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分卷列表 > 阅读内容

三、雕塑工艺品

作者:    更新时间:2014-07-29 22:17:32

雕塑包括雕刻与捏塑两种技艺,雕用于立体,刻施于平面,都是做减法;塑立体,是做加法。

属于雕刻的,主要是玉石雕刻和竹木雕刻;属于塑的,主要是泥塑和面塑。

 

★【圆雕与浮雕】★

雕塑按欣赏角度分,有圆雕和浮雕两大类。圆雕可前后左右欣赏,属立体艺术。浮雕宜正面或稍侧面欣赏,是立体艺术与平面艺术的结合。

照壁如果两面都有浮雕,向阳可浅刻,背阴宜深雕。

 

玉雕

北京玉雕——北京久为帝都,玉雕高手云集,作品集南北之长而形成典雅生动的北京风格。

扬州玉雕——善于将立雕、浮雕、镂空雕结合,因材施艺,各具雄秀。

苏州玉雕——作品多精巧小件,尤见江南俊秀灵气。

 

★【玉器之“五瑞”】★

古代玉器有珪、璧、琮、璜、璋“五瑞”之名:

珪:扁长条,上尖下方,朝仪佩戴。“圭”字含吉祥美好义,故加“亻”可成“佳”。

璧:平圆形,中有较小的孔,最著名“和氏璧”(因卞和献璞剖玉而得名,有的书说那是著名的和田玉,非,实际上产于陕西蓝田)。有的书说和氏璧后来被秦始皇改制成传国玉玺,我道璧扁玺方,怎么改法?但也有人说璧是玉的统称。

琮:长筒形,外方,中圆孔,象征天圆地方,可以连通天地,古人祭祀用。

璜:璧之半。

璋:顶端作斜45°角形,如小刀状,从前男子多佩戴,故祝贺人家生男孩曰“弄璋之喜”,生女孩曰“弄瓦之喜”。“瓦”如小圆饼厚而中空,插上竹木杆便是纺纱用的纺锤,有人释为瓦片,并说可见古人重男轻女,错了。

此外还有如“玦”,璧之缺,含意“决”,鸿门宴上,范增几次举玦,催项羽果决杀刘邦。

 

石雕

中国石雕有“三大佳石”之说,其实是指宜作印章的石料。

古代治印都假手于工匠,元代王冕始用浙江青田花乳石,从此文人皆可自行篆刻。

 

★【宜雕名石】★

寿山石雕——产于福建福州,以“田黄”最名贵,但坑料早被挖尽。平常寿山石因色彩丰富,雕刻多利用巧色。

青田石雕——产于浙江青田,色泽淡雅,质地纯净,作工艺品题材广泛,作篆刻尤宜初学者。

昌化鸡血石雕——产于浙江昌化,质地温润,色红如血,宜雕刻小摆设或印章。石色之红,是含有硃砂(氧化汞),今多伪造者。

 

木雕

浙江东阳长于满花雕箱;广东潮州长于建筑装饰雕刻。如论地方木材特色雕,则可举福建的龙眼木雕,江苏苏州的红木雕,浙江青田、东阳的黄杨木雕。

 

竹刻

如以取材与技法分,竹刻有三种:

留青竹刻——利用竹子表面一层竹青(篾)与下层竹黄(肉)颜色的不同,刻出木石等料所没有的效果。名品以上海嘉定竹刻为最,其次江苏金陵竹刻。

翻簧竹刻——竹筒刮去最外层表皮,烘或蒸软后剖开,压平,削掉过厚的竹肉,胶合或镶嵌在木板上,可雕刻或书画,上蜡为成品。著名如浙江黄岩翻簧竹刻。

竹根雕刻——凡出竹的地方都有,但市场上上品并不多。

 

泥塑

无锡泥塑闻名中外,传统产品是粗胖憨笑的“大阿福”,现代多塑戏剧人物,小巧可爱。

 

面塑

生面揉匀加彩,掺入防干裂材料,塑成面人,可长贮久艳,以天津“面人张”、上海“面人赵”最著名。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