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虹影新书《好儿女花》:爱情如疾病

虹影新书《好儿女花》:爱情如疾病

著名作家虹影最新长篇小说《好儿女花》近日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新书可以说是《饥饿的女儿》的续篇,仍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虹影说:“我写过十一部长篇,只有这两部作品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饥饿的女儿》是从我童年写到十八岁,那是一个少女的成长;《好儿女花》则是从幼年写到今天,四十多年来的故事,我的情感,事业波折,生活在东西方,所有的迷失,痛苦,还原一个真实的自我。”

这本书,我必须诚实面对自己的良心

“这本书是关于我自己的记忆,是关于我母亲的故事,那些长年堆积在我心里的黑暗和爱。”虹影在本书的前言中写道。母亲的小名“小桃红”,俗称指甲花,也称好儿女花,是最易生长、生命力强,但也最卑微的花。母亲的生前际遇如同此花。虹影以冷静的笔触,将内心的伤痛一点点晾晒出来:母亲过世,她返回重庆家乡,在奔丧的三天,逐步揭开了家族阴暗的历史。在《饥饿的女儿》中,她曾在十八岁生日当天知晓了自己的私生女身世,之后她浪迹四方,于国际文坛声名鹊起。婚姻遭变,这些都一一夹叙在她奔丧的线索里,母亲的生平、兄弟姐妹纠结不清的人性表现,以及那谜一般的不堪回首的过去,将生存混乱沉重的大幕一点点拉开。

虹影在接受采访时说,如书里讲述的一样,她的母亲于2006年10月25日去世,她到重庆奔丧。几天之后回北京,再也无法平静。“就是从那时起,这本书就生长在我心里。因为怀孕,我经常得停下笔来,不能让肚子里的孩子太悲伤。可是她比我坚强,没让我有任何异常情况,连一次呕吐也没有。看来她想要听我的故事,她的外婆的故事。所以,这本书,我必须诚实,必须面对自己的良心,我想要告诉我的孩子她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她的外婆是怎样一个人。”

小说写完后,她一直在修改,她看着那些文字,问自己:“要不要发表?”“三年过去,到今年把书交给出版社,让出版社一再延后出版时间,也是在心里再一次询问自己,是啊,我真的想把这些写给自己的文字公开吗?最后一次我没有犹豫,就像一个初学游泳的人,跳下跳台,是死是活,我都把自己义无反顾地交出去了。”

终点就是被忘记,我早就已经达到

从《饥饿的女儿》到《好儿女花》,虹影一直很青睐于这种亦真亦假的半自传体小说,读者很容易将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带到作者身上。当记者询问《好儿女花》中究竟有多少虹影的真实经历,虹影表示一个远在美国的朋友日前写信给她,“我真希望这是一本完完全全的小说,而不是真的。作为读者,我欣喜自己读到了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可是作为你的朋友,我的心都读碎了。”

书中,女主人公离婚的原因在结尾被轻轻点破——“二女事一夫”,这是小说虚构还是真实生活,虹影说,“我们小说家只是将生活的一种状态用艺术的语言表述出来。可是我们做这项工作时,经常感觉无能为力,因为生活在我们表述时,变得更加狰狞可怕。我可怜自己作为小说家的身份,也可怜曾经过那种滑稽的角色。多少次想推开自己那些年的生活,那些不为人知的挣扎和失落,可我办不到,那些阴影就跟影子一样跟着,压在身上,一年重于一年,直到三年前,我终于勇敢地拿起笔来,才敢吐出一口气。”

爱情在虹影看来,“如同疾病,没有谁能免除,谁能不沉沦?爱情如同隐喻,米兰昆德拉说,爱情一比喻,就坏了。所以,故事就产生了,我们的人生就改变了。”对于自己曾经那段长达八年的婚姻,虹影说,“人的生命很奇特,人生之路更奇特,好比海上航行之船,各有各的方向,展现在眼前的地平线也会不同。鱼呢,它朝大海深处去,世界的亮光会刺痛它的眼,但在水里,它孤独但平静。有位谜一样的诗人说过一句话,或许是最好的回答:‘终点就是被忘记,我早就已经达到。’”

“真真假假”热闹背后,虹影会说这些都不是重点,她希望大家能从这本书中读出宽容、谅解与爱心。“这是一本我作为女儿讲给去世的母亲心里话的书,也是一本我作为母亲讲给幼小的女儿心里话的书,盼望我们能一起找到回家的路,那个有苦难和不幸,也有美好记忆的家。”

http://book.ifeng.com/psl/xskd/200910/1019_3586_13937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