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沉思默想者

沉思默想者

——作家石舒清印象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李双丽

我知道石舒清是多年前从他发表在杂志上的作品《清水里的刀子》,作品那细腻别样的笔法,意蕴的纯净深远让我记住了这个名字;记住了宁夏西海固,石舒清的家乡。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与石舒清渐渐有了些联系,或是书信,或是电话。他的声音质朴、简短、有力,三言两语的。渐渐地,这些三言两语,让我对石舒清有了判断,有了敬意。

谦和、真诚、信任、支持,还有久违的童真般的亲切感。倒是因了这谦和、亲切的感觉,多年来让我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对石舒清似乎很了解,用一句话来形容,好像既是陌生的,又是熟悉的。几年过去了,却从未见过面。

第一次见面,是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上。个子不高,略微清癯的面庞。但人站在那儿似乎很有分量。尤其是眼镜后面的大眼睛坚毅而有穿透力,在它扫视的瞬间,这穿透力会让人感到它观察的力度、犀利和敏锐。面对它,仿佛内在里有什么会被它看透的心虚,然而那略带羞容的有亲和力的微笑,又会让你觉得很轻松。

他坐在那儿话语不多,谦和里面流露出的好像是不张扬的性情,不做作,很本真的状态。像是一种自然的本性,不会让人有距离感。相反,倒让人觉得是一种难得的善良随和的品质。

这时,我会想起他的作品,那些给人带来思考回味的具有地域特色、精神内涵深远的作品。他那来源于心灵积淀的丰富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思想,可能更适于独语独处,沉静相对地会使他的灵魂更自由,想象力的空间更辽阔,并且用文学的语言形式表露出来。这或许也是他写作的特点。

石舒清从1989年开始创作发表第一篇作品《田长工小传》起,一直致力于短篇小说的创作并多次获奖。通过一个老人和一头牛写人的命运、人的情感,思考生死感悟的《清水里的刀子》,荣获2001年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最佳短篇小说奖。

石舒清曾说:“我觉得一个作家有没有依托的背景是很重要的,有了就是咬定青山,没有就是浮萍无根。我有西海固这样一块富足阔大而又深远的背景,实在是我的福祉。”

他最近创作的作品《农事诗》的艺术风格又有了新的变化。他的作品原有的散文化风格在这部作品中转化为传统的人物故事性叙述。

我欣赏他的作品,同时也欣赏他少言寡语沉思默想者的状态。远离世俗的嘈杂喧嚣热闹,于沉静中审视着一切,这是有所作为者的状态,尤其是作家。

宁静致远。

当然,能够保持着这样的状态,他必定也是一个对自己有着清醒自我认识的智者。现在也记不清是怎样道的别,只记得匆匆忙忙的。一瞬间,他就消失在走廊的尽头。但脚步坚实有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2年10月29日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