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借助“粗略”寻求本真

作者:詹克明    更新时间:2017-05-18 15:57:49

科学若参禅,虔诚悟自然。

                                 ——《科学杂咏》

有些事,你越是熟悉,越是难以准确说清;越是穷究,越是觉得它深不可测;越是努力靠近,越是觉得它无限遥远。当你为此追求了一生,总算有了点实质性理解时,却又发现,那竟然是个永远也不可企及的彼岸。

科学本原所限,任凭其今后怎样发达——科学永远也不可能抵达绝对真实的彼岸!

在所有人类文明中,最不可思议的就是“科学”。

它浑然一体,和盘托出,你要么全盘接受,要么完全拒绝,不可以选择性地承认一部分,而排斥另一部分,更不允许擅自增添或是删减其中的任何微小部分。

它遵循自然,特立独行,从不归属或依附于任何的文化类型,也毫不避讳任何有悖于当地文明的传统禁忌。

它高屋建瓴,巍峨卓立,从根基上起就已孑然自立,任其自成一统,自我完善,自洽圆通,自行发展。因此它更像是一种单性繁殖的高级生命体。

它源净流清,伪妄难藏,永远保持极强的自洁能力,而且这种去伪存真的净化过程只能依靠科学自身来完成,完全无需任何科学之外的力量非分评说,强行干预。

它大成若缺,深不可测,永远没有完成,永远都有新的未知需要探究,使之不断扩展壮大,分立出新的科学分支。

没有现代科学就没有现代人类!

作为现代文明的独立支撑,科学又拥有诸多发自本原的内在禀性。


科学借助“粗略”寻求本真

严格说来,大自然只有“1”,没有“2”(当然大自然也没有“0”,“0”只存在于人的主观世界之中)。

即使这个“1”,你也不能从它所在的环境中将其完整地剥离出来。

原则上你拿不到一个完全的电子,依据波函数平方计算,这个电子的几率分布可以延伸到无限远处。

你也从未看到过一棵完整的树。须知,大树的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同等壮观。它的根系可以延伸至几米、十几米,而它最活跃的根毛尖端则是一个长八十至一千五百微米、直径十微米的单个细胞。有谁能不失一个根毛细胞地挖出一棵完整的树?同理,又有哪位植物学家敢说他见过一株如此绝对完整、不失纤毫的草?

你甚至看不到一颗完全的星。我们看到的星光或许只是它几万年前发出的极小一部分光(而且它现在已不在你所看到的位置上了),它的绝大多数星光都已辐射到太空中去了。

在这完全没有全同的大自然中,要想得到可视为“相同”的一类事物必须具备适度“模糊”的粗略眼光。如同经过严格挑选的仪仗队士兵,高矮、胖瘦、着装都一样,近瞧细看却仍是眉眼有别。倘若是在大雾天气,蓦然一瞥就可视为全同。唯有模糊了非主要因素,掩蔽其次要差异,才可能无需分辨地将本质相同的一些事物视为同一,并将它们归为一类。有了类别才可以产生名词、动词、数词,才可以有语言,有逻辑思维,有科学,有数学。

由是观之,构成语言之词必须带有某种得以概括全员的“粗粒化”特征。正是借助这些抽象“颗粒”之间多种多样的组合,才会在我们头脑中整合成无比精彩的大千世界。其融合过程很像法国印象派画家修拉所创立的“点彩派”技法。他的一幅名画《大碗岛上的星期日下午》描绘了巴黎奥尼埃大碗岛上人们假日休闲的情景。与传统画法截然不同的是,画家不施油彩,全部使用直径一毫米左右的红黄绿三原色小圆片,按照画面配色所需,精心选择恰当比例的小原色片贴附在画布上。画家巧妙地借用了人眼分辨率的有限,当你退到三米开外,各种不同配比的三原色彩点在你分辨略显模糊的眼中自行“调色”,其整体效果与画家手持调色板的传统设色技法毫无二致。仅仅借助了视觉“模糊”即可让有限品种的“粗粒”幻化出无限色阶的细腻色彩。

堪称“粗粒化”极致的要数达利那幅油画《眺望大海的裸体加拉》。画面仅仅由不足两百个方块组成,近看是裸女背影,退至二十米之外观赏,一帧美国总统林肯的头像就会浮现出来。

从科学视角来看,没有重复就没有规律可循,当然也就不会产生科学。既然“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故严格说来世上本无真正意义上的完全重复。唯有保持适度模糊,忽略次要因素,人们才有可能观察到一系列所谓的“可重复事件”,并从这种稳定重复中把握事物运动的共同特征,发现其内在规律。

“粗粒化”还表现在对自然的雕凿上。大自然浑然一体,原本无“数”、无“量”、无“阶”。由于人们创立了使之得以分割的升斗、尺寸、斤两、分秒等“单位”,又创制了相应的各类量具才有了“量度”,也才有了“数”。有此量化之后才会有科学测量,才可得出定量的科学公式(当然也就同时有了“精度”与“误差”)。如同一处坡度连续的山丘,人们唯有把它凿成步步台阶才有了拾级而上。艺术也同样如此,本是连贯的莺声婉转,非得把地籁天声的连续音域“凿成”音阶才可谱写音乐歌曲。

没有“凿阶”,没有量化就没有人类现代文明,当然也就不可能有科学。《庄子·应帝王》中说:“南海之帝倏,北海之帝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人类对自然也是如此,诸多自然之物本来无阶,人类擅自将其凿阶,所得之物已非原本之自然,当属人工之物。亡自然而起人工,自会与自然疏离。然而,不施凿阶又哪来的科学?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