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迹的故事——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

发迹的故事——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

施叔青极为擅长说故事的能力,在历史书写上大概最为能够让她尽情发挥。读过她的台湾三部曲后,回头看其香港三部曲,能看到她对历史的掌握和处理成为日后完成自身书写的基础和练习。 

台湾三部曲于我而言比香港三部曲精彩,台湾牵涉的族群比香港可能来得复杂,其广度分散在多个族群的形象上,而作为异乡的历史,施叔青就书写香港历史时,借黄得云的生平作中轴,一脉相承串连多个重要片段。不过,有关三年零八个月仍作略写,这是一段保持含糊的历史,彷佛这片土地不愿提起,亦任由忘记。 

黄得云离根与忘根,被嫁接在香港填海而来的土地上萌芽发迹,所谓苦尽甘来的一代,从施叔青的书写中娓娓道尽今天我看到的浮华是怎样建成。作者着重一个大家族的由寒微到奢华的风光,人物身上背着浮城的种种特质,外国人的、官员的、内地移民的、土生土长的、混血的第二代的一切一切,还有他们眼中的香港。历史始终是主线,离不开殖民地带来的种族和资本主义接着而来的问题,构成的图像是:香港是怎样走过来的。 

《寂寞云园》作为三部曲的终章,黄得云中年以后的事迹由第四代的蝶娘道出,颇具似讹传讹的味道。「寂寞」的终结写在外国情人离开以后,黄得云晚年谈着纯洁的爱情,对比初期与史密斯浸没在金钱、渲泄、依靠的肉欲故事,彷佛象征英国与香港的关系有如此微妙的变化,而情人的离去,掏空了黄得云心里的最后依靠,暗示作者对失去英国护荫的香港抱持的悲观看法。蝶娘是饱经沧桑的那代人,把握每次巨变的机遇得来的富裕所养活的新生代,被上流消费社会的种种产物包围,爱玩爱出风头,没有甚么目的,只顾享受,似乎是对殖民地的种留下的最后预言。 

施叔青以许多篇幅书写了殖民地统治者般的管治手法,尤其中西文化的冲突上,英国人视中医为不文明的土法医术,但各官员在审视时戴上西方帽子,那份优越感的评做东华三院的中国医术,又不见得是一种文明的目光。香港三部曲里,施叔青虽然已能在各类人物的处境上平衡展示其困境,但毕竟对过去西方就东方的文化持有的歧视,她仍是讽刺揶揄一番,大有争一口气之感。相比这里,台湾三部曲中的《风前尘埃》,日本人、原住民和汉族的关系上较为立体,这些在香港三部曲上不够立体,施虐与被虐的关系较为二元对立。 

《寂寞云园》的叙述手法比《她名叫蝴蝶》和《遍山洋紫荆》来得精彩,而且很适合作为总结,由后人述说,不见了前两部「说书人」般的叙述方式,很像儿孙述说祖父母的故事,并以此为荣,承接他们带来的一切。遗憾的是第三部曲集中在上流社会,略写过中产崛起的片段,市井部分就更见不足。或者前两部有了黄得云的艰苦经营,终结就落在紫醉金迷背后的寂寞上。三部曲集中在由贫转富的变迁上,较少见到社会各层面的转面。当然篇幅所限,作者亦有要集中讨论的主题,要知历史,我们还是该翻翻历史书一读。 

http://book.douban.com/review/6327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