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分卷列表 > 阅读内容

十二、上海城墙与大境阁

作者:    更新时间:2014-07-29 22:53:01

★【明造城墙民国拆】★

上海建县后260余年,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巧得很,我发现,正好此后300年,上海城内小刀会举事,占领了整个县城),因倭寇常犯,遂建城墙,长4.5公里,高8米。初设临黄浦江之东、南各二门,西、北各一门,后城门有增。城墙上四隅,建殿、台、楼、阁各一。

20世纪初,鉴于租界马路坦荡,环境卫生,市民有拆城之议,争七年。民国初,正式拆城墙,便利交通,移易风俗。

拆下的墙体,填没护城河,辟为马路,南为中华路,北为民国路,后者建国后改为人民路。看看上海的地图,就可知道当年上海县城的大小,并且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上海城墙原来不是方正矩形的。

 

★【上海城墙孑遗】★

上海整个城墙虽然已拆,因西北城墙上有大境阁,得以保存,留残余近50米,今人可由此窥当年城墙于一斑。

大境阁名源于明代石坊“大千胜境”,供关帝,今存匾刻“信义千秋”等。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