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县前,曾以淡井庙为华亭县城隍行宫。建县后,将靠近县衙的金山神庙改为城隍庙,原金山神霍光奉为城隍神。
★【前殿城隍霍光】★
霍光是西汉名将霍去病同父异母弟,任大司马大将军(相当于宰相),汉武帝临终时托孤,辅昭帝,决政事。昭帝21岁死,无嗣,光迎立武帝孙昌邑王,无德,荒唐,在位27天,断然废之,改立武帝废太子之孙为宣帝,嫁女儿使成为皇后。执政20年,虽有权臣之嫌,昭帝“虚己敛容”,宣帝“芒刺在背”,待其死,尽杀一家,霍皇后贬冷宫。毕竟,霍光取消汉武帝时若干弊政苛法,对外不轻战,对内薄徭赋,史称“百姓充实,四夷宾服”,还是为汉室天下有功,汉成帝时,霍氏后人得到了抚慰。
传三国吴末帝孙晧患病,梦霍光抓去二鬼,病愈,乃封光为金山神。一说五代吴越王时,华亭南境金山苦于海潮,一内侍梦吴大帝孙权告:霍光有神力,可镇潮弭灾。吴越王命建金山神祠,祀霍光。
★【后殿城隍秦裕伯】★
元末,又有秦裕伯,苏门学士秦观七世孙,随祖父定居上海,中进士,任职福建。当地盗贼横行,官府无策。秦到任后,每捕获,即劝诫,给钱,使谋生;再犯,重加杖责,令回家种田;三犯,则去衣,推入生石灰坑,灌水,号呼剧跳,声闻数里,震慑四方。终于盗贼匿迹,百姓爱戴。
朱元璋平张士诚后,知秦裕伯正守制于上海,征其出仕。辞谢:“仕元而背之,不忠;母丧而忘之,不孝。不忠不孝,何以为人?”
洪武初,太祖疑秦与张士诚残部有牵连,亲笔下诏:“海滨民好斗,裕伯智谋之士而居此地,坚守不起,恐有后悔!”在朱元璋,凡“不为君用”,即灭族之罪,法曰:“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秦无奈,入朝,但只肯就翰林院职。
洪武六年(1373),秦裕伯病逝。太祖悻悻曰:“生不为我臣,死当卫吾土!”令为上海县城隍神。
今庙之前殿,霍光,如升堂状;后殿,秦裕伯,官帽官服。“光前裕后”两城隍,生时皆以能干果断著名于史,死后为神,劝善惩恶,护祐地方。
前后殿间,供六十甲子神,谓元辰殿。
后偏殿东,供慈航(观音)、妈祖、眼光娘娘;西,供关公、赵公明、文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