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港台和海外研究论著概况
港台学者对王国维的研究之兴趣和热情与大陆学人一样很高。台湾发表的王国维研究论文较多,自1955年至1984年的三十年间约有四五十篇,大部分是关于《人间词话》和境界说的。如陈定山《读人间词话》(《畅流》11卷11期,1955)、获枫《王国维与人间词话》(《文坛》230卷,1964)、陈胜长《读人间词话及词学通论作词法》(《新亚生活》,9卷14期,1967)、禚梦庵《人间词话札记》(禚梦庵《杨柳诗话》,台北商务印书馆1971)、王福群《人间词话研究》(《文史学报》9卷,1972)、陈俊成《人间词话今议》(一)—(五)(《中华文化复兴月刊》6卷8期、10、11期,7卷3、4期,1973年8年—1974年4月)和《人间词话今议——探讨王国维先生对“意境”的看法》(同上8卷5期,1975年)、纪实《王静安的诗词论》(上、中、下)(《今日中国》,49卷,1975年)、魏曼特《评王国维著〈人间词话〉兼论词的心理描写》(《民主宪政》47卷2期,1975年)和《再评王国维著〈人间词话〉兼论词的心理描写》(同上7期),以及孟实《诗的显与隐——关于王静安人间词话的几点意见》(孟实《我与文学及其他》,台北进学书局,1971)和谢世涯《王国维的情真源于阅世浅说辩诬》(《南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8—9卷,1974)等。专论境界的文章亦较多,有吴宏一《王静安境界说的分析》(《现代文学》33卷,1967年)、姚一苇《论境界》(姚一苇《艺术的奥秘》,台湾开明书店1968)、吴锡泽《我也来谈谈词的境界——读王国维人间词话》(《新叶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69)、柯庆明《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柯庆明《一些文学观点及其考察》,台北云天出版社,1970)、魏曼特《从王静安著人间词话谈到诗词的境界》(《民主宪政》43卷9期,1973年)、黄维梁《王国维“境界”说有没有开创新境界?——〈人间词话〉新论》(上、中、下)(《幼狮月刊》49卷4、5、6期,1975年;后又收入作者之《中国诗学纵横论》,台湾洪范书店,1978)、程大城《论境界》(程大城《文学的哲学》,台湾世界书局,1977年再版)、李炳南《王国维境界说之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21卷,1977年)、黄志民《人间词话之境界说及其商榷》(《中华学苑》29卷,1984年),另有一些专著如王梦鸥《文艺美学》(远行出版社1976年版)也论及境界。台湾中华书局还于1970年出版了涂庆一(译音)的《人间词话》英译本。
其次有几篇是论《红楼梦评论》的: 王靖献《王国维及其红楼梦评论》(《清华学报》10卷2期,1974年)、刘太希《王国维谈红楼梦》(《大成》50卷,1978年)、杨牧《王国维及其〈红楼梦评论〉》(作者著《文学知识》,台湾洪范书店1979)、杨昌年《美学批评初探(从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谈起)》(台湾师范大学《教学与研究》第三期)等。另有总论性的论文,如王韶生《王国维文学批评著述疏论》(《崇基学报》8卷1期,1968年)、纪实《王国维的戏曲小说观》(上、下)(《今日中国》47、48卷,1975年)等。
研究王国维词的,有叶嘉莹的论文数篇,这些文章于八十年代都在大陆重新发表过,如: 《说静安词浣溪沙一首》(《教育与文化》,136卷,1957年)、《由人间词话谈到诗歌的欣赏》(《文学杂志》6卷3期,1959年)、《谈诗歌的欣赏与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和《从人间词话看温韦冯李四家词的风格兼论晚唐五代词在意境方面的拓展》(《迦陵论词》,台北: 纯文学出版社1970)等。另有闵宗述《谈王静安词》(《反攻》133卷,1955年)、冯承基《闲话王静安词》(《大陆杂志》29卷7期,1964年)和劳幹《说王国维的浣溪沙词》(《文学杂志》1卷5期,1958年)等。
另有一些王国维其人其学的文章,如虞君质《王国维》(《中国文学史论集》,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觉堂《关于王国维》(台湾新生报,1970年5月19日)和王德毅的《王国维先生的学术贡献》(国语日报,1967年1月14日)、《王观堂先生著述考》(《大陆杂志》34卷4期,1967年)、《王观堂先生全集后记》(中央图书馆馆刊1卷4期,1968年)和《王国维》(《中国文化综合研究——近六十年来中国学人研究中国文化之贡献》,中华学术院中国文化综合研究专集编辑委员会,台北: 中华学术院,1971),以及蓝文徵《王国维年谱序》(国语日报,1967年8月26日)等。
台湾出版的台湾和海外华裔学者的论王专著有: 《王国维年谱》(王德毅,台北: 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7)、《王国维学述》(陈光宪,台北: 泊米尔书店1974)、《王国维人间词论研究》(陈茂树,台北: 撰者印行1975)、《苕华词与人间词话》(王宗乐,台北: 东大图书公司1977)、《王国维之诗书学》(洪国梁,台北: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84)等,和《王国维传记资料》(朱传誉、王茉莉,台北: 天一出版社1978)。台湾商务印书馆于1978年还重版大陆学者赵万里早年出版过的《民国王静安先生国维年谱》。此外,台湾还出版过论文集《王静安先生专号》(文史出版社1975)和何志韶《人间词话研究汇编》(台北: 巨浪出版社1975)等。
香港也出版了大陆、台港和海外华裔学者的数种论王专著: 《论王国维人间词》(周策纵,万有图书公司1972)、《王国维文学及文学批评》(蒋英豪,香港中文大学1974)、《王国维词注》(刘逸生,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5)。还有在大陆或台湾再版过的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九龙: 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0)、王宗乐《苕华词与人间词话述评》(文昌书局1976)。香港大学于1977年还出版了美国学者阿黛尔·奥斯汀·里基特的《人间词话》英译本。
王国维研究是一门国际性的学科,红学研究家周汝昌去美国出席首届《红楼梦》国际研讨会时发现不少美国知识分子也熟知王国维之大名(见周汝昌发表于1980年《大地》之文)。国外王国维研究的论文以日本最多,约有数十篇,内容多涉王国维的文艺思想、文学研究,也有少数评述其生平或探讨其死因的,间或也有比较文学方面的文章,如中野美代子《关于王国维式之死——三岛由纪夫论之一》(《北方文艺》4卷2期,1971年)。专著则多为西文,有一半是华裔学者所写:林利伟(译音)由巴黎大学出版的博士论文《王国维》(1948)和王诚一(译音)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的博士论文《王国维: 生平和学术》(1962)。1986年出版了两位西方学者的专著,德国霍尔曼·柯格尔夏茨《王国维和叔本华》和美国乔伊·褒奈《王国维传》(哈佛大学出版社)。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大陆学者一般都看不到港台和海外的学术论著。笔者也见不到以上大多数的港台和海外的论著。希望以后能有机会拜读,学习港台和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外学者一起更深入地研究王国维的学术遗产,推动当今的学术研究和文艺学、美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