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标”陆家嘴】●
因明代乡贤陆深而得名;黄浦江的这一段呈弯曲之势,其东岸突出,犹如人脸鼻下颏上的嘴部,故名。
景观如与外滩一水之隔而濒江的国际会议中心;如圆球叠珠者东方明珠电视塔;如剑如塔如玉米者金茂大厦;如“巨刃磨天扬”者环球金融中心。
今已建成陆家嘴步行“明珠环”,既交通,又观景。
●【高高电视塔,美学有欠缺】●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连顶端天线高468米,建成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电视塔。底座三斜柱,镶三圆球;立面三直筒(内设电梯),嵌五圆球;加上主体三圆球,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喻。
上球称太空舱,高350米。登临半空,鸟瞰申城全境,神驰环宇风景,飘飘然,如在天上;夜间观光,看万家灯火,一片辉煌。
此塔从美学角度批评,有两点不足:
一、电视塔这样的建筑,应该设计成高挑型的,就如芭蕾舞演员,腿长,腰短,轻盈,灵动(我国内外看到过几十座电视塔,差不多全这样;新建成的广州电视塔,算是例外,但其苗条可人,人们喜爱,借白居易诗句“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称她“小蛮腰”),东方明珠偏偏相反,腰长,腿短,重心太低,过于稳实,以致身材欠佳;
二、圆球三个支点,除非特定角度正视,大多数情况下,给人以歪斜的错觉,比如中山东一路外滩一带,只有站在南京东路口看,才对称、妥帖。
不是我挑剔,找茬,由于建筑物的审美带有强制性,你不看也得看,因此,作为决策者,真应该多多从美学角度三思。
●【“明珠”下的东西两半球】●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浦东滨江大道中段直角处,与“万国建筑博览”外滩隔江相望。
左右两巨球体,镶嵌绿玻璃组成东西两半球世界地图,红色者中国版图。
两球中间,白色的海鸥舫,展翅姿势优美,整体建筑寓意振奋上海,飞向世界。
“海鸥”正好位于黄浦江的弧弯处,贴着水面低飞,十分漂亮。
●【被两个“中心”黯了的金茂大厦】●
金茂大厦
高420米,建成时中国第一、世界第三高楼。
如巨笔耸天,可绘最美的画卷;如宝剑锋锐,“刺破青天锷未残”;如密檐宝塔,巍然傲立苍穹;如璀璨钻石,辉映浦江两岸。
第53至87层金茂君悦大酒店,当时世界最高酒店。升至顶上第88层观光厅,向内俯视,筒壁珠玑;四周观望,白云蓝天。其时也,全上海景貌奔来眼底,黄浦滩历史注到心头。
可惜,后来建成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由于高度和张扬,黯了外观设计一流的金茂大厦。
●【神经过敏留下的遗憾】●
环球金融中心
与东方明珠、金茂大厦鼎立而比邻,高492米,目前中国第一。
正视如上留梯形孔的巨碑,侧视如双刃的刺刀,细格钢质框架,蓝色玻璃幕墙。
观光厅有三,最高100层474米,名“观光天阁100”,触手天可及,俯首群厦低。
环球金融中心原先的设计,上面中空的风洞是圆形的,因有人诠释为军刀托起太阳旗,美国设计师既惊且惑,在下面加一横天桥,仍通不过,终于弄成了倒梯形。
平心而论,风洞若建成圆的,比梯形的好看得多。那种神经过敏的演绎,我认为是“文革”思维的流毒,可惜建筑物由此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世界第二,亚洲、当然也是中国和上海的第一高楼】●
上海中心大厦
高632米,121层,外观9节(分区),即将告竣。
上部7节似内外两层:中心是圆心塔楼,外观犹如卷成筒状的报刊,以塔楼为轴心,按顺时针方向朝上扭转,并且逐渐收小;两层中间形成每节3个新月形的空隙,总共21个小中庭,既扩大采光面积,又增加活动空间。
整体设计别致,“卷筒”扭转而收小,立面呈优雅的弧线,不仅减弱了高层建筑所承受的强大的风荷载,而且令浦江两岸的外观者,感觉到活跃和灵动。一旦登临绝顶,非但“一览众山小”,简直如处九霄云外,飘然欲仙。
按:说上海中心大厦犹如卷成筒状的报刊,是我个人发现,独家比喻,不知设计者有没有这意图涵义,如果没有,算我强作解人,“多情应笑我”吧。
●【唉唉,我又要批评了】●
而对它的“别致”,唉唉,我又要直言批评了。
这是上海最高的地标,是陆家嘴地区独领风骚、甚至鹤立鸡群的超高层建筑。
按理,处于如此地位,它应该是阳刚挺拔的,气吞山河的——就如“911”后重建的美国新世贸大厦1号楼“自由塔”,104层,西半球最高(1776英尺寓开国年份,合541米),8个长三角形立面平整坦展、明快利落,9条笔挺棱线贯通上下、顶天立地,整体显得硬朗、简洁、庄重、大气,国内第一篇介绍其雄伟外观和高明设计的文章是我写的,刊载于2013年8月13日《新民晚报》A29版。
可眼前的上海中心大厦,是扭曲的,拗弯的,说难听点,就像一株长歪了的竹笋;说好听点,是柔和的,矫情的,十足女性化,简直称得上婀娜、绰约、窈窕(yǎo tiǎo)、妩媚。
这样的建筑,可以吗?当然可以。但是,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第一高楼,合适吗?尤其四面八方全是比它低、有的要低好多的“阳性”的屋宇,众星拱月者,百鸟朝凤者,“万邦来朝”者,独领风骚者,偏偏是“她”,惟独是“她”——一位风情摇曳、高高在上的“女性”,实在太不协调,说得言重一点,太不成体统了。
谓予不信,可往外滩,朝浦东陆家嘴,一目了然;过江近之,更知我歪笋之喻,洵非故意刻薄。
难看,真难看。
●【扫兴陆家嘴】●
陆家嘴建筑群展示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可以说是新时代的标志。它与“万国建筑”外滩,只相隔一衣带水的黄浦江,仿佛平置的“弓”与直立的“矢”,呈现出少有的立体美。
然而,近10多年来,陆家嘴的高层建筑,越建越多,越造越乱,争奇斗妍,光怪陆离。今天,恕我说一句扫兴的话:站在外滩观赏陆家嘴,该“立体美”,已经不堪入目,教我欲哭无泪。
将这么多单体尽管出色,扎堆却乱七八糟的高楼大厦,集中于几平方公里的局促区域内,全世界恐怕只有中国,只有上海——闹市区“寸金之地”的我见过不少,比如香港、纽约,都比上海拥挤,怎么没有这种的错杂纷乱的感觉呢?
对此,规划部门或许不会脸红,作为区区市民的我,却很感到难堪,羞愧。
●【世界高楼】●
附世界高楼前十(指建筑本身,不计上伸的天线之类,截至2010年):
第一是阿联酋迪拜的哈利法塔,828米,169层;
第二,中国台北101大楼,509米,101层;
三、中国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米,101层;
四、马来西亚吉隆坡国家石油公司双子塔,452米,88层;
五、中国南京紫峰大厦,450米,89层;
六、美国芝加哥威利斯(原名西尔斯)大厦,442米,108层;
七、中国上海金茂大厦,421米,88层……
上海是全球1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最多的城市。
●【超高层大楼结构】●
超高层大楼都采用集成一束的多个筒状结构,如同一把筷子捆扎起来,有韧性而不易折断。
但对于如何确保安全、稳定、舒适,严格要求消防、抗震和防恐怖袭击,每上一个高度,都是新的挑战。
而且,谁都知道,大楼越高,投资花费既巨,能源消耗也大。一味追求全市、全国、全洲、全球最高,无非图个虚名。
●【竞攀第一,伊于胡底】●
2010年岁末,见于报载的中国高楼(已建、在建、拟建不详),如大连518米,昆明456米,南宁450米,深圳441.8米……重庆全球最高摩天双子塔。
江苏江阴华西村二十多年前造过88米高的“华西金塔”,顶楼供奉财神、天官、老子。如今又建了一座高328米、74层的“增地空中新农村”,报道说是世界第15、中国第8高摩天大楼。还计划在江阴市区建造一座高538米、118层的“华西龙大楼”。
如此攀比第一,真不知伊于胡底。
2014年,报载沙特阿拉伯砸12亿美元,在红海之滨的吉特市,建造高1007米的王国塔,预计2018年完工。你也比?深圳在建的平安金融中心,高660米,就超过上海,我再追?
我由此还想起一个真实的笑话:20世纪50年代,朝鲜在“三八线”的北侧,竖起一旗杆,高30米,张扬大幅国旗。韩国不甘示弱,旗杆高48米,大张太极旗。两年后,朝鲜旗杆升至80米。过了三年,韩国旗杆提高到100米。又四年,朝鲜160米,国旗长度达30米。但韩国方面,不再争胜了,要知道,不讲百米旗杆的维护,就是每次换掉破损的旗子,就需140万韩元,相当8500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