望来时的路,再推开那陈旧不堪“家”门时的一种青春激昂又满怀人事的情感观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