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分卷列表 > 阅读内容

五、鼎炉

作者:    更新时间:2014-07-29 20:37:29

●【礼器的象征】●

鼎原为煮食之器,中国人祭祀重吃,于是成为古代举行祭祀大礼最重要的礼器。汉代以后,不再用于煮食,仅燃香以通于神灵。

相传禹铸九鼎,以喻天下九州,故鼎也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从前所谓亡国,须迁其重器,毁其宗庙,重器即指鼎,宗庙即祖庙。

鼎的数量有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

抗战中,中国与英、美、苏并列为四强,国人心喜,1943年,曾有向蒋介石献九鼎之议。蒋制止说,献鼎,是封建王朝一套,要陷我入对国民不仁不义的地步吗?那鼎如真的铸成,每个一尺多高。

近十几年,中国各地造了许多硕大无朋的巨鼎,花费人力物力,既不好看,又无意义。

 

●【鼎不一定三足】●

某些书说有盖为鼎,无盖为炉,以实物观之,不一定。有人说鼎都三足,非也,圆鼎三足,方鼎四足。从甲骨文看,四足鼎还早于三足鼎。

 

●【司母戊方鼎】●

商代司母戊方鼎,高、长、宽各133、110、78厘米,重832.84公斤,其大其重,为出土青铜器之最,也是世界古青铜器之最。

按:关于司母戊方鼎的重量,准确数据早在1994年已公布,但许多新出版的书,仍照抄旧资料作875公斤。

司母戊方鼎出土于1939年,当时安阳被日本人占领,好容易躲过劫难。鼎上铸字“司母戊”,郭沫若解释为祭祀母亲戊。也有专家认为“司”应为“后”(司、后古文字写法一样),解释同“后土皇地”的“后”,“后母戊”意为献给敬爱的母亲戊。

 

●【青铜器的最大价值】●

当然,青铜器的最大价值,不在铜质与造型,更非重量、尺寸,而是铭文。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西周毛公鼎,圆形,三足,不大,内腹铸铭文多达32行497字,为商周青铜器之冠。

同藏之散氏盘,亦小,铭文不少,357字。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