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
至“太虚幻境”牌坊,由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可知小说故事虽虚,人间真情是实。
入,即大观园门前照壁“女娲(wā)补天”。
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造人的女神。当苍天坍塌,九州地裂,大火不熄,洪水泛滥时,她在大荒山无稽崖炼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补天用剩一块,弃于青埂(情根)峰下。
一日,来了一僧一道,茫茫大士与渺渺真人,见石头晶莹可爱,便带它到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去走了一遭——此即贾宝玉胎中带来的“通灵宝玉”。
此后,不知过了几世几劫,有空空道人经过青埂峰下,见石上字迹分明,于是抄将下来。
曹雪芹读到,增删五次,分出章回,即为传世巨著《石头记》,后称《红楼梦》。
自然,这是曹雪芹借传说作小说的楔(xiē)子,正如《红楼梦》开卷所写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金陵十二钗”】★
背面“金陵十二钗”。正中警幻仙子。她的右边是贾府“四春”和贾宝玉,加上嫁给宝玉的薛宝钗;左边是十二钗中其他七人。
右起第一位元春,雍容华贵,是皇妃,大观园即为她回家省(xǐng)亲而建。手展图画的惜春,双眉微蹙(cù),若有所思。“顾盼神飞”、干练豁达的探春。手举巾帕、以泪洗面的迎春。
“四春”之后薛宝钗,以扇遮颔,斜睨宝玉,可见谙于世事而工于心计。
再就是贾宝玉,双手伸向林黛玉,表达了深刻强烈的爱。
左边,林黛玉侧身回首,含情脉脉,似怨似嗔。
秦可卿妩媚风流,内心却忍受着难言的痛苦。巧姐小鸟依人,少年不识愁滋味。史湘云快人快语,最豪爽有男孩子气。
那“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吊梢柳叶眉”的,无疑王熙凤。边上青春寡居、贤淑端庄的李纨(wán)。最后一位向隅者,似与世无涉,终不能忘情,是带发修行的尼姑妙玉。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