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分卷列表 > 阅读内容

一、梁、柱 2

作者:    更新时间:2014-07-29 20:14:48

●【枋】●

联接于梁下柱头的,称枋,因上承斗拱,故也有学者把它算作斗拱的一部分。

最靠前屋檐的一根称额枋,常有装饰。

 

竖立于梁、枋下面,支撑全部屋架,因木质受潮易腐朽,故下埋石质柱础。柱础花色很多,有的还施雕刻,明代多覆盆式,清代多荸(bí)荠(扁鼓)式。

 

●【榫卯结合——墙倒屋不坍】●

柱与梁、枋,都以榫卯连接(榫头插入卯孔),不用一枚钉子。

梁柱的结构形式,榫卯的连接方法,加上木材自身的韧性,起着变形消能作用,加强了房屋的抗震性能,可以达到“墙倒屋不坍”的效果。

1995年,云南丽江申报世界遗产,次年初发生七级地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准备取消申请。中国建议联合国专家亲自来观察。一看,丽江许多老房子都东斜西歪了,却只震落了些瓦片,兀然不倒,1997年,评上了世界遗产。

 

●【柱的名称】●

柱在室外的,称廊柱,或檐柱;

壁间的,称壁柱,或中柱;

室内的,称立柱,或主柱。殿式建筑中间的主柱,也称金柱,如太和殿最中间近御座六根金柱。天坛祈年殿中心四根金柱,因作“井”字形,又称龙井柱。

 

●【雀替、花牙子和罩】●

梁柱连接直角处常置横向短木,称雀替。雀替不仅起加固结构作用,也常施以雕刻或金粉,增添美观。

纯粹起美化作用的雀替,称花牙子,有的甚至做成官帽的帽翅,以致这样的厅堂被俗称为官帽厅。

进门迎面枋下的花牙子,有的中间连成一体,精雕细刻,称为挂落。

比挂落花纹细密的是罩:横跨于柱枋的称飞罩;下垂至柱中腰的称鸡腿罩;再向下而及地的,则称落地罩,多为圆形、方形,也有六角形等。

 

●【牛腿】●

柱顶端撑住梁的地方,常置竖向短木,称牛腿,同样起加固结构的作用。

牛腿上多雕刻花鸟、八仙等,或头朝下前脚捧球的狮子,称倒挂狮子。

 

●【屋眉目、屋肚肠】●

殿堂的柱前,往往悬挂或镌刻楹联。

楹联和匾额最能体现屋主志趣情操,在建筑上称为“屋眉目”。当代旅游者常忽略,导游可能自己不懂,也不指点解释,可惜了。

与之相对应的是室内的家具陈设,称为“屋肚肠”——屋肚肠须与房屋年代风格相当,如明代房屋不能置放清式家具。

 

●【楠木】●

古建与家具,常用楠木,或称金丝楠木以标榜名贵,甚至诩为“皇木”。

楠属樟科,有微香,耐腐,防虫,易加工,不变形,在软木类中确实可算优异。但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一般60年后即进入速生成材期,价值一直低于硬木类。

所谓金丝,是材质的偶然现象,与细胞排列、剖解角度与加工做色有关,并非品种。

至于“皇木”,意思是最好的木料,如明代黄花梨、清代紫檀,把楠木称为皇木,夸张了。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