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在非基督教徒的话语系统中,有“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说法。但在基督教徒的话语系统中,只有信仰基督、信仰耶稣,以及“××是基督教徒”(或天主教徒、东正教徒、新教徒)这样的说法。一位基督教徒甚至纠正别人说:我信仰的是基督,不是基督教。
教义
基督教三个教派,都尊奉上帝,敬仰耶稣,读同一部《圣经》(天主教多几卷“次经”),以十字架为标志,但也不无差异。
●【“三位一体”、圣母】●
天主教主张三位一体,即“圣父”天主、“圣子”耶稣,以及天主与人的中介“圣灵”,三个位格合为一体。又尊耶稣的母亲马利亚为圣母。
教会为基督所创立,起着圣灵的作用,具有天主的神秘威力,可对人定罪或赦免,所以教徒必须绝对服从教会。
神职人员终身不得结婚。
东正教也主张三位一体,重视圣母崇拜,但不承认罗马教皇。
神职人员分独身修士(黑衣教士)和堂区教士(白衣教士)两种。
黑衣教士发过三绝(财、色、意)圣愿,可升任主教,但不能结婚;
白衣教士可以结婚,但不能升任主教。
●【平等、民主的新教】●
新教以《圣经》为最高权威,否认《圣经》没有提到的三位一体、炼狱等等;马利亚是耶稣的母亲,不尊为圣母。
重视信徒与上帝的直接沟通,用不着教会作中介;神职人员在宗教上不享有任何特权。
强调因信称义,信徒均可自为祭司。
教阶
●【天主教教皇及以下】●
三大教派中,教阶最森严的是天主教:教皇——枢机主教(红衣主教)——总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甫(神父,或称司铎)。
教皇是全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8世纪中叶始,享有世俗政权首脑的权力,控制哲学、政治、法律,以及宗教裁判所。
1870年意大利完成统一,教皇退居罗马城西北的梵蒂冈。梵蒂冈城国0.44平方公里,是全世界最小的国家,教皇享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权。
●【东正教教宗及以下】●
东正教:实行牧首制:牧首(教宗)——都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父(或称牧师)。
●【多样的新教】●
新教认为教会是信徒的联合组织,制度多样,圣公会和路德派的一部分实行主教制,也有主教;
加尔文派是长老制,推选长老;
公理制公众治理,聘请牧师掌管教务。
宗教仪式
●【弥撒】●
天主教逢星期天(称“主日”)举行“弥撒”(重复耶稣在十字架上对上帝的祭献),领“圣体”(无酵面饼和水),食之。
东正教也做弥撒,领“圣体血”(发酵面饼和红葡萄酒),食之。
●【礼拜】●
新教以星期六为安息日,星期天为主礼拜日,一般统称做礼拜,内容大致为祈祷——唱诗——读经——讲道,通常由牧师主持。
领“圣餐”时信徒食少量面饼和酒,但不称“圣体血”。
●【交流沟通好】●
基督教徒定期上教堂,宗教仪式间歇互相攀谈,亲切、关爱、融洽,有利交谊,互助,公益。向神父忏悔,发自衷心,有利修养自律,改邪归正。
这一点,佛教、道教颇为欠缺,信徒都是单独行动,从不交流,心里话只对神像倾诉,而且一味求助,帮忙保佑,从不忏悔,还竭力遮盖灵魂深处的肮脏,说完各自回家;和尚、道土与他们仅有形式的对话,一方劝善,一方布施,谈不上心灵的沟通,即使有,也肤浅,无大益,远远不能与神父、牧师相比。
教堂建筑
●【天主教堂】●
天主教、东正教的教堂,大多以圣徒名命名,如圣彼得、圣保罗;或用地名,如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佘山天主教堂;有的称圣母院、修道院或“三一堂”(三位一体)。
新教的教堂,常以感念上帝之恩命名,如沐恩堂、怀恩堂。
天主教教堂平面多用横短竖长的“拉丁十字”形。早先多罗马式,即以拱券(xuàn)门、穹窿顶、厚墙壁为特征,后半部分为半圆形的“圣所”。
后来多哥特式,即尖塔顶、高肋拱、狭窗户,造成上达天庭、与上帝沟通的效果;又用周围立柱伸臂的飞扶壁,支撑墙体,从而开大窗户,镶嵌彩色玻璃,既增强神秘气氛,又图示《圣经》故事。
全世界最富丽的教堂,大多是天主教始建于中世纪的,如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意大利米兰的都铎教堂、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英国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等。
●【东正教堂】●
东正教教堂多拜占庭即东罗马帝国式,平面用正十字形的“希腊十字”;屋顶常为一主多副个穹窿,如洋葱头状,因伊斯兰教也广泛采用,人多以为伊斯兰建筑风格(区别是东正教堂穹窿隆起较高,清真寺隆起较浅,常常只有小半个圆球)。
许多国家(如土耳其、俄罗斯)的东正教教堂不设座椅。
世界著名的东正教教堂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非亚大教堂、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圣伊萨克大教堂。
●【新教教堂】●
新教教堂形式简朴而多样化,因重视讲道,坐席面积较大,讲台多在显著位置。十字架上没有耶稣受难像。