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是宗教场所,供奉神祀,级别自高,等同帝王。此外,它还有一些特殊的陈设。如:
经幢(chuáng)——石制,大多为棱柱体,多层,上刻经文、佛像,置于佛寺前庭。
幡、宝幢(chuáng)——前者长条形,如旗;后者长筒形,如柱,皆丝或棉织品,多绣或书写经文。
欢门——佛像前的方门形幔帐。
宝盖——即华盖,平顶圆柱形伞状,多为丝织物,罩佛像上方。
光背——或叫“背光”,置佛像后,作屏风状,有的周围有一圈光焰,上面若干小像,即是其本尊之化身。
五供——一种是“五具足供”,中间香炉,两边对称烛台、花瓶;一种是“五欲供”,自左至右,明镜、琵琶、涂香、水果、天衣,共五宝,儆戒色、声、香、味、触五欲。
施食坛——或称舍食坛、供养坛,多七棱石柱,每面镌刻一佛号,顶上撒食物供饿鬼等,或说东坛舍饭(今多以米代之),西坛舍菜(故表面微凹)。
木鱼——团圆形,中间凿空,前开鱼口,背刻鱼鳞,因鱼昼夜长醒,诵经时击之,以惊昏惰,且调整节奏。
梆——长形木鱼,悬大雄宝殿前侧廊檐下,粥饭时击之以为号。
云板——云朵状金属板,实际上是磬,悬于梆的边上,击之以报时,如逢盗、火不测,则乱敲以报警,故其一面多铸寺院名,另一面铸“南无吉祥王菩萨”,祈太平吉祥也。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