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获奖作品 > 透暖的冰花
广告

透暖的冰花

作者:周怡清  发布于:2016-08-01  点击:1160


她是被鲁迅先生所赏识的女性,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她被誉为“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她的文学天才远超丈夫,她叫萧红,她是我国文学史上一抹无法褪去的红。

阅读《呼兰河传》以前,我先对萧红先生做了一定了解。她是一位命运多舛的女性,是四大才女中最悲情的一位。她从未得到父爱,她因不愿和同时代的女性一样屈服命运而逃婚,她曾在寒冷的冬夜流浪。她经历过欺骗、弃子等命运给她的玩笑,而值得一提的是她从未屈服。我却不相信有人能在这以后还能保持对生活完全的热爱。经历这一切的萧红该是多么绝望——幸而遇到了鲁迅先生,她又活了过来。

茅盾先生在为《呼兰河传》所作的序中说,萧红一直是孤独寂寞的,甚至她死时许多朋友都不在她面前。值得一提的是在她内心无比寂寞面对疾病时,在医生已经宣告无救了后,她还怀有自己能活的自信。她到死都不愿屈服。

我敬佩她,从骨子里敬佩她的人格。

很多名家对于萧红先生的文笔都评价“浑然天成、孩童般天真、透着暖意”。

我却不懂。

我不懂为什么说她的文章是暖的。浅读文章,我只看到一个冰冷的旁观者,大约是因为当时呼兰河的人们也就是冰冷的吧。尤其当我看到那里的人们喜欢看死人的热闹时简直毛骨悚然,当我看到他们期待看冯歪嘴子的绝望时简直出离愤怒。这哪还有半点人气?或许用冰冷来说也并不完全合适,说到底呼兰河的人们还是没有完全泯灭人性,比如团圆媳妇生病时他们也有想法子。对于他们,我心里是杂陈五味的,恨也不是爱也不是。

《呼兰河传》的开头并没有什么主人公,只是介绍一下大致情况。这平常的介绍中,透入了作者的批判。她没有明说,只以平淡得有些冷漠的口吻叙述而已——至少我以非大家的眼光来看,并没有什么“暖意”。

有几点我的印象很深,第一就是当时对大神的过于敬畏而造成的对教育的不屑。城里的大水坑淹了农业学校校长的儿子,人们说是龙王显灵,说农业学校的孩子不怕龙王爷不像话,他们要把在农业学校上学的孩子接回家。而那少数知道真理的,比如说着“没有龙王爷”的校长,倒被人们当成是疯子。我有些隐隐的失望,当时的百姓们大都是宁信鬼神的罢,不然那团圆媳妇生病的时候怎么只晓得跳大神,请所谓的“云游真人”来画病呢?这种劣质的观念促成了团圆媳妇的死,她甚至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成了愚昧的牺牲品。他们也是闭塞的罢,他们排斥洋医生,只笃信土方子。这只是小处,却露出了整个民族的缺陷。

还有王寡妇和那个活活饿死的私生子。其实都是一笔带过的小事,却因作者的叙述手法而显得不平常。萧红先生说王寡妇用了很多“她仍是平平静静地活着”,写那个孩子则是“他是一个初生的孩子,算不了什么,也就不说他了”。

我不明白。为什么语气是这么冷漠。萧红先生的笔触不该是充满暖意的吗?

《呼兰河传》一书所作,揭示人们的守旧理念,揭示人性的冷漠,揭示人们无力的暖意,揭示对于女性的不尊重。

最初我感到当时对于女性的歧视是这句“……哥哥死了一家人哭;嫂子死了,她的娘家人来哭”一个是立家的必须,一个却是可有可无。而后所写的人们对娘娘庙和老爷庙的混淆,更突出了这一点。这也是萧红所不忿的,因为她是个女子,却不认为女子比男子差。她的身体是柔弱的,但她精神的坚毅却超过许多男子。体验过各味生活的她有资格发出这样的呐喊。我一个机灵,隐隐明白过来什么。

在着重写的人们里,除去爷爷,萧红最喜欢的大概是冯歪嘴子。他很乐观,人们都以为他的媳妇死后他会活不下去,三天两头讹传冯歪嘴子要上吊要自杀,可他从未失望。他对孩子有希望,他对生活有希望,他是萧红先生所欣赏的那类人。

《呼兰河传》写于抗战期间,冯歪嘴子身上寄托的,大约是萧红先生对于整个民族的期盼。而之前所揭示的封建心理下的愚昧无知、病态保守与冷漠,则是萧红先生对整个民族最深沉的呐喊,希望民族能够醒觉过来,在这场战争中活下去,乐观地、充满希望的。

我渐渐聪明过来。

萧红先生的文字是寂寞的,萧红先生最喜欢的人是爷爷。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祖父一过八十,祖父就死了。”

在交代他的死时看似不带一丝情感色彩,其实牵挂得肝肠寸断。

萧红先生的文字是冷漠的,她批判愚昧的人们。

萧红先生的文字是暖的,深藏在字里行间,你能感受到她鲜活的有力跳动着的心脏,她蕴含的能量仿佛随时喷涌而出,因为她的聪明与她的经历,她对人世现状看得通透。她不愿放下民族不顾,她以柔弱的身体爆发强大的力量,希望人们能站起来。

这就是她的暖。她不放弃,她深爱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原是如此!

萧红先生的文字看着冰冷,用心去看,却透着暖意,永不磨灭、生生不息。

《呼兰河传》就是这样一朵透暖的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