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在上海】●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于北京。6月3日,北京政府大肆逮捕爱国学生。运动的中心转移到帝国主义势力最盛的上海,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6月5日,上海全市罢工、罢市、罢课,搭建铁木牌楼,题书“毋忘国耻”“唤醒国民”,迫使北洋政府最终接受爱国学生要求,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史称“六五”运动。
●【南京路上的鲜血——“五卅”运动】●
1925年2月,上海沪西日资纱厂工人罢工,取得部分胜利。但日厂资本家不履行条件,故意停工,扣发工人工资。5月15日,内外棉七厂数十工人要上夜班,日资方拦阻。顾正红领导冲厂门。日大班(厂长)开枪,顾重伤,后身亡。
当时国共双方,都接受了共产国际—苏共鼓吹的与帝国主义作坚决斗争的理论。中共地下党组织群众,于30日在市中心公共租界集会,掀起反帝风暴。
工部局武装弹压。万余群众聚于老闸捕房门口(今南京东路766号)前,要求释放被关押者。英国巡捕开枪,死13人,伤数十。史称“五卅”运动。
惨案发生后,中国政府交涉,领事团调查,租界当局将上海总巡捕和捕头解职,发给死者家属抚恤金。
“五卅”发生在上海,对全国影响很大,广东为声援“五卅”兴起的省港大罢工,历时16个月,成为历史记录之最。
●【华人参政,增纳华董】●
租界当局鉴于上海人民反帝斗争声势浩大,立场坚定,霸道行径有所收敛,并不得不吸纳华人参政:
公共租界方面,“六五”时华商曾一致以拒捐为斗争,后工部局设华人顾问5名。
“五卅”时上海总商会带领市民,喊出“沪人治沪”口号,华人顾问且集体辞职,以示抗议。后工部局正式产生华董3名,继又增至5名,并有12名华人委员。
法租界方面,公董局先有2名华董,后增至5名,又至吸纳9名华人顾问。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