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杨争光《对一个符驮村人的部分追忆》 言有尽而意无穷
杨争光《对一个符驮村人的部分追忆》 言有尽而意无穷
来源:文艺报 作者:付艳霞
杨争光的中篇小说《对一个符驮村人的部分追忆》(《收获》2007年第6期)很像一个社会学文本。它的语言风格和叙事风格都贴着杨争光的标签,时不时会让人想起他的长篇《从两个蛋开始》。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个乡村里飞出的“凤凰男”,然而,乡土不再是衣锦风光的家园,而变成了难以摆脱又无从言说的噩梦。符驮村人靠着牢不可破的血缘和地缘伦理,用自己的思考逻辑和人伦方式侵入他的生活,他不断挣扎在符驮村人层出不穷的要求和妻子愈演愈烈的反感之中,最终,患上了喉癌。杨争光用一种严谨而冷静的语言方式,用一个略显极端的个案来呈现有关乡土乡情、出身背景、城乡差距、血缘人伦的故事,这个故事既颠覆了“衣锦还乡”和“亲不亲故乡人”的传统逻辑,又强有力地维护着这个逻辑。平静散漫的讲述中隐隐透露的自我辩难,进一步深化和复杂化了相关问题,让一个小说文本在有限的空间内承载了多维立体的内涵。小说的结尾,更是用“元小说”的方式,进一步让这个故事贴近社会学范畴。聪明而老辣的写作者总是能够在极容易被庸俗化的话题中找到更为广阔而深厚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