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四大名园”之说,其中两处北方皇家园林,颐和园、避暑山庄;两处江南第宅园林,拙政园、留园(以下叙述,可作游园之导引)。
★【皇家名园】★
北京颐和园
乾隆时为祝母寿以练水师名义建清漪园,咸丰时英法联军毁,慈禧太后重建,取“颐养冲和”义,改名颐和园。正门朝东,门内宫殿区。其后长廊700余米,苏式彩画8000余幅。
南北中轴线上,前昆明湖,后万寿山。湖对面十七孔桥(从中间数起,两边皆“九”,栏柱石狮544,超过卢沟桥),桥东廓如亭(中国最大亭)、铜牛;湖西长堤六桥、玉带桥。
山主体建筑佛香阁,阁后智慧海,阁前排云殿。长廊西头中国最大石舫清晏舫,东北仿无锡寄畅园之谐趣园。
自然山水与文化景物融为一体,佳景不一而足,堪谓集中国园林艺术之大成。
承德避暑山庄
中国现存最大古典园林。昔热河清帝秋狝(xiǎn)狩猎休憩居所,称热河行宫。因地处塞外,夏季凉爽,故名避暑山庄,康熙始建,乾隆续成,实际上也是皇帝邀外、内、西蒙古与藏等少数民族首领聚会场所。
全园如中国之地形,西部山麓,东部平原,湖又在东之南;景观西、北疏,东、南密。宫殿区在南偏东,其后苑景区。近水如仿镇江金山之“月色江声”,傍丘如藏《四库全书》之文津阁。
园之正东有短河,晨昏气温低,白雾升腾,始知“热河”真有其温泉之河。
园外北与东,围佛寺十余,习称“外八庙”,门皆朝山庄,取义各族团结一统,臣服中央。其中如普陀宗乘之庙,有小布达拉宫之誉;普宁寺,有观世音巨像,人称大佛寺。
★【第宅名园】★
苏州拙政园
明正德年间朝政腐败,御史王献臣辞官回乡,经营园林,自称“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入园东部,过听雨轩、玲珑馆,往北之倚虹桥,西望宝塔巍然——园外北寺塔之借景也。
主建筑远香堂,对景有池畔四季之亭:春绣绮亭、夏荷风四面亭、秋待霜亭、冬雪香云蔚亭。
过倚玉轩、香洲石舫,南有得真亭、玉兰堂。
入西部,临水三十六鸳鸯馆,其南半十八曼陀罗花馆。
馆西南塔影亭,折北留听阁,其东与谁同坐轩,北行倒影楼。
回中部之见山楼,沿池北返园之东部:秫(shú)香馆茶,天泉亭井,芙蓉榭荷。
苏州留园
始建于明,重修于清,门庭如民宅,入内几多曲折,方见山水园林,此为中部。
南有小榭,观景如画;西南涵碧山房,平台临水。假山上一亭,“闻木樨(桂花)香”;水池中一洲,作“濠濮间”(参阅本书下编第四章第二节《豫园》)想。
其东五峰仙馆,又东林泉耆(qí)硕之馆,皆巨室华屋,陈设豪奢。
东北江南名石冠云峰,太湖石高瘦第一。
由此循园北之长廊折西。长廊多名家手书碑刻,称“留园法帖”。
园之北部,田园风光;西部,山林野趣。
南折回归园门,乃悟“留园”之命名,令人留步不忍去,流连而忘返也。
★【其他古典名园】★
此外,皇家名园,如北京之北海、香山静宜园。
江南第宅名园,如苏州宋之沧浪亭、元之狮子林,与明拙政园、清留园,合称“苏州四朝名园”,以及网师园、怡园,吴江同里退思园;
扬州之个园、何园(寄啸山庄);南京之瞻园;杭州之刘庄、郭庄等。
★【关于圆明园】★
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集中西古典园林之精华,人称“万园之园”。雍正在《圆明园记》中说到其命名之所以:“夫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近几年有人提议修复圆明园,我坚决反对,因为她承载着民族苦难的沉重记忆,是万万不应该忘记的。这苦难,除了帝国主义先抢劫后火烧的罪恶行径,还包括了乡民贫氓趁火打劫攘夺珍贵文物,达官贵人搬运木件石料装点住宅园林;奸商收购小块汉白玉敲碎了掺在大米中;当代农民开荒伐木,围湖造田,拆砖头石块去修猪圈羊栏;文革期间修水利,办“民防”,拉走雕凿过的石头竟580卡车之多……
所以,圆明园非但不应该“修复”,还须在废墟的边上树牌,昭示它历时百余年的累累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