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获奖作品 > 从围城中挣脱
广告

从围城中挣脱

作者:陈斯颖  发布于:2016-08-01  点击:1215

——品读《围城》


刚读完整本书时内心是不愉快的,为方鸿渐的结局感到惋惜,但那又好像该是他的结局。他在进入了一座又一座围城后,终究没有逃出来,也可能是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自己也无法再逃出来。有些西方批评家说《围城》写了西方文化影响下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也有中国批评家说表现了西方现代文明在中国的失败,从而证明了资本主义文明不救中国的主题。这些我都能理解,但我既不是学者,也不是批评家,更没经历过那样的时代,我只能用自己十分有限的尚不成熟的人生体验以及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文字资料来理解。在我看来,直到今天,《围城》仍对我们充满现实意义就在于它没有回避人在面对生存这个永恒话题时展现出来的人性——虚伪也好懦弱也罢……人终究是要不断进入一座座生活所堆砌起来的围城,终究还是要在现实面前低头,甚至再也不愿意抬头。这是环境对人性的扭曲也是人性无法克服的弱点。

但当作者把这一切又放在中西文化、新旧文化碰撞这一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矛盾也愈发的清晰。从开始在船上方鸿渐与鲍小姐、苏小姐两个女人的感情碰撞到回国后又陷于苏文纨与唐晓芙之间,他爱的是唐晓芙却没有勇气早早与苏文纨讲清楚。最终同时失去两个人。我也曾想,如果他早日逃出苏小姐的围城,或许还可以得到唐晓芙。然而转念一想,不尽然,虽然理想情人是唐晓芙,但他如果进入了,那便是另一座围城。就如那次宴会,谈到结婚离婚的事,罗素引用一句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子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苏小姐又道:“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然而褚慎明却说“鸟笼罢,围城罢,像我这种一切超脱的人是不怕围困的”读到这里也感无奈,有几人真正超脱,又有几人不怕围困。不清楚自己的处境似乎是人类的通病。

再后来,方鸿渐和赵辛楣由情敌变为友人一同在三闾大学任职时,关于导师制辛楣评价道:“中国真利害,天下无敌手,外国东西来一件毁一件。”还有鸿渐也曾说过“从前的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这种时候我又觉得他们似乎是明白当时国民教育水平的处境的,却还是无奈被卷入这千疮百孔的境况。当鸿渐与孙柔嘉结婚,矛盾终于达到高潮。他追求过,得到的却不是想要的。婚后的不断争吵意味着此时的方鸿渐又被围困了,而孙柔嘉的离开让鸿渐从此再也无法出来。文章结尾处老钟“当当”响着,这声音一直回响着,回响在围城里。“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讽刺”与“伤感”两词,既表现了鸿渐的心境,也是作者想表达的关于整本书的中心。

从前读这一时代的文章总是看不进去,然而钱钟书的这本《围城》却让我细细体味了好久。我想,不仅是因为这本书经典,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更是因为作者细腻的笔触、准确无误的比喻,描写——自然又形象,有想象的余地,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写方鸿渐回国后的状态有几日是白天昏昏想睡“早晨方醒,听见窗外树上鸟叫,无理由地高兴,无目的地期待,心似乎减轻重量,直升上去。可是这欢喜是空的,像小孩子放的气球,上去不到几尺便爆裂归于乌有,只留下忽忽若失的无名惆怅……”一个留过学回国后却仍觉得精神空虚的知识分子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再如鸿渐辛楣赴职的路上遇见一寡妇,虽说是寡妇,却在有事叫用人时,“声音里滴得下蜜糖”读者自然就知道了寡妇与用人的关系。还有初次见一位中文系老同志李梅亭作者这样描写:“神情傲兀,不大理会人,并且对天气也鄙夷不理。”大夏天穿黑呢西装外套,一副为显示自己身份的样子尽显读者眼前。再者,他后来偷吃地瓜等事把他的虚伪面孔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人不止会让读者嘲讽、心生厌恶,甚至怜悯这些可怜的知识分子。这或许也是作者的创作目的之一。

杨绛在书后写道:“钟书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会阶层取材。”尽管钱钟书说写完《围城》自己很不满意。但他的取材已经决定了他的高度。这样一部作品或许才是真正超出“围城”来写“围城”的。

记得作家韩寒在小说《一座城池》里写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城池,当你想逃避的时候就会躲进去。有的人躲的时间长,有的人躲的时间短,而我却一直没有走出去。”心中有城池,生活中又有围城。好像一生都被困住了,所有的挣扎与成长仿佛都失去了意义。就像书中所说“活诚然不痛快,死也不容易;黑夜似乎够深了,光明依然看不见。”然而我想钱钟书写《围城》一定不是让我们失去对生活的动力,而是不断追求——不断追求想要的,也不断突破已经拥有的。同样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却有着更积极深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