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获奖作品 > “顺受”的呼兰河
广告

“顺受”的呼兰河

作者:高小烨  发布于:2016-08-01  点击:1330


初读萧红时,看着首章略多的重复词“活着”,心里下意识一紧,不禁想到余华那本《活着》,它当时给予了我凛然震撼,当所有的生命轰轰烈烈的走出了时间,就这样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最后只剩下一名老者形影相吊。幸而,萧红并未让我如其般波澜不定,她干净的文字下有种致命的张力,当我从她的寂寞童年涉水而过,心里本应平静似水的情感却骤然轰塌,最后一根不觉间绷紧的琴弦,终于应声而断。

鲜少有人用孩童的视角去看社会,因为浮躁已然迷蒙了大人的眼,最后谁也复原不了最初的童稚,就像毕加索说过他十四岁就能像拉斐尔画的一样好了,最后却倾尽一生为了像个孩子那样画画。而萧红掌握住这样“致命”的武器,比起上帝视角的客观,这样轻易的用文字背后的痛楚灼伤文字前的我。书里写淹在泥坑里的猪肉供不应求,可当一个孩子戳穿它实际上是瘟猪的时候,大人面面相觑,本该立即停止却给他一顿打,教育他说那就是淹猪怎么能是瘟猪呢,然后借着泥坑心安理得的吃起了瘟猪。每个人虚荣冷漠的就像是患上了瘟疫一般,例行公事的去给亲人上坟,回来依旧如常,甚至无人看出他家已经失掉了亲人,日复一日循往如常,他们的信条就只是“人活着是为了吃饭穿衣。死了,就完了。”就像湘西赶尸人背运的尸体一样,远观如常实则身亡。

我想起《呼兰河传》中一句: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为何,为什么这么悲伤。她终究还是无法桎梏于孩童的回忆,那些纯粹无忧已被加之盖上往事的烙印,而她却仍箍身在她的灰霾昨日。乡愁,坎坷,她的一生似乎也寂寥无垠,特意去看了关于萧红的影片《黄金时代》,冗长的三小时,中途看到她身旁不时换掉的男人腹中却仍是上一人的胎儿时,我没来由的想起松子,就像萧红在自传式《呼兰河传》的半问询一样:什么是人生?萧红一生追逐自由,可潜意识的倒伏却让这样一个她仍倾附于男权,是的,她不羁,她逃婚,她追求所爱,她愤笔而书,可最后,她隐忍,她孤寂,她抛弃亲子,她孑然早逝。我想起之前安妮书里说过,她写每本书的时候,都会先想出一个意象,然后挥笔成文。而萧红带给我们的无疑是她多年来潜意识的巨大创痕,书里12岁小团圆媳妇始终积极,可长期遭受虐打,最后生病还因听跳大神的话反复三次被丢进开水里,终是没被世界温柔相待过,凄惶死去。她母亲早亡,父亲冷漠,童年的笔墨毫不吝啬的给了祖父,也正是祖父“教我读诗,带我游玩”,这些早年憧憬的光景,也成了萧红临逝前走马灯的最后救赎。

而《呼兰河传》中,也绝非所有人都是颓废庸碌,拉磨的那个邻居“冯歪嘴子”终于成了家后,惹邻眼红,受尽谗言,最后妻子在诞下二子后难产死去,开始我想,他会像之前那些丧亲家眷一般麻木吗,甚至还以此后不需再受谣言而庆幸?他却充盈了真正的悲伤,看到两儿子的成长而燃起新希望。茅盾曾序言:正因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更好,更有意义。不同于纯自传的铺白,这或许才是作者的初衷吧。有些鞭笞,不是文笔多么犀利或者是文风多么指向性,而就像萧红一样,她只是如同架设稻草人一样把他们放在田埂上,连空气都是对他们的凌迟,入骨而彻底。

想来读罢此书,我相信很多读者都有瑞德一样初入肖申克监狱的悒郁感,明明在毫无灵魂的人流中,却仍与萧红一样渴望挣脱世俗的牢笼。书尾处“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童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我们都明白,这是萧红无法回归的原乡,物是人非,光阴两岸。

我想起在书里加的唯一一句批注: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

穿暖了。但也才吃不饱,穿不暖。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这就是萧红的呼兰河,一个永是“顺受”的呼兰河,却又是一个让“逆来顺受”越来越少的,引人觉醒的呼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