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嘀咕

作者:盛如梅    更新时间:2013-08-05 14:17:29

春风揭开了湖上的冰盖,西伯利亚又变成花草满地的世界了。大雁们一队队地飞回家乡来。亲戚们又都聚在一起,互相招呼着:“回来啦!回来啦!”

他们吃饱喝足以后,就成双成对走到湖边,嘴里含着芦苇、水草,忙碌地造起新房子来。房子造得可漂亮了,有二尺来高,圆圆的,大大的。里面还铺了好些大雁们从胸前拔下来的软毛,软绵绵、暖烘烘,睡在里面多舒服呀!

像这样的窝,一个接着一个,湖面上热闹极了。

几个星期以后,忽然,每个窝里都钻出了一群黄绒毛团似的小东西,头上闪着两颗亮晶晶的大眼睛,连滚带爬地在地上走着,多好玩!这哪像大雁的孩子啊,倒像鸭妈妈的孩子呢!

“哎呀,我生了七个蛋,怎么只有六个孩子呀?!”第一个窝里的雁妈妈叫起来了。

又过了一天,邻居们也都焦急地望着那个小小的蛋。啊!出来了!出来了!一只又瘦又小,叫起来“嘀咕嘀咕”的黄毛小丫头钻出来了。爸爸妈妈很喜欢,给她起了名叫“小嘀咕”。

小嘀咕个子长得小,却很聪明,也很淘气。她很快就学会了游泳:张着两只翅膀浮在水上休息,在水里转身,捉鱼吃,在岸边啃水草……小嘀咕最喜欢和邻家孩子们玩,可是按大雁们的规矩,小雁只能跟着爸爸妈妈,不能随便乱走。所以,小嘀咕老是被雁爸爸啄着赶回来。但是,一转眼,她又溜走了。

秋天,小嘀咕长大了,前额上顶着一大块白斑纹,灰红色的嘴巴,橙黄色的脚,配着一身灰色羽毛。两片长长的翅膀,盖过了尾巴,姐妹中数她最好看。

这时候,绿色的树叶都变黄了,白茫茫的大雪就要盖下来了。大雁身上的衣裳挡不住北方冬天的寒冷。他们决定到南方去旅行。小嘀咕听说去旅行,高兴得整天嘀咕嘀咕地叫。

有经验的老雁当了队长,他是十分严厉的。他知道全队中,小嘀咕最小、最顽皮,所以在出发前,特地给她讲了一番纪律。

开始几天,小嘀咕很听话。这天,队长发现下面有个长着很多水草的湖,就先飞下去侦察了一番。断定没有危险了,“嘎咕”,队长发出降落的命令,全队大雁也应了一声“嘎咕”,就全落到湖边上。

于是大伙儿忙着洗澡、捉小鱼、吃水草……年长的大雁们都自动到湖边守卫着。

小嘀咕刚刚洗完澡,忽然看见在不远的地方,有一只蝴蝶。“嘿,这是什么玩意儿,好漂亮的小东西。”小嘀咕性急地扑了过去,蝴蝶一转身飞走了。她起劲地在后面追着,越追越远……

等她想起了自己的雁队,急匆匆地找回来,大队已经飞得无影无踪了。她是第一次到南方来,不认识路,独自在空中东寻西找,“嘀咕嘀咕”地叫个不停。但是,天空这么大,到哪儿去找啊?她又累又饿,再也飞不动了,一头跌下来。

“喔唷,喔唷!”小嘀咕一条腿跌痛了,翅膀也跌伤了。

旁边爬过来一只毛刺刺的小刺猬,问她:“你怎么啦?”

小嘀咕就一五一十地讲了。刺猬向来是稀里糊涂的,他也不问问小嘀咕叫什么,就一本正经地说:“嗳,这好办,我知道你的家族住在哪里,来,我帮你找去。”

小嘀咕这下可乐啦,脚也不痛了,跳起来跟着刺猬就走。

没走多远,刺猬已经把小嘀咕领到一座院子外面,就说:“你进去吧!我还得到菜园去呢!”

小嘀咕走进院子,“呷呷呷”,一群鸭子迎上来:“喂,你叫什么?从哪儿来?”

小嘀咕一看不是自己的雁队,知道刺猬弄错了,正在生气。鸭子们却叫得更凶了,把屋里的主人吵醒了,一位矫健的老头走出来,他揉揉眼睛,看清是一只大雁,欢喜得什么似的,就把小嘀咕抱进屋里去了。

小嘀咕从来没有见过人,她害怕得不得了,心里想:“落到这个大怪物手里,准要受苦啦!”于是,她拼命拉开嗓子叫。老头却笑眯眯地拿出一大把青菜叶子说:“别吵,别吵,给你吃。”小嘀咕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高兴地望望老头,老头却对她眨眨眼睛笑了。

第二天,小嘀咕的翅膀被剪得短短的了,她只好和鸡鸭住在一起。可是,她却谁也看不起,走起路来一摇一摆,装出一副神气的样子。她常常想飞,但是顶多只能飞到篱笆上。鸡鸭们看见她这样,都嘲笑她是“大傻瓜”。

一天夜里,黄鼠狼来偷鸡,小嘀咕第一个被惊醒了。她一边鼓起两只翅膀,挡住了鸡群;一边伸长了头颈,嘀咕嘀咕大叫,还用嘴去啄黄鼠狼。黄鼠狼一着慌,放了个臭屁就溜走了。

后来,小嘀咕的勇敢行为在鸡鸭群中传开了,鸡和鸭子们都跟小嘀咕做了朋友。

她的主人也更加喜欢她,每天喂给她许多蔬菜、糠皮吃,小嘀咕吃得饱饱的,就懒得走动,常常把头藏在翅膀下晒太阳。日子一天天过去,小嘀咕成了一个大胖子了,就是有了长翅膀,也飞不动了。

后来,她和一只最大的公鸭子配做一对,生了一大群孩子。他们不像鸭爸爸,却长得和妈妈一样,又肥又胖,长长的头颈,又宽又大的嘴巴,可就是叫起来“哦呷哦呷”的,不像小嘀咕那么清脆好听。所以,主人就给他们另外起了个名字叫:“大灰鹅”。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