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市蒲州古城记
愿天下有情人总成眷属
史 荣 东
登临罢鹳雀楼,坐车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普救寺。我们为了抓紧时间乘车从后门而进。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元代普救寺是《西厢记》发生地,王实甫《西厢记》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它开创了“有情人总成眷属”情爱之地。
进了寺院不久,便到了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梨花深院并不大,大约二十多米见方的院落,老夫人、崔莺莺、红娘住正院两厢,公子欢郎住东厢,张生借宿的西轩(西厢),白马解围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西厢记》中“请宴”、“赖婚”、“逾垣”、“拷红”等戏,皆发生于此院之中。说来老夫人十分昏聩,孤男寡女青年人就在她眼皮下完成了男欢女爱,鱼水和谐之事。而今,崔莺莺、张生、红娘、老夫人已随流逝而去,只有蛙声“咯哇!咯哇!”地鸣着“有情人总成眷属”。
就在不大的院落中,王实甫以它为背景,以神来之笔写就了流传千古美丽动人的《西厢记》。《西厢记》取材于唐代元禛的《莺莺传》。“王西厢”不但戏写得美,而且唱词优美婉转,如第三折中: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西厢记》以卓越的艺术成就,为后世的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如越剧《西厢记•琴心》唱段,代表了艺术大师袁雪芬最高水准:
莫不是步摇得宝髻玲珑,
莫不是裙拖得环佩叮咚。
莫不是风吹铁马檐前动,
莫不是那梵王宫殿夜鸣钟。
我这里潜身听声在墙东,
却原来西厢的人儿理丝桐。
他不做铁骑刀枪把壮声涌,
他不效缑山鹤唳空。
他不逞高怀把风月弄,
他却似儿女低语在小窗中。
他思已穷恨未穷,
都只为娇鸾雏凤失雌雄。
他曲未终我意已通,
分明是伯劳飞燕各西东。
感怀一曲断肠夜,
知音千古此心同,
尽在不言中。
《西厢记》本是写张莺爱情的戏,却不经意托出了红娘形象,红娘成为天下“有情人总成眷属”的月老,荀慧生演的《红娘》别出风釆:
小姐呀小姐你多风采,
君瑞呀君瑞你大雅才。
风流不用千金买,
月移花影玉人来。
今宵勾却相思债,
一双情侣称心怀。
老夫人把婚姻赖,
好姻缘无情地被拆开。
你看小姐终日愁眉黛,
那张生只病的骨瘦如柴。
不管那老夫人家法厉害,
我红娘成就了他们鱼水和谐。
走出西厢不远,便看到了著名的莺莺塔,莺莺塔是明嘉靖四十三年重修,1991年5月又进行修葺,塔高13层,塔身高40米。它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四川南潼县大佛寺内的“石琴”,并称为中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莺莺塔与缅甸掸邦的摇头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六大奇塔。
过了大钟楼便到普救寺正门,陡峭的108石阶,代表人间烦恼,其中也表示取得爱情的不易。我们走下石阶,三对夫妻分必在同心锁前,定格了“此处无声胜有声” 的同心结。
2014年11月
游河南开封记
包 公 祠 中 冤 假 案
史 荣 东
我又次游览了包公祠。包公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对后世影响巨大。他留下的著名于世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在殿中央竖立一座《开封府题名记》石碑,为北宋遗物,上面刻有北宋183位开封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惟有包公名下出现了一条深深的指痕,这是人们因敬爱包公,观赏碑刻时指指点点,天长日久而磨出来的指痕,是包公受人们尊
敬的实证。
元代诗人王恽,赋诗赞扬包公和范仲淹的盛德和威名光耀千古,诗中赞道:
拂拭残碑览德辉,千年包范见留题。
惊乌绕匝中庭柏,犹畏霜威不敢栖。
来到了东配殿,我们看到一组蜡像,这是一出正在上演的戏——《铡美案》,这本戏,无疑是包公传说中最辉煌的篇章。《铡美案》流传最为广泛,剧中塑造出的人物,尤其是包公形象最为逼真,他执法如山,为民做主,不怕触怒皇太后,最终铡了忘恩负义、杀妻灭子的陈世美。从《铡美案》戏来讲不愧为是本好戏,它张扬了人间正气,然而,把它供奉在包公祠堂之上却失去了严肃性,必竟陈世美是个冤假错案。
据《均州志》和《续辑均州志》记载:清顺治年间,均州有一个叫陈熟美(又名陈世美), 他自幼聪颖好学,启蒙读书时,与秦馨莲青梅竹马,私订终身。陈在秦家的帮助下,于顺治八年(1651年)考取举人,四年后又中了进士,经吏部选拔任直隶饶阳县知县。《续辑均州志》记载,陈熟美政绩突出,屡受顺治皇帝重用,后来官至贵州省思石道按察司副使,兼布政司参政;康熙十年(1671年),他又升任户部郎中、侍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他偕妻子告老还乡。
陈熟美为官清廉,一直与秦馨莲恩爱有加。陈熟美之所以被冤枉,其实也与他的洁身自好、为官清廉有关。 陈熟美的同窗胡梦蝶、仇梦麟找他求官,都被他拒绝了。胡、仇二人认为陈熟美忘恩负义,忘记结义时的誓言。在途经河南南阳时,他们看到正在上演曲剧《琵琶记》,便花钱请戏班子按自己的意愿编造《新琵琶记》,又名《秦香莲怀抱琵琶》。胡梦蝶把陈熟美改成陈世美,剧中还请出了宋朝大清官包公,将陈世美铡了,以表心头之恨。 此剧连续在河南南阳、邓县,湖北襄阳、均州上演,该剧在民国时期演变成了《铡美案》。
而现在把因心术不正而抹黒的陈世美冤假错案——《铡美案》陈列在包公祠中,上演着清官侧清官,这是不是有些滑稽可笑,是不是有辱包公的一世清明?
其实把历史人物颠倒不仅仅是《铡美案》,《白蛇传》也是其中一例。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说:南宋绍兴年间,许宣一日祭祖回来,在雨中渡船上遇到蛇精白娘子,经过了借伞还伞后,蛇精要与许宣结为夫妇。丫鬟小青盜用官府库银,被发现后连累许宣而被发配苏州,在苏州与蛇精相遇而结婚,后又因白娘子盗物累及许宣,再次发配至镇江,许、白又于镇江相遇复合。法海识破美女是蛇精,向许宣告知真相,许宣得知白娘子为蛇精后,惊恐万分,要法海收他为徒弟,在法海禅师的帮助下收压了蛇精青鱼精。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主要警戒世人。剧本《白蛇传》根据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改编的,从剧本来讲,是非常不错的本子,情节起伏跌荡,情感动人,然而,苦的却是法海,一位道德高尚法师,成了镇压善良的罪人。
我不止一次到过镇江金山寺,游览过法海修行的法海洞,了解到法海禅师是唐代名相裴休之子,俗名裴文德。当时皇子得恶疾,看尽名医均不奏效,裴休把自己儿子代皇子出家,密印寺主持灵佑禅师为他的儿子赐号“法海”。法海禅师燃烧一节指,誓愿重修道场,为众生树立伽蓝。于是开山挖田,刻苦劳作,渐渐赢得当地民众支持,开始建设寺院。法海意外掘出一批黄金,将其上交镇江太守。太守李琦将此事奉奏皇上,唐宣宗深为感动,敕令将黄金直接拨发给寺院常住,作为朝廷供养,并修建寺院,并敕寺院名金山禅寺。法海禅师一直在金山寺侧的一个山洞中禅修,经过漫长的艰苦创建,金山禅寺最后圆满建成,成为江南地区佛教界最大的禅宗丛林,名震古今。法海禅师被称作金山寺的“开山裴祖”。
更有甚者,戏曲《打金砖》中歪曲历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打金砖》在戏舞台影响甚大,许多戏曲名家争向演出。在《打金砖》的主角刘秀被刻画成无道昏君,并以酒醉形式,大肆杀戮功臣姚期(铫期)、马武、杜茂、岑彭、邓禹等功臣二十余人,末了,还编排出刘秀酒醒惊吓而死的情节,尤其在“追魂索命”一段表演中更是不堪入目,刘秀的恐惧、悔怕、争扎达到了极点,这那有马上夺天下的影子?其实,戏中被杀的功臣全是胡编乱造,无一人是历史真实,有很多人死于刘秀之后。铫期因梗直谏诤,深得刘秀器重,官拜太中大夫、卫尉等要职,他早卒于刘秀二十多年,决不是刘秀醉杀而亡,至于刘秀因恐吓而死,全是一派梦中雌黄!
光武帝刘秀是历代君王中称得上明君、贤君,他是中国众多中兴图強的君主中,他是最成功的一个,可谓是中兴图强第一君主!刘秀是位马上夺天下者,他亲率十三骑,以少胜多,取得了昆阳之战胜利,奠定了东汉基础;刘秀使用人才不论门第、不论出身,唯才任用、唯贤是用,以至大批人才忠心跟随;刘秀执政勤奋,不知辛劳,未旦视朝,日暮退朝,更鼓夜深,伏案就寝,留下了闪烁千古的“乐于此,不知疲” 的名言;刘秀秉公执法,论理不论人,对皇亲国戚更是如此,比如:对皇姐刘黄,国戚邓奉,杀害兄长朱鲔不因亲仇而费法;尤其是刘秀与功臣关系,相处甚好,他不像刘邦、朱元璋那样建国后大肆杀戮功臣,他建国后大封360位功臣,始终让他们享受很高待遇,无一人无故被杀害。所以,历代有作为帝王、历代史学家給光武帝刘秀给予崇高的评价,就连开国领袖毛泽东评价刘秀说:“①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②人常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刘秀是个例外,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他在家读书,安分守己,一旦造反,倒海翻江。轰轰烈烈,白手起家,创建了一个新的王朝。”
我在翻阅《后汉书》等书籍时,被光武帝刘秀事迹所感动,花了近十年时间写了九场话剧《光武中兴》和八场历史剧 《董宣筑墓》,以表达对振兴中华的意愿。看了《打金砖》后,自然义愤填膺,彻夜难眠。想不到《打金砖》的作者如此歪曲历史,给一代明君,一代贤君,颠倒黑白,扣上杀戮功臣的屎盆子!不知《打金砖》的作者,对一代中兴图強的光武帝有如此深仇大恨?我也写过不少历史剧,但对历史人物一定要尊重,对历史事件一定尊重,决不能以个人私怨颠倒乾坤,给古人抹黑,给正义抹黑,给光明抹黑,给历史抹黑!
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