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西的官司

作者:崖青    更新时间:2015-06-23 10:59:11

翠西家的房子在斜坡上,流线型的一长条。从大门开始有一条碎石铺成的小路通向正厅,厅里有回旋的楼梯、拱形的顶棚。屋后的阳台用雕花乌漆栏杆围起来,栏杆外的斜坡伸延出去,连上碧波荡漾的湖水。湖边靠着白色嵌红条的私人游艇。

我们七嘴八舌地称赞着。翠西笑着说,都是自己设计改建的,为此还虚惊一场呢。

当年,看了几十处房子,才买下它。然后从早到晚想着怎么改造这块属于自己的领地。买回几本室内装璜和庭院布置的杂志,继续看房子,取他们的经,心领神会后再加上自己的独创,描出一幅又一幅蓝图。接下来请装修工人大兴土木,把客厅的墙拆了,装上花格窗;在后院和地下室之间造出几级楼梯。然后兴致勃勃地在前院搭起一个暖房,把后院的阳台栏杆换成有民族特色的。

每天看着新的变化,翠西特有成就感。正忙得不亦乐乎,一张法院的传票似一帖清醒剂,让一切嘎然而止,原来环境保护局指控她私自搭建违章建筑,已被告上法庭。翠西打电话告诉先生的时候,声音都发抖,眼泪嗒嗒地掉下来了,在浅绿色的衣服上画上了墨绿色的圆点。 

法院的邮件是中午到的,整个下午她都坐立不安,一听到汽车声,就开门去看看,希望先生尽早回家,并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可是先生好像故意跟她作对,比平时更晚回家。原来先生下班后就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规范。结论是你即使买了这房子,它也是不能随意动土的“太岁”。任何明显的改动必须事先提供图纸,征得市政厅房管部门的同意。然后又请教了一些朋友,知道是有办法补救的,赶快找了一家高价的注册建筑师工作室,因为他可以在开庭之前将图纸审批成功。

先生办事效率很高,房管部门的批复在开庭前送进了法院,然后又度日如年地等着开庭。自从移民到美国,翠西可是从来就没有惹过什么是非啊。

尽管没做亏心事,法庭庄严的气氛也使人紧张,先生作的补救是否有效也未可知。按规定举手宣誓,翠西和先生向法官报上姓名住址。法官疑惑地看他们一眼,沉吟片刻,缓缓地说请再报一次你们的姓名。也许是翠西的英语说得不好,于是她先生缓慢而郑重地将两人的姓名再报一遍。

法官的话真让翠西傻了,美国人再幽默也不会戏言法庭吧。看看法官的神情是严肃的,决不是玩笑。可是他说的是“被告不是你们,此案不成立。”

翠西和先生离开法庭时还生怕法官反悔,回到家还云里雾里。这传票上明明白白写着他们家的门牌号码,明明白白写着要屋主出庭,屋主明明白白就是翠西和先生,可法官也明明白白地说,没事了,你们可以回家了。翠西觉得这一“捉”一“放”都令人莫名其妙。

翠西恍恍惚惚地走进厨房,忽听先生大呼一声“原来如此!”他想起法官问过一句话:你们不是布鲁斯夫妇吗?当然不。翠西的先生姓魏,翠西姓马。

原来举报人查的是翠西他们屋里屋外大兴土木的事实,告的却是原先的屋主布鲁斯夫妇。翠西他们买了房子,办了过户手续,地区政府登记了新屋主的姓名,可是要输入房管局的电脑资料库,可能两个月还不够呢。

按美国的法律,状子上的姓名不对,地址不对,案子就自动撤消了。

真是有惊无险,不知应该感谢美国的法律还是感谢运转缓慢的官僚机构,或者是那对无辜的布鲁斯夫妇。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