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欧洲架起华语文学的桥梁

在欧洲架起华语文学的桥梁

——记德国华文女作家穆紫荆

高关中

在马来西亚举行的第九届世华作协大会(2013)上,最后一项活动把大会推向高潮,代表们上台做新书介绍。其中欧华作协副秘书长穆紫荆向与会者介绍了新书《欧洲绿生活》,这是欧华会员们集体创作、所出版的新作,紧扣欧洲各国各地对环保的重视和做法,既有文学价值,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做法,供人们参考。而穆紫荆正是这本书的主编。其实她也是德华文坛一位活跃的作家,已有很多作品问世。

书香门第

第一次见到穆紫荆,是在2011年秋天。当时德国《华商报》第二届读者·作者·编者联谊会在弗莱堡举行。会上来了一位略带上海口音的中年女作家,正是穆紫荆。闲谈中才知道,她毕业于复旦大学,来德国已多年了。

听说她早年在复旦深造,立即令我肃然起敬。复旦大学与北大齐名,并列为中国南北两大综合性高等学府。能进入复旦读书,那可以说,真是天之骄子。

穆紫荆父亲是北京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高级工程设计师;母亲是苏州人。就读于燕京大学。两人在燕京相爱之后,因抗战爆发,其外公拒绝为伪燕京任教而决定南下,其父母一同跟随来到上海。所以穆紫荆出生于上海。因为父亲40多岁才有了这个小女儿,视为掌上明珠。这是一个书香门第。其祖父解放前是美国美孚洋行的高级业务主管。政府点名要他去台湾担任政府的翻译。因他身为长子,丢不下父母,因此就放弃了没去。解放以后便在清华大学的英语系教书。所以从她父亲的这一边,穆紫荆从小所接受的是带有很浓厚西洋化色彩的家庭教育。她的兄弟姐妹个个从小就熟听西洋的歌剧名曲片段,请家教练习素描绘画和乐器。家中除了钢琴,还有各种不同大小的吉他、提琴、木琴、手风琴、月琴、二胡等等。而其外公郭绍虞(1893-1984)为中国著名的文学理论研究家、语言学家,20多岁时,就被胡适和历史学家顾颉刚推荐到大学工作,先后在燕京、同济和复旦任教,为一级教授,曾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辞海》副主编。他所著的《中国文学批评史》(1934)、《语文通论》(1947)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为郭绍虞立有专条,予以详细介绍。

穆紫荆上小学时,正是“文革”肆虐的年代,那时宣传的是“读书无用论”,把知识分子称为“臭老九”,学校里根本没有好的读书环境,但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穆紫荆还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校里读不到的东西,她在家里却有,看了很多英文小说和中国古典名著以及诗词。她还记得,那时候妈妈每星期都带她到外公家里,老人家图书馆一样的丰富藏书堪称知识的宝库,在这里她像海绵一样,贪婪地吮吸着各种知识,特别是培养了对文学的爱好。

走进复旦

1976年10月,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恢复高考招生制度。那时穆紫荆正在上高中,门门功课都很优秀,不仅文科好,高中时写的一篇作文被选登上海《文汇报》,数学还曾考过全年级的第一名。她家里目睹几十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受迫害的情况,觉得文科太危险,认为学理工、靠技术吃饭,保险一些。所以穆紫荆原准备报考的是理工科,但后来在具体考虑以后读什么专业的时候,她发现竟然找不到让自己一见钟情的。任何一个理工科专业的条目落在其眼里,一想到要一辈子和它绑在一起,她就发怵。这不要,那不要的,父母也拿她没办法,最后因为当时是正式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也是中国文化界文艺复兴的开始,从长远来看,被文革拦腰砍断了十年的中国文化急需有一批业内的人员来予以研究和拯救。因此,这一年的复旦大学就被允许在分数一定要够的前提下,在中文系再扩大招收一个班(在新闻系和计算机系也搞了类似的扩招)。后来,这个班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来自从事文化工作的上海文化界名人的家庭。穆紫荆也由此被中文系录取到这个班去“继承其外公的事业”。用她自己的话说起来就是有点逃不过去的命吧。

穆紫荆在复旦求学的四年,是刻苦攻读,也是快乐的四年。当时中国已处于改革开放时期,邓丽君的歌声已传到大陆。西方电影如《简爱》、《苔丝》、《悲惨世界》和《飘》也开始解禁,让她在“惟命是从的年代里看到了属于一个人的尊严、奋斗、爱情以及永恒在人生里面的意义和份量”。穆紫荆在复旦开始接触台湾文学,阅读了白先勇等名家的作品,大大开阔了视野。她记得那时还开设“小说创作”课,她写出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写毕业论文时,穆紫荆选择了研究民国时期的女文学家庐隐。庐隐(1898-1934)原名黄淑仪,是五四时期著名的女作家,与冰心、林徽因齐名,并称为“福州三大才女”。穆紫荆深入分析了庐隐所处的的时代和代表作《海滨故人》及其他作品,展示出文学批评的才能,以毕业论文评分为优的成绩结束了在复旦的学业。

穆紫荆一直怀念母校,怀念那美好的求学岁月。2009年复旦大学德国校友会成立。穆紫荆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现担任校友会“文化论坛主持人”,她在德华报纸上,已经开始逐步地介绍在德创业打拼的复旦校友。

来到德国

复旦毕业后,穆紫荆被分配到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工作,在这里她认识了王安忆、叶辛等许多中国当代知名作家。穆紫荆负责国际文化交流联络,这也是因为她虽然读的是中文系,但是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她的英文,尤其是口语,在当时的学生中十分出色。她身为中文系学生,在学校汇演的时候,敢于上台用英语朗诵一首自己的诗,被很多同学记在了脑子里。后来国门渐渐打开之后,她萌发了到国外留学,闯世界的念头。

1987年,梦想终于成真。穆紫荆乘火车经西伯利亚大铁路,七天七夜,来到莫斯科。那时德国尚未统一。于是她先换车到东柏林,然后转车来到西德鲁尔区大城波鸿(Bochum)。波鸿位于鲁尔区中部,人口30多万。这座城市拥有鲁尔大学,设有驰名世界的矿业博物馆和规模宏大的天象馆,设有德国一流的话剧院,被誉为鲁尔区新兴的文化城。

鲁尔大学是鲁尔区的第一所大学。从1961年开始,经过4年时间的建设,在波鸿东南郊一片5.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出现了一座校园整齐、楼房林立的大学城。80年代已发展为拥有20个系、近4万学生的高等学府。它设有东亚学院,为海外中国学的研究重镇之一。穆紫荆正是来到该校学习。不久,她被聘为国际著名汉学家马汉茂(Helmut Martin,1940-1999)教授的汉学教学助理。马汉茂教授早年学中文的故事很有意思。他1961年考入慕尼黑大学中文系,全班只有5个人。最初学的是汉字,却不是学汉语。他们的学习方法令人吃惊,一入学,便学《老子》(即《道德经》)这样的艰深的中国古文,而不像中国人学外语那样,从“你好”,“再见”入门。马汉茂最后以研究明清戏曲家李渔(1610-1680)为题,26岁获得汉学博士学位。令人不可理解的是,当他成为汉学博士时,还不会讲汉语。因为那时中国正处于闭关锁国的文革时代,德国华人太少,他没有机会学口语,就连他的教授虽然能阅读讲解古文,但也不会说汉语。1967年,他到台湾留学,特地跟中国人在一起,苦练口语。一个偶然的机会,马汉茂在台湾发现一批极为重要的信件——鲁迅、徐志摩、戴望舒、王映霞等人写给郁达夫的几十封信,成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珍贵资料。1970年,马汉茂在台湾自费印刷了《给郁达夫的信》一书,1973年第四期香港《明报月刊》予以转载,引起钱钟书等许多大陆学者的注意,他的名声开始远扬国际汉学界。1972年,联邦德国外交部请马汉茂当翻译,原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政府决定在波恩进行秘密谈判,需要高明的翻译。这年10月11日,两国宣布正式建交,马汉茂为这一历史性的重大事件出了力。在粉碎“四人帮”后,马汉茂如愿以偿,一次又一次访问中国大陆,全力以赴研究翻译中国当代文学。穆紫荆来到波鸿,正逢其时,在马汉茂的领导下,她与汉学系的学生们一起搜集整理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当代文学作品。做了大量有利于中德文化交流的工作。

也正是在鲁尔大学,穆紫荆认识了她人生中的另一半,一位能说流利汉语的德国汉学系高材生。1989年,他们喜结连理。先在埃森,后来搬到法兰克福附近居住,共同育有两个孩子。穆紫荆在家相夫教子,操持家务近十年,后来开始从事半职的工作并担任黑森州君子中文学校教师,在那样忙碌的情况下,穆紫荆还是不忘文学梦,她通过细心的观察,从日常生活中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从2005年开始,厚积薄发的穆紫荆,作品像井喷一般问世,不但见诸于上海《新民晚报》、上海《文学报》、上海文学月刊《海上文坛》,还飘过大洋,以平均每周两篇的速度荣登美国《星岛日报》的副刊,开始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在德国,2007年穆紫荆的作品首先登上《欧华导报》,后来又在《华商报》、《欧洲新报》以及《本月刊》杂志发表,成为很有名望的德华作家。2012年春夏,她专门为捷克《布拉格时报》捉刀的中篇连载《灰眼珠,黑眼珠》在连载三个季度中,好评如潮。有的读者甚至因为等不及向编辑部提出可不可以每次连载的篇幅多一点,长一点。

穆紫荆非常勤奋,至目前为止,仅在新浪博客上,从2011到2013这三年间就发表了文章约240篇,在网易博客上,还有从2007到2010这三年间的230多篇。今年,她的部分作品整理为短篇小说集《归梦湖边》(189页),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还出版了另一本散文随笔集《又回伊甸》(200页),由华友出版社出版。其作品笔触专注于海外华人的生活与心境,文章很有特色。

穆紫荆的代表作微型小说《无声的日子》被《香港文学》收入“2010年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展”。散文《又回伊甸》获2010年江苏太仓市首届“月季杯”文学征文荣誉奖。小小说《人隔千里一梦回》获2012年《欧洲新报》“金凤凰杯”优秀奖。2013年,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主办“黔台杯·第二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穆紫荆的作品《一份额外的礼物》从世界各地近8000篇来稿中,脱颖而出,荣获佳作奖,这是对穆紫荆创作实力的一个肯定。

为繁荣欧华文坛尽力

作品频频见报的穆紫荆很快就引起了海内外华语文学界的注意,不久她就成为世界华文小小说协会会员。2009年,穆紫荆加入欧华作协,如今担任协会副秘书长。

穆紫荆热心会务。积极参加欧华各类文集的写作。在《欧洲华文作家微型小说选——对窗六百八十格》中收录了她的6篇小说,旅游文集《欧洲不再是传说》中有她的3篇,欧华作协纪念文集《迤逦文林20年》中她贡献了5篇作品。穆紫荆是中文系的科班,文字功底深厚,主动承担了两本欧华文选的编辑工作。第一本是《东张西望,看欧洲家庭教育》,共收录了21位作者51篇作品,其中有穆紫荆的6篇。这本书由谢盛友主编,穆紫荆为责任编辑。她在组稿、润色和校对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忙了一年,这本318页的文集才得以问世。穆紫荆深情地说:“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可以说成书的过程,也是我本人从这本书中学习和获益的过程。每一篇文章,就如同是一个由作者心血集成的孩子。在给它们梳洗打扮穿着整齐的过程中,我发现它们一个个都是那样的有个性有骨肉。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我不仅被它们所感动所折服,深深地爱上了它们,同时也通过这一份对它们的爱,我借此机会由衷地感谢将它们孕育出来的作家们”。穆紫荆就是这样谦虚,这样低调。

第二本是《欧洲绿生活,向欧洲学习过节能、减碳、废核的日子》,花费的时间更长。从组稿,润色、校对、编排、与出版社反复沟通,到正式出版,前后共用了两年时间。全书由谢盛友(德)策划,穆紫荆担任主编,还请担任过联合报副刊编辑的丘彦明(比)作顾问,并邀朱文辉(瑞士)、颜敏如(瑞士)、林凯瑜(波兰)、郑伊雯(德)、郭蕾(挪)、麦胜梅(德)、于采薇(德)、区曼玲(德)作编委。大家群策群力,终于完成这一文化工程。全书354页,12个国家28位文友,发表了约50篇文章,其中有穆紫荆的6篇。穆紫荆和其他几位担任编辑和校对的文友,真正做到“为求一字稳,耐得半晓寒”,对全书作了多次琢磨修改,精修细润,才孕育出这本“欧洲向你细说绿色天地和人生”的专书。

还要补充一下,欧华作协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迤逦文林二十年》这本书穆紫荆也付出了心血。她同老木、邱秀玉共同承担了诗歌部分的编辑工作。

最后要告诉大家,穆紫荆还是一位很有造诣的诗人,她曾应邀到马来西亚参加第33届世界诗人大会,在会上她用中英文朗诵了自己的作品,获得人们的好评。这里就以穆紫荆在世界诗人大会上朗诵的《归梦湖边》这首诗,作为本文的结尾:

记忆

是一张你的脸

衬着湖底的蓝

浮动出云彩

文字

是一双你的眼

沿着白色的岸

搜索,等待

有一只手

是湖底探宝的船

握一把满满

温润的期待

无数的石头

变换着出水后的色彩

挑个宝在掌

倏(shu)忽发现是活的心瓣

我捧着它一路狂奔

任凭风沙满头

只为赶在它停止的那点

入关

我看见一个影子

在空气里弥漫

而你

踩着贝壳上的露水

渐行渐远

原文刊于2014年6月1日《欧洲新报》(有删减),标题为网站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