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5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获奖作品 > 乡村二月,让历史照进现实
广告

乡村二月,让历史照进现实

作者:宋静雯  发布于:2016-08-01  点击:1170


《二月》的故事发生在仲春时节。阴历二月,反复无常的气候搅动着人的心绪,动荡的岁月让人觉得迷茫又无所依托。纵使暂时远离了硝烟弥漫的战场,来到“世外桃源”芙蓉镇,心也随着时代的喘息颠沛、漂泊。

主人公萧涧秋有着自己的信仰,他教书以育人,接济文嫂,供采莲读书;他是个渴望自由的“独身主义者”,却决心同文嫂结婚、抚养采莲来帮助这对母女。他渴望为社会、为身边的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可换来的却是镇上不明是非者的窃窃私语和异样的眼光。他曾以为自己可以像陶岚说的那样“我行我素”,可文嫂的死却让他濒临幻灭,最终,他选择逃离。渴望光明却犹疑不决地自我压抑,封闭自己的情感可还是无法避免受到伤害,不愿被卷入旧时代的洪流中随波逐流,努力挣脱,试着追寻一个出口,获得内心的平静。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剧烈冲突、内心的迷茫、独行的孤独是当时少数青年的真实写照,是进步的思想与落后的社会风气碰撞所造成的结果。

作者柔石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还原了那段与我们相隔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

在女性形象中,文嫂、陶岚作为两种典型,性格上形成鲜明的对比。丈夫战死后,文嫂将襁褓中的儿子作为唯一活下去的理由。儿子不幸夭折,她的内心独白也预示了最终的归宿:“——男孩是死了!只剩得一个女孩——女孩算得什么呢?于是便空虚了!——没有一份产业,没有一分积蓄——还得要人来帮忙,不成了!——一个男子像他一样,不成了!——我毁坏了他的名誉,以前是如此的——为的忠贞于丈夫,也忍住他底痛苦——他可以有幸福的,他可以有——于是我底路……便完了!——”。妇人的哀伤与绝望让读者的心也随之颤抖。封建思想的禁锢,加之流言蜚语的中伤让这个温良妇人的悲惨结局成了必然。陶岚的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足见其热情、开朗。萧涧秋的出现让她找回了青春,于是,她主动袒露心扉,追求自己的幸福。她敢爱敢恨,直面非议:“他们将怎样呢?叫他们碰在石壁上去死去。”直率而勇敢。这一点与当今社会上的女性十分相似,但在当时却被看作异类。无疑,她们都是善良的女子,而在那个大时代中,她们又是那样不幸。

还有一群人,他们是鲁迅先生所评价的“死气沈沈而交头接耳的旧社会”中的大多数人。他们仿佛无聊到了极点,没事的时候就像一潭死水,打发着日子。当他们发现别人与自己不同,便站在所谓“道德”的高度将水搅得更加浑浊不堪,将善意传成绯闻,然后自己等着看“好戏”。如今,这类人虽然没有占到大多数,但仍存在于我们身边。就像有些人将母亲在地铁里为孩子哺乳的照片传至网上,并斥责“公共场合哺乳有伤风化”,在我看来,这些人与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好事者没有区别。这是作者笔下的人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不仅仅在于将当时的风貌展现在当代读者的眼前,更在于跨越时空的界限,让历史照进现实,引起当今人们的思考,启发人们比对自身,做出改变。

此外,小说可读性强,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作者将清新别致的景物描写与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巧妙地结合起来,像是二月的风物裹挟着主人公的忧思来到读者身边。同时,天气的变化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使小说衔接自然流畅。

闷热的天气,萧涧秋初次见到文嫂时,对文嫂的神态描写:“从她底两眼内,可以瞧出极烈的悲哀,如骤雨在夏午一般地落过了”,那种浓烈却无法释放的悲伤,就像乌云密布而又不下雨的天,使人感到内心压抑。萧涧秋独自一人在房间里,读完陶岚给他的第一封信时,“校内的空气也全是冷寂的,窗外的微风,吹动着树枝,他也可以听得出树枝上的积雪就此簌簌的落下来,好像小鸟在绿叶里跳动一样”,此时萧涧秋的心也必然是愉快跳动着,与写信人的情感呼应着,形成完美的和弦。在萧涧秋离开芙蓉镇时,有这样一段描写:“他一路走得非常快,他又看看田野村落的风景。早晨的乳白色空中,太阳照着头顶,还有一缕缕的微风吹来,但他却感觉不出这些景色底美味了。比他二月初来时的心境,这时只剩得一种凄凉。”而二月初来时,他曾是那样的欢快欣喜:“我呼吸着美丽而自然底新清空气了!乡村真是可爱哟,我许久没有见过这样甜蜜的初春底天气哩!”风景依旧而物是人非,前后心态的强烈反差似乎在无声地控诉着陈腐的社会对人心志的侵蚀,让人不免内心惆怅,为主人公的遭遇而惋惜。

离去的路上,萧涧秋看到一对母子,产生了文嫂母子又复活了的错觉,因为他们的神情是那样相似,他想到天下这样可怜的母子还有许许多多。其实,小说中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只是一个缩影,他们都代表着一个群体,这是人物的典型性和作品普遍意义的体现。

虽然是带有虚构成分的小说,但主人公身上一定有作者柔石的影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充当着为作者代言的角色,主人公的无奈也必定是作者心中的挣扎与迷茫。作者也曾经希望通过教育来救国,但他发现这样做效果甚微,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五卅”惨案让他的思想受到极大的冲击和震动,自此,他开始通过文学作品发出自己的呼声。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评价柔石有着“台州式的硬气”,“看他的旧作品,都很有悲观的气息,但实际上并不然,他相信人们是好的”。书中的萧涧秋内心充满了矛盾、痛苦,可他没有为了迎合世俗的目光而改变自己的信仰和初心,也相信善良的存在,这反映了柔石身上的“硬气”和纯粹的善良。

拂去时代的尘埃,“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二月》的启示,永远也不会过时。一部经典带给了我们阅读的愉悦感,也提醒着我们坚守善良的本质,勿忘初心。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也许我们在面对重重压力或是遭遇分岔路口时会痛苦、迷茫,但我们一定可以看到善良在人性中的闪光,记住最初的目标,我们便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